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弋江区 > 正文

弋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3/9/12 20:34:27 点击: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十四五”时期是弋江区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新经验,实现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转折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未来五年,弋江区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弋江区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继续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美好弋江南、共创智慧大江湾”开好局、起好步。

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在芜湖交汇叠加,特别是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芜湖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江北新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弋江跨江托管西湾园区。重要战略机遇形成的聚合效应、锁定效应、叠加效应,拓展了弋江区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弋江区提升区位价值和战略功能,为促进弋江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科技创新的巨大爆发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不断加快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科技创新的爆发必将为弋江区激发孕育新技术、新项目、新业态、新模式和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产城融合的加速转型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稳步实施,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城融合成为产业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导性规划思想。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规模深层次调整重构,我国产城融合呈现网络化、服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的新趋势。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大数据及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引领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弋江区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弋江区产城融合奠定发展基础和明确发展方向。

新基建的快速发展期。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促进短期经济增长、提振社会信心,还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加速器。加快发展新基建、新服务符合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且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服务业率先增长的发展规律,能够把扩大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机结合起来。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新基建区域布局和建设进度,以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组织优势,更好地服务弋江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节面临挑战

“十三五”时期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宏观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转型升级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压力和困难明显增多。“十四五”期间,弋江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改革创新求突破、以转型升级求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在国家大格局、大目标、大战略中找准弋江定位,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创新竞争日益加剧。受逆全球化和贸易战的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将从互补发展为主逐步转向以直接竞争为主,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端创新资源全球性流动与区域性集聚趋势尤为明显。国家级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领头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重点。弋江区创新程度不够高,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进步较少,人才结构和数量对创新的支撑力不足。亟需强化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加快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提高整合资源要素的能力,打造汇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

产业转型难度加大。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产业发展迭代周期不断缩短,创新模式不断多元,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弋江区主导产业的体量不够大、竞争力不够强、抵抗重大风险的能力不够足,产业链两端挤压态势显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动能转换接续、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持续提升的难度边际递增,稍有松懈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顺应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

区域合作发展缓慢。国家、省级层面相继出台“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芜湖市也提出跨江发展战略、四个名城等。弋江区虽处于这些战略的核心区,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不平衡,二元结构问题较为凸显,与其他地区资源、产业对接度相对较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

要素瓶颈制约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弋江区各类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环境约束、城市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不够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供应不足,制约企业转型升级。优质的“众创空间”仍然偏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仍需优化。城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政府投资面临阶段性的资金压力。亟需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要素等问题。

社会治理任务加重。弋江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和需求日益多元化,公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有序治理面临挑战。城乡发展仍不均衡,城市建设管理欠账较多,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二元结构问题较为凸显。社会事业供给不足,民生短板较多,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体娱乐等有着更高的期待,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有限的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现代化服务体系亟需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力度有待强化,地下管网设施规划和建设仍需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有待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和人民的新期盼,根据省市区总体部署,科学制定未来五年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芜湖市建设“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目标为指引,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区、协调融合中心区、绿色美丽生态区、开放转型集聚区、幸福共享样板区”,奋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区,在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进程中作出弋江贡献。

第二节发展定位

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坚持人才强区主战略,把创新与融合作为引领发展的源动力,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区、协调融合中心区、绿色美丽生态区、开放转型集聚区、幸福共享样板区,打造成安徽省“三地一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示范区,推动高新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区,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用好国家级高新区的各项政策,集聚承担科技创新的责任担当。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集各类创新资源,打造各类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创新人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持续增加,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增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整合集聚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强区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创业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

打造协调融合中心区,协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色。产业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城区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促进,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加快解决。高新区与高教园区深度融合,疏通“政产学研用金”互动脉络。树立中心城区理念,集聚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建设中心城区形态,培育中心城区功能,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城市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围绕大江湾、弋江南推动中心城区的建设不断赋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

打造绿色美丽生态区,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持之以恒抓生态文明建设,长江、青弋江、漳河水生态持续提升,“三湖一坝”(南塘湖、黑沙湖、孤山湖、高村坝)、天子港、元亩塘水系互联互通,十里江湾公园、青弋江防洪道文化长廊、城南圩圩堤绿道建设完成,绿化带由点连线、连片成面,打造公园城区,生态环境和宜居程度明显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打造开放转型集聚区,开放成为集聚资源要素的根本路径。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提高经济密度,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力锻长板,加快补短板,扶持龙头企业,健全产业链条,服务中小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做强主导产业,鼓励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动能不断涌现。实施开放合作,对标上海龙头带动,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探索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共建园区。

打造幸福共享样板区,共享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积极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康养文体等社会事业,提升就业质量,形成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公共服务体系。各类特色消费商圈在弋江集聚,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在弋江融合发展。强化政府服务,完善基层治理,构建平安弋江、法治弋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提高。

第三节发展目标

到2035年,以龙湖为心的大江湾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基本完成,三山经开区与高新区、西湾园区一体发展的大弋江现代产业体系格局基本形成,成为芜湖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中心。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建成科技强区、人才强区、教育强区、体育强区、健康弋江,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高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绿色发展达到全省领先、国内一流水平,建成山清水秀、岸绿景美的生态弋江;党的建设纵深推进,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外来儿童享优质学前教育
安踏希望班研学营奏响时代新青年最强音
福建三明高考“豐收”的背后
最新图文
以口执笔的少年被录取了!学校回应:已备宿舍,提供资助
萧山主城区这个宜居板块萧山TOP1重点高中旁将迎来“宅地上新”!
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六集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