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
(1)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率先在公安、电网、应急管理、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建设5G专网,开展5G基站站址储备、建设标准制定等工作,推动兰考县域5G基站网络全覆盖。结合车联网、物联感知等应用需求,推动智慧灯杆建设。应用5G技术加快开发区、特别合作区、乡镇园区和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完善工业网络基础设施。
(2)建设兰考大数据中心。加快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组建以多维数据库为基础的兰考大数据中心。
2.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1)推进制造业数字赋能。重点建设现代家居、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网络,构建新型协作生产体系和产能共享平台,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推动企业上云和工业App培育应用,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和运营成本。优先在现代家居领域推广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发展服务型制造。积极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2)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开发区、特别合作区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在线交互研发、众包设计等功能,推动厂房、设备、员工等生产要素共享。发展绿色食品、特色农业、物流等特色化平台经济。建设智慧旅游开放平台,推广云上景区、云上场馆等服务模式。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智慧门店、智慧配送、自助终端等服务。
(3)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引入线上智慧生产系统,推进种植、加工、仓储、流通全产业链数据化,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体系。推动农业智能新装备在规模种养领域应用,鼓励发展农用航空、智能植保无人机等专业服务。建设小麦、玉米、花生等大田作物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畜牧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发展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和农业电商等新业态。
3.推动数字化治理。加快建设数字城乡。建设县域城乡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夯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建成政务服务体系、数据标准体系、数据安全体系和工作统筹体系,形成辐射全域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资产管理、基层治理等网络化、智能化,创建全国数字乡村示范县。
(三)促进服务融合。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为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创新发展现代金融。发挥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对接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推进数字化赋能,有效扩大金融供给。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作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惠民小额信用贷款,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创业就业;探索建立合作性的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发展供应链金融,大力推广农村微贷;支持设立兰考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兰考重点产业,加大对现代家居、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行业企业的融资倾斜力度,加大对重点文旅项目、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
(2)提质发展会展服务。着力培育新型会展产业,推动与智能家居、绿色食品、研学旅行等本地优势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依托会展服务搭建兰考产业展示平台,助力兰考优质企业“走出去”。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展会新业态,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发挥会展产业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建设以兰考县综合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园区为带动,以乡镇综合物流网点和村级物流驿站为基础支撑的“三级一体”物流服务体系,打造覆盖县域、辐射周边的省级区域物流枢纽。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三业联动”,重点发展电商、商贸、冷链等特色物流,鼓励物流企业融入制造业和农业的采购、生产、仓储、配送等环节,提供供应链计划、采购、交付、信息追溯等集成服务。
四、加强扩就业促增收,打通强县富民的关键途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协同共进,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就业富民、增收富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以技能培训及人才引进为主要抓手,着力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扩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质量,实现从人口数量红利向素质红利的转变,提升人口就业能力。
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1)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以先进制造、现代家居、文化旅游等用工需求突出的行业为重点,完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加大技能培训政府补贴力度,持续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结合市场需求,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待业人口、失业人口等重点群体,开展线上培训、入企培训、下乡培训、岗前培训、以工代训等,拓展培训渠道。
(2)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人才。依托三农职业学院、高级技工学校、郑州工商学院兰考校区等平台,着力培育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创新培训组织形式,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接培训项目。
2.实施人才引进工程。
(1)大力集聚急需紧缺产业人才。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大力引进本科以上学历的急需紧缺人才,制定激励保障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2)推动优秀人才下沉乡村一线。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进和支持科技人员、致富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各类优秀涉农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深入农村,围绕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领办、协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总结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成功经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激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二)积极扩大就业容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着力增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新业态对富民的支撑能力,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1.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积极引进和扶持现代家居、智能终端关键零部件、建材、木制品加工、乐器制造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产业扩容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发挥政府公共投资、重大项目、开发区等拉动作用,鼓励企业稳岗扩岗,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会展服务等,支持就业人员向高端服务业领域集聚。依托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项目,就地吸纳农民就业。
2.打开新业态就业空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数字化转型,带动更多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带动外卖、快递、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支持互联网龙头企业、各类开发区建设开放平台,建设一批数字产业承接能力强的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培育更多新就业形态,吸纳更多就业人员。依托互联网平台创造新型用工模式,大力培育多种具有灵活性和弹性的新型就业方式,促进非熟练劳动力在新经济领域灵活就业。
3.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对务工人员返乡入乡创业给予资金支持、担保贷款、政府贴息等帮扶。持续推进兰考县青创互联企业孵化园、堌阳镇徐场村(民族乐器专业村)等返乡创业园及创业专业村建设,加大对县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示范村、示范项目、返乡创业之星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奖励力度。推广“能人大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创客+企业(合作社)+农户”“园区联盟+电商+农户”等多种创业模式。
4.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创业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性就业服务平台,搭建实体平台(零工市场、综合市场)、“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谋划建设兰考县豫东人才市场、兰考县创业实训基地、兰考县创业孵化基地、兰考创新创业创造园等稳就业的公共服务项目。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依托城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点、定点培训机构等,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失业风险防控和保障工作。
(三)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要素分配机制,引导企业合理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和薪资水平,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1.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1)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共决机制,加强对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
(2)创新完善技能人才增收激励机制。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技师”,可参照享受教授级待遇。引导企业按照技能等级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薪酬水平,受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岗位的职工享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资福利待遇。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完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拓宽技术工人上升通道,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3)实施工匠培育工程。加快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2.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推广适度规模化种植,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收。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企业,通过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民增收。
(2)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把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建设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依托主导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集聚,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明显的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推进农民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3)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落实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鼓励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探索实施农业标准地、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等“三权分置”新模式,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农村宅基地(农房)使用权抵(质)押贷款制度,鼓励发展农村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3.推动低收入群体稳定增收。
(1)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持续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就业、创业、产业、教育、医疗、住房、综合保障等帮扶政策,着力提高脱贫质量和成效。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定期对脱贫人口生活就业状况进行跟踪筛查预警。
(2)强化城镇低收入人口就业保障。以乡镇产业园、产业发展基地、扶贫车间为依托,灵活设置就业岗位,引导城镇低收入人口就近就业。加强城镇低收入居民就业救助,在小额贷款、再就业培训补贴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支持城镇低收入居民竞聘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收低收入者就业,提高低收入家庭的就业率。开展以城市贫困户为贷款对象的小额信贷活动,支持城市贫困者走就业创业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