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龙陵:下好“六子棋”,做好教育扶贫“大文章”
来源:龙陵县委统战部2019-11-2709:54:00
“扶贫先扶智”是习总书记新时期对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论断之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的知识教育,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新一轮脱贫攻坚启动实施以来,龙陵通过下好“六子棋”,促进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全方位提升,让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同步推进见成效。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调子”筑牢教育扶贫基础
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检”为契机,完善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顶层设计,着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建立与公安、财政、残联、妇联、团县委、工会、扶贫办等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收集、修正学生基本信息、资助信息等。完善“县长、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共同负责的“六长责任制”,实行政府+乡+村+组及教育局+中心学校+中小学+家长“两线负责制”,建立乡镇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小组干部包户“四包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县级相关部门、乡镇、村社区、学校和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控辍保学”责任,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女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监控、关爱,开展对重度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活动,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7所,其中:完全小学110所;普通中学17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13所)。共有教职工3263人,其中专任教师316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8%;2018—2019学年共有在校生53950人,其中建档立卡在校学生9560户14331人,其中:学前教育1586人,小学6419人,初中3042人,高中980人,中职中专1060人,大专及以上1244人。全县小学净入学率99.98%,初中毛入学率108.92%,高中毛入学率88.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5.32%,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无辍学,无因贫失学辍学。全县已于2017年12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二、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搭台子”提升教育扶贫实效
出台了《龙陵县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龙陵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总体规划(2014—2018年)》等相关文件,根据各学校实际,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利用学校地域资源,提升运动场建设,配备现代化教学需求的设施设备,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项目、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全面改薄”项目等一系列教育专项工程。2014—2018年共投入资金7.92亿元(其中:2014年1.15亿元,2015年1.4亿元,2016年1.24亿元,2017年2.58亿元,2018年1.55亿元),全面消除学校危房,按标准配备了能够满足现代教学需求的设施设备。
三、政策宣传落实“结对子”夯实教育扶贫保障
成立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指挥长,教育局长为副指挥长,教育局分管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及相关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教育扶贫专项指挥部。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达到“四全”,即:全面锁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数据,一个都不能少;全部资助信息记录在扶贫手册上,一项都不能漏;全程资助工作留有痕迹,一点都不能缺;全力将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到户,一户都不能丢。围绕“四全”目标,强化“四个一”宣传,即:“一村一个宣传栏”,每村设置一个宣传栏,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公示该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信息,接受社会、村民对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一村一张明白表”,每村制作一张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情况明细表,将不同学段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情况提交给村委会,既核对受助对象信息,又告知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情况。“一户一张连心卡”,每户建立一张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明白卡既有教育扶贫政策,又有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春秋季学期受助情况,使家家户户对教育扶贫工作了如指掌。“一户一份宣传册”,发动3000多名教师进村入户,开展“访贫进万家”活动,将教育扶贫宣传资料送到贫困户家中,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原汁原味地讲解给百姓听,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全覆盖无遗漏。2014—2018年共发放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助学金、“两免一补”、职业高中助学金、普通高中助学金、营养餐、雨露计划、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建档立卡学生考取一本院校(直过民族学生考取专科及以上院校)奖励、助学贷款等各类惠民资金5.97亿元,惠及学生64.96万人次(其中:发放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幼儿助学金229.62万元、营养餐补助2870.57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金2.83亿元、营养餐补助1.19亿元,高中、职高国家助学金3202.66万元,免除普通高中、职高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2778.74万元、生活费332.125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12153人次贷款资金8757.8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资金6964人1008.81万元)。同时,针对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设立“龙陵县义务教育特殊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基金”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单亲、留守、残疾、孤儿等特殊家庭困难学生,以及因受灾、疾病、事故等原因家庭发生意外,导致生活、就学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每年一次性资金(500-3000元人民币)或生活、学习用品等实物救助。
四、优化职业教育“铺路子”强化教育扶贫支撑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坚持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方针,使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一个不少的接受技能培训。对外,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以促进教育脱贫为导向,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以全面推进东西协作为抓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动员,2017年以来共向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科技管理学校、石化工业学校等十余所职业学校,输送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39人接受免费教育,为就业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内,依托县职业高级中学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自2015年以来,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共培训农村劳动力94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34人,获证率、就业率均达98%以上,人均月工资收入达2500元以上,基本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如,木城乡木城社区等散村民小组学生郭跃龙,家庭极度贫困,于2009年9月进入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玉雕专业学习,经过数年锲而不舍的努力,用勤劳的双手、艺术的思维,成为了云南省玉雕名师,每月收入一万多元,2015年被评为“最美龙陵人”,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助梦中国”百名小工匠称号。
五、基层社会治理“开方子”激发教育扶贫动力
依托学校教育主阵地,开展“小手拉大手,创美好人居主题实践活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和演讲、作文、绘画比赛等形式,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提倡做到“人要精神、室要整洁、物要规范”;回到家中,要求学生将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带回家里,用自己的小手牵动父母长辈的大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和父母做一些打扫房间、整理物品、清洁用具等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家长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和陋风习俗,扫除生产生活垃圾和精神垃圾,树立以“脏”为耻、以“乱”为羞、以“懒”为恶的思想意识,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培育新观念、倡导新风尚、形成新作风,着力解决住房质量提升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共享新生活。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有370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了“小手拉大手、创美好人居”主题实践活动。
六、教育事业新突破“有样子”巩固教育扶贫成果
通过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有效破解教育发展瓶颈。在学校教育方面,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真正把教师的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当中,全面推进质量立校、质量兴校和质量强校;社会教育方面,进一步压实县级领导、县直部门挂钩学校的责任,在社会上形成“人心思进、爱教重教”的浓厚氛围;家庭教育方面,充分结合学校教育,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与社会、学校同心、同向、同力开展工作。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做法,把抓好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工作在全市、全省创先争优的主要抓手,以更严的举措、更具体的考评任务、更灵活的激励机制,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师资队伍的提升让优质生源外流成为“过去时”,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了更严谨、更认真、更务实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以上努力,近两年龙陵教学成绩逐年攀升,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自去年以来先后有3名龙陵学籍考生被北大清华录取,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如,2018年龙一中郑莉娇同学(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被北京大学录取,不仅打破了龙陵学籍考生圆梦北大清华的“零纪录”,让寒门学子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转折,更让教育成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巩固提升了教育扶贫的成效。据了解,2019年全县普通高考实考考生进入全省理科前50名2人;600分以上57人,其中文科18人,理科39人;一本上线153人,其中文科48人,理科105人,创龙陵高考历史新高。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