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兰考在省内开展黄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探索建立黄河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推行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补偿方式,鼓励采取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补偿方式。
4.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总值核算指标体系,开展县、乡、村三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政府对公共生态产品采购试点,探索生产者对自然资源约束性有偿使用机制。探索生态守信激励机制,建立涵盖个人、企业、行政村的生态信用制度体系。探索完善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增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双向转化率指标列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
(三)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长效机制。
1.建立碳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争在省内率先实现碳达峰。构建以峰值目标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和政策体系,完善新增产业与企业低碳准入制度,探索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二氧化碳排放评价制度。研究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建立低碳发展统计核算体系,创新低碳发展考核评价机制,争创全国碳中和试点。
2.构建碳市场交易制度。健全绿色金融长效机制,构建绿色投融资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创新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发展基金、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模式。建立社区碳普惠金融制度,建立碳普惠金融平台与全国碳市场对接机制。探索设立绿色发展账户、碳账户和绿色责任账户。
3.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绿色低碳能源体系,谋划建设沿黄地区绿色能源廊道,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深化农村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就地利用的分布式生产和消费体系,开展省级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构建能源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兰考分中心。争创“无废城市”。
五、深化开放体制改革,促进开放发展
紧扣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合作,打造新发展格局区域关键节点。
(一)创新对外开放制度。
1.探索跨区域土地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存量土地盘活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市场化调剂和有偿使用平台,鼓励建设项目跨地区使用建设用地。探索坚持统一绩效标准和资源利用效率标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2.完善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统筹产业布局,共同制定产业引导目录和产业地图,强化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建设,建立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对接机制。加快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构筑“总部在外地制造在兰考、研发在外地转化在兰考”的产业协作体系。对区域协作重点产业项目,创新实施“首席服务官2.0”制度、“一对一”全流程跟踪服务和督办机制。
3.健全互通共享的公共服务机制。建立与外地优秀教师交流互访机制,推动共建基础教育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打造“大数据+红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强化区域医疗合作机制,参与区域间患者身份统一认证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区域医院号源共享机制、分级诊疗的跨市转诊机制和健康档案、检验检查报告互认共享机制。完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共建等协作机制,推动建设区域医疗养老联合体。
4.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独立统计核算制度,完善重大项目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建立财政协同投入机制,尝试联合设立区域性投资基金,探索重大工程项目财政支出跨行政区结算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推进税收征管跨区域改革,合理划分跨行政区合作项目产生的财税收益。
(二)创新对外开放平台模式。
1.创新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支持兰考与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联动发展机制,加快与郑州片区、开封片区联动融合,构建创新发展的对外开放先行区。探索小额贸易创新发展模式,以“集中申报”“直通运输”监管模式推动小额贸易商品简化申报。依托陇海铁路货运站,推进兰考国际陆港建设。以发展总部经济为目标,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机构。
2.推动对外开放模式改革。探索“一区多园”“飞地经济”对外开放新模式,积极与江浙沪鲁等地区对接,筹建“企业总部港”。搭建飞地高端人才信息平台,实现外地与兰考专家人才资源信息共享。探索联建研发转化基地模式,强化企业创办研究院及研发中心政策、资金、土地保障。
3.健全对外开放金融保障体系。支持兰考对接各级金融机构,在兰考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地区资金流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部门合作监管的新模式,共建兰考对外开放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的“金融政策超市”。对开放平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大企业债、公司债融资力度。
(三)改善招商环境。
1.健全招商机制。加快建立以市场主体为主导的招商引资体系和产业链培育发展机制。加快搭建投资项目招引的数字化平台,完善产业链管理、技术咨询、供应链优化、人才培训和金融服务等功能。健全项目落实督导激励、问责问效机制,以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实行“链长制”。优化外贸主体结构,突出从全面招商转向重点招商、由传统招商转变为资本招商改革。
2.深化招商服务体系改革。深入推进招商服务“放管服效”改革。探索建设用地差别化供应新机制,实施重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预申请制度,建立土地使用权、排污权、用能权、产权、技术等要素综合交易平台。统一管理招商服务,出台重大项目服务会办制度,明确领导挂钩服务项目制,健全会商、协调机制。优化完善项目经理人制度,建立奖惩激励、末位淘汰制度,推动项目与团队挂钩、业绩与报酬挂钩改革。
3.探索招商新模式。创新规划、设计、招商“三位一体”招商思路体系,探索委托招商、轻资产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基金+股权+项目”招商等新模式。实施“国有平台+产业基金+企业”合作模式,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项目。
六、推进民生领域改革,促进共享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富民增收服务、高品质公共服务和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供给手段,优化服务方式,提升品质内涵,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构建高质量富民增收服务体系。
1.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构建企业、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再就业培训平台。开展“谁培训谁推荐”试点工作,将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推荐就业成功率与承训资格和培训经费拨付挂钩。建设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建立完善项目开发、创业孵化、跟踪扶持一条龙的创业扶持体系。
2.增强就业吸纳能力。整合产业部门和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发布和预警机制。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加大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延长企业享受的社会保险补贴年限。加强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就业影响评估和结果运用,将带动就业情况作为审核评估规划、项目的重要指标,对规划、项目实施可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特别是造成现有就业岗位流失、引发失业风险、劳动权益纠纷和影响就业创业环境等问题加强研判。
3.构建创业服务体系。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设立创业孵化专项启动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初创企业和创新创业创意团队给予研发投入资助。构建线上线下双创服务链。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众创空间网络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二)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
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兰考国际教育示范园区,鼓励以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教育集团、教育机构入驻。完善“名校带弱校”的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互联网+”模式,实现小班制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与优质学校互联网同步课堂全覆盖。依托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符合新型产业需要的独立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行“县管校聘”,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质量,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依托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全覆盖。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用改革。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
3.深化养老服务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完善“一院(养老院)一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多站点(村、社区照料中心)”的养老服务格局,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发展养老(康养)产业,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完善农村养老保障补贴制度,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加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广与运营,开展居家、社区和公共设施适老化建设改造,建设老年大学。
4.深化公共文化领域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兰考博物馆、黄河文化展览馆、图书馆、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文化富民行动。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编制中心城区体育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推动体育设施与城市绿道、城市慢行系统相结合,实现便民体育设施、常态化健身活动全覆盖。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以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完善对缴费困难群体帮扶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加强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重点推动中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单位和人群积极参加失业保险。实现工伤保险政策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制度范围。进一步畅通社会保险的申领渠道,开展扩大保险保障范围的试点。
(三)创新全域治理模式。
1.推行“市场+政府”治理模式。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服务为主体、服务对象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新型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引入国有企业,推动基本物业服务扩展到公共服务、服务管理和工程服务,基本涉及城镇和工业园区保洁作业、农村保洁作业、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资源化处理站)作业服务,垃圾桶配备、城镇绿化养护工程、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城镇零星市政养护工程、城镇亮化养护工程,城镇老旧小区、公房及立面整治项目等服务,多方面全方位打造县域全域化服务模式。鼓励企业参与黄河滩区治理项目。
2.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优势,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明晰执法权责。编制县、乡两级权责清单、执法事项清单。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实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制度。发挥综合执法系统作用,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建设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加强与各乡镇网格化平台的衔接融合。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加强区域合作,有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3.打造数字政务服务新模式。围绕“数字兰考”建设,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务数据“一网通享”。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多方数据资源应用新模式,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建设完善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和空间地理信息库,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决策机制。
4.构建多元治理体系。激发村民自发参与村级治理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