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全省样板。加快推进幼儿园合理布局,撤并小规模教学点,对撤并的农村小学进行学前教育改造,各乡镇新建、改扩建2—3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继续加强公共财政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促进民办幼儿园健康优质规范发展。到2025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3.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共同体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中小学教育共同体,依托共同体平台,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同步课堂、网络研修和资源共享等结对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共同体学校在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等方面创新融合。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加强“空中课堂”建设,引导优质资源向农村地区覆盖,支持县一高、县二高建设教育共同体示范,一体化发展,推动兰考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4.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按照“示范引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等形式,开展集团化办学改革,选派强校、名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增强薄弱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5.实施高等教育强县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职教园区,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高标准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丰富多样的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成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大力支持县高级技工学校办学,创建兰考技师学院;加快推进郑州工商学院兰考校区建设和发展。
6.持续推进城乡健身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体育场馆建设,建成县、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建设小型运动场地或塑胶跑道,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分时段向社会开放,形成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现“两场三馆”和城镇健身设施全覆盖、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创建全国足球振兴示范县。
(二)构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1.以医共体建设统筹城乡医疗资源。深化兰考县医疗健康集团建设,构建医共体一体化管理体系,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增强医疗集团牵头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供给效率,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统筹成员单位错位发展,研究制定适合兰考实际的“疾病地图”,推动医共体模式下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队伍建设、公共卫生等制度更加成熟。创建至少一家三级医院,打造立足兰考、辐射豫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
2.加强城乡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中心医院、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卫生园区、疾控中心等工程建设。加快完成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加快建设基层社区医院,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健全科室设置,提高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建立以社区医院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诊所、医务室、护理院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3.完善医防融合服务体系。继续丰富签约服务内涵,调整家庭医生签约绩效评价体系,启用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平台。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由以往的“重公卫”向“医防并重”转变,推动医共体牵头医院专科医生下沉签约服务团队,形成医生签约分级诊疗模式,完善医防融合服务体系。
4.加强公共托育服务发展。完善教育、卫生、社区管理部门和托育机构共同参与的,优质、便利、普惠的公共托育服务。支持现有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增设托育班,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支持事业单位、公办机构、社会力量开设托育服务机构,发展家庭育儿共享平台、家庭托育点等托育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对接兰考三农职业学院等院校培养学前教育人才,鼓励兰考高级技工学校开设托育专业,为托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
5.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医学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培养医学领域*。培养培训名医、业务骨干、基层优秀人才及乡村医生,推行乡村医生县聘乡管村用。加强乡村全科助理执业医师培训考试工作,通过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和转岗培训,招录培养全科医生。科学配置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5%,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70%。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确保每万名常住人口配置1—1.5名卫生监督员,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总人数的80%,补充卫生监督执法人员。
6.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建设区域互联网医院,深化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网上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网上续方、检验检查预约、图文咨询、视频问诊、健康随访等全流程连续性整合型服务。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资源,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健康大数据中心,实现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互联网医院发展,实现“电子就医”“舒心就医”。
7.全面推进健康兰考建设。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15个具体行动,形成完备的“大健康”工作统一领导机制。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等创建活动。持续提升国家级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乡镇的数量比重。到2025年,确保健康村镇建设完成50%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的城乡居民人数占比93%以上,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8.增强重大卫生事件防控能力。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快补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推进县疾控中心建设,补齐乡村卫生防疫短板,提升公共卫生监测能力,完善医疗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增设医院感控、平战结合公共设施。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三)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优质化均衡化。
1.推动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满足多元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一院(养老院)一中心(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多站点(村、社区照料中心)”的城乡养老服务格局。实现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部社区,逐步推进居住小区和行政村养老服务点建设。
2.创新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医养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特色门诊,为入住老年人提供紧急医学救援、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打造全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构建“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敬老院社会化运营改革,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加快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科室设置,着力增强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到2025年,完成全县所有养老机构医务室设置。
(四)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提高重特大疾病和多元医疗需求保障水平。完善和规范居民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落实应保尽保总体目标,提高城乡低保及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到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万人、6.05万人。
2.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完善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发挥政策优势,打造更多“枫桥式”服务中心(站)。探索“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模式,构建综合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推进退役军人工作管理现代化。创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区,设立退役军人困难帮扶基金。持续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抚、帮扶解困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努力开创退役军人事业新局面。
3.加强城乡社会服务设施兜底建设。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兜底工作,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建立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持续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高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打造特困人员分类供养“兰考模式”,切实提高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质量。持续推进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强化残疾人康复服务,力争实现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做好残疾人就业兜底保障工作;推进兰考县失能人员托养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规范化运营,实现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全部集中供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
(五)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普惠共享。
1.加快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全域、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以大型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为引擎,带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加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建设档案馆、美术艺术馆、博物馆、科技馆,改造人民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图书馆等。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结合服务半径和服务人群,统筹城乡之间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高标准贯彻到全部乡镇(街道),建设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行政村文化大院,完成公共文化设施的网格化分布。
2.以数字化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文化共享、数字图书馆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探索公共数字文化城乡一体化服务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搭建“书香兰考”App平台,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丰富线上读书活动。通过“网上虚拟展厅”建设,丰富美术艺术馆展陈方式。搭建“文化兰考云”平台,提供数字文化资源的“一站式”搜寻和服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普惠共享。
3.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制定乡村文化保护发展规划,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村落等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开展黄河文化、农耕文化遗址遗迹线索普查,加强黄河沿线乡村文化研究,打造一批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乡村活动,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铸魂工程”,加强焦裕禄精神宣传教育,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参与的文化演出活动,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自觉与主体意识。培育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成立文化合作社。搭建乡村双创平台,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继续推进“核心价值观进农家”“优秀传统文化进农家”“科学知识进农家”“文明风尚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等五大行动,把好的理念、作风、习惯转化为农民群众自身的需求。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推动各行政村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继续推广“走心的大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省团送戏和扶持演出、“春满中原”等系列文化活动。
八、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城乡融合发展各个环节,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督导。兰考县要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各部门要围绕人口、土地、财政、金融和产权等任务形成政策合力,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规划目标按期实现。
(二)强化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谋划实施一批城乡贯通重大示范项目。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监管,抓实抓好具体项目推进。加强协调服务,加快推进各类项目实施、投产达效。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的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注重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衔接县域总体规划、乡镇国土规划、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