位置: 高中网 > 弋江区 > 正文

弋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3/9/12 20:34:27 点击:
行业领先企业、具有资本运作条件的优势企业等,制订个性化扶持方案。

智能制造工程: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支持条件成熟的行业和企业先行启动实施“智能一代”试点,实现“机器联网”、“工厂联网”,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建设一批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

质量品牌工程:完善质量激励机制和政策协同体系,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要素保障工程:创新产业扶持推进机制,统分结合,建立集专业分工、资源整合和重大决策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五个一”工作机制,整合科技、土地、资金、数据、人才等要素资源,集中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

第五章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创新创业孵化区、协调融合中心区、绿色美丽生态区、开放转型集聚区、幸福共享样板区”五个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弋江区在“双高”资源集聚、教育体育会展医疗资源相对集中、水系资源丰富等资源优势,构建发挥“一核、两翼、三片区、一圈廊+X”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科学规划城市空间

构建“一核、两翼、三片区、一圈廊+X”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一核”。两高融合发展核,为高新区和高教园区融合集聚发展区,是城市发展的赋能核心,聚集企业、高校、人才、技术、资金、平台等发展关键要素,带动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推进研发机构设立和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企业科研平台申报和升级,利用平台吸引高端人才、科研团队集聚。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载体,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平台载体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支持西电芜湖研究院、安理工材料研究院等合作共建产学研机构及七所本区高校建设,推动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本土化、成果本土化、人才就业本土化、教(学)(科)研(实)训(双)创平台共建共享,推动人才培养孵化和成果转化;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申报高水平职业大学;支持四大主导产业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升级和风险融资等。积极利用两高融合发展核,带动西湾园区和南部区域共同提升发展,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共同推进创新链、教育链、金融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

“两翼”。两翼主要包括高新区南翼(高新区南区)和江北区西湾翼(江北新区西湾园区),是核心区的拓展发展区,“两翼”与“一核”联动协同发展,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高新区南翼,主要包括高新区南区海创、海螺川崎、中小企业创业园等,是提升全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全区整体品质的重要区块。完善高新区南区公共基本服务设施,实现以城带乡、以产促农,促进节能环保、康体养老等产业聚集。实现厂区园林化、村庄风景化,大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进与文化、养老、生态、旅游业协调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提升高新区南区社区生活品质,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芜湖南站综合枢纽地位,发挥芜湖南站对中心城区和人口集聚的影响,促进弋江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城市地位提升。加强九华南路、花津南路与205国道之间横向道路建设,完善南区路网通达度。江北新区西湾翼,主要指江北新区西湾园区,是弋江区在大龙湾片区跨江发展的战略要地,主要承接和集聚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和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培育高端制造业集聚。探索国家重点开发地区与限制、禁止开发地区的政府间合作,提供政策支持、产业扶持、资金支持等服务,为主体功能区实践探索限制、禁止开发地区人口转移、财政收入增加提供新的发展模式。以西湾园区土地和产业链为依托,与长三角城市群开发区展开对接合作,吸引相关产业进驻西湾园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引进有潜力、上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积极探索与其他城市展开产业合作。重点承接智能网联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强西湾园区路网建设,提高基础建设水平,完善园区开发配套工程。

“三片区”。“三片区”分别为建成区(二环内),主要是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拓展区(二环与三环之间),主要是城市未来宜居功能的拓展;生态农业涵养区(三环以外),主要是生态保护和都市型农业区。三个片区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空间上的重要功能片区。建成区:主要服务四大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创新驱动所需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流通的主要集聚区,全面承接高端商务、时尚文化、休闲旅游和滨江宜居服等核心功能。着眼引领城市中远期扩张方向,重视沿轨道交通线发展,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产业布局优化和人口合理分布的导向作用,有序疏解和承接芜湖市中心城区功能。盘活闲置楼宇发展楼宇经济,大力推动金融业、会展业和商贸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体育健康、会展、特色诊疗集聚区;完成升级和改造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农贸市场等,促进城区面貌提升。拓展区:主要建成区以东,二环与三环之间区域,是未来弋江区产业发展重要预留发展空间之一,依托瑞丰商博城、大地蔬菜批发市场、麦德龙超市等现代物流企业,壮大和集聚更多相关产业,促进现代商贸物流圈的形成和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市民和人才提供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生态农业涵养区:主要包括十里江湾以西沿江湿地、城南圩、芜湖南站以南、“三湖一坝”、凤凰山矿坑等。重点生态修复治理“三湖一坝”“三山一圩”(白马山、马头山、凤凰山、城南圩)和废弃矿坑,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的城区治理典范,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动生态、养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产业协调和融合发展,促进都市乡村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的形成。

“一圈廊”。一圈廊为“十里江湾-青弋江-荆山河-漳河”水利设施风景廊环,用一条绿色生态圈廊,将“一核、两翼、三片区”合围成整体。以滨江“十里江湾”两边湿地环境为着力点,串联和带动青弋江、荆山河和漳河的堤坝两侧湿地生态环境。形成水在城中、水绕城清、城依水兴、四水绕城的都市生态发展格局,打造成国家级水利设施风景廊道建设先行区。推动水利设施风景廊环建设,促进文化、旅游和生态融合发展。

“X”。“X”由多点位城市功能特色集聚区构成,主要包括松鼠小镇、金鹰商贸圈、现代商贸物流圈、特色诊疗集聚区、体育健康集聚区、会展集聚区等。重点集聚高端商贸、特色诊疗、文化体育、会展、生态农业旅游等,是共同打造魅力弋江的多点发力增长极。

第二节提升基础设施能级

持续改善城市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农贸市场,促进城市旧貌推陈出新;打造特色街区,释放城区魅力;挖掘城市资源,发挥全区体育、教育、医疗、年青等优势,重点加强城市健身空间、医疗空间、教育空间建设,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城区发展活力;发展夜间经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服务;优化城市路网建设,促进城市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重视城市排污、排水等“城市里子”,促进城市机体吐故纳新。

持续改善城市旧貌。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背街巷道改造内容以“清单”方式提供给社区,自主选择改造提升内容,着重改造完善公建配套和基础服务设施,适度提升建筑本体和小区环境,增设电梯、楼体绿化和节能改造等设施。建立由区政府统筹、街道组织、社区实施、居民参与多元改造工作机制,建立试点、探索和全面推广的工作步骤。建立健全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支持老旧小区和安置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发挥党员、志愿者在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协调老旧小区、安置小区改造空间与城市风貌之间关系,加强小区外立面与协调城市文脉相联系。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创新性的老旧小区投资、融资模式,提供专业配套服务,催生相关产业发展。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在灯光照明、通风换气、排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硬件设施,提供设置休息区和座椅等基础设施,设立符合疫情需要的卫生消杀设施。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高质量运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一步优化农贸市场和商业网点的科学布局,合理布局农贸市场和商业网点。

专栏12:城市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和住宅配套项目

拆改并举项目,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火龙岗北安置区廉租房装修工程项目,高新区南区配套住宅项目,高新区南区配套住宅项目外水外电等配套附属工程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维修工程,安置小区地下空间改造项目等。

推动特色街区发展。深耕区域文化特点,发展差异化的夜文化示范街区和休闲娱乐项目,培育、重塑和打造一批特色街区。体育特色商业街。依托奥体中心、会展中心等设施,与临近文化公园和周边街道进行空间资源整合。酒吧特色餐饮街。重新规划设计新时代商业街,搭建消费新场景,引导各类时尚餐饮酒吧集聚,形成有小资情调的酒吧特色餐饮街区。松鼠小镇创意文化示范街区。围绕松鼠小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中央城美食街和德胜广场。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与美食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消费街区的青春型、文化性、网红性、品位性的特色,与其他街区形成差异性发展和良性互动。特色诊疗和康养聚集街区。依托中医院、海螺医院等医院打造各自特色诊疗和康养聚集街区。芜湖高铁南站商圈。推动芜湖高铁南站周边地块的商圈化、便利化,打造商业新版块。

提高夜间经济服务配套。重点围绕十里江湾、德胜广场、中央城财富街、松鼠小镇、银泰城、奥体中心、会展中心、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瑞丰商博城等资源,推动夜间公共交通、夜间停车、夜间步行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对重点夜间经济场所的监控。增加全时性营业服务经营类功能,引导“路边摊”摊主在特点时间段和地点段开展服务经营活动,增加相应污水收集和排污渠道。增加座椅、音乐喷泉等夜间景观设施、康体娱乐设施等,塑造人性尺度的夜间活动空间。在火龙、南瑞、白马建设城市公园,建设灯光亮化、美化工程。改造再利用街区空间原有厂房,定期形成集市,提供餐饮场所,增添演出空间,促进城市夜间活力。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交通、智慧泊车、智慧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弋江”向“城市弋江”迈进。推动“青弋江-荆山河-漳河-十里江湾”水利设施风景廊环建设,加强沿堤村庄的停车场建设和路网建设。谋划利民路和大工山路等道路东扩建设,完善建成区路网骨架,加强东西向干道与三环道路的横向联系。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加快规划支二路、仓津地块等开发地块周边路网建设,解决城区交通梗阻,改造提升南关等周边背街巷,推动南瑞元塘路及红花山路、老中山南路的刚改柔工程实施,形成“井”字型的交通路网格局。配套建设好马饮等客运站的次交通枢纽站,继续推进海螺片区路网建设,加快新芜石路、规划纬十三路等周边路网建设,加快大工山路东延、中江大道南延等建设步伐。高标准规划建设西湾园区,将西湾园区建设成为高科技、高能级、高水平的智慧园区。

专栏13:城市市政道路项目

利民路环境提升项目,中山南路刚改柔环境提升项目,新时代商业街刚改柔项目,芜石路周边环境提升项目,南沿河路环境提升项目,新芜石路,文昌东路,规划支二路,高教园区规划支一路,省级民生工程2021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省级民生工程2021年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火龙街道永善路、荆联路农村公路道路隐患整治工程,白马街道村级道路除险加固,白马街道村级道路修建、拓宽,农村人居环境精品线路工程,新兴路北段,铁路辅道(南沿河路-利民东路),仓津地块规划支路,花津南路地块规划支路,城区支路改造,大营地块规划支路,白马山路东延,西湾园区纬二路,西湾园区经四路,西湾园区经五路,西湾园区纬三路,西湾园区经六路,西湾园区纬一路延伸段,西湾园区经一路延伸段,西湾园区建成区市政设施养护等。

持续完善城市管网建设。全面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外来儿童享优质学前教育
安踏希望班研学营奏响时代新青年最强音
福建三明高考“豐收”的背后
最新图文
以口执笔的少年被录取了!学校回应:已备宿舍,提供资助
萧山主城区这个宜居板块萧山TOP1重点高中旁将迎来“宅地上新”!
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六集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