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中网 > 临澧县 > 正文

大面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范本(上篇)

日期:2023/7/5 23:52:17 浏览:

工周转房建设计划。“每年都有投入,每年都在关心。”曾斌说。

他特别告诉记者:“2022年,学校迎来建校120周年,县里投入近2亿元启动了教师公寓、溪东书院教学楼、澧阳书院教学楼、科学馆、智慧校园建设等项目。”

在澧县,还有一所高中的建设也令人瞩目。为整合高中教育资源,优化县域高中学校布局,2013年10月9日,澧县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同意澧县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在县城东部新区新建一所公办普通高级中学。

2020年8月28日,这所历时7年、总投资5.44亿元、占地238亩、建筑面积11.7万多平方米的新澧县二中正式揭牌,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成为澧县东部新区的地标性建筑。澧县二中的建成,有效解决了澧县城区高中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加快了澧县城镇化进程。

安乡县在常德算是个人口小县,只有42万人口,县级财政很困难。安乡教育界人士眼睁睁看着周边县(市、区)的一中一所所搬迁、扩大,而安乡县一中还在70多年前的安乡简易师范原址的60亩土地上“苦苦挣扎”,心里很是着急。整体搬迁,早日建设新学校,是安乡县一中乃至全体安乡人的教育梦。

2015年初,安乡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安乡县一中整体搬迁”列为全县重大民生工程和“教育攻坚三年行动”重点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标准建设,2017年国庆节,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

现在的安乡县一中,占地面积218亩,除土地外总投资近2亿元,规模为75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4100人,规划总建筑面积达5.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4.6万平方米。“这次搬迁,全部资金不用学校考虑,终于圆了我们的梦。”校长李立新高兴地说。

一个个的数字背后,体现的是常德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常德素有厚德崇文、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蔚然成风,展现了抓好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周代惠说。

在常德,领导重教的故事多不胜数。

“小市也可以办大教育。”这是津市市教育人发出的“豪言壮语”。的确,以人口和地域面积而论,津市市只有21万多人,面积558平方公里,在常德,是名副其实的“小市”,但是对办教育,他们却有着大气的格局、深厚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2022年,津市市委市政府制订津市市一中三年振兴计划,提出“以津市市一中为龙头,打造津市教育新形象”。

“我们要办好以市一中为代表的津市教育,不能让教育成为津市人永远的痛。”针对一个时期教育出现的情况,津市市委书记黄旭峰强势发声,主动提出担任市委联系市一中的责任人。他还满怀深情,在全市议教会、教师节庆祝大会等会上3次落泪,为市一中改革发展鼓与呼。2021年9月,当听说津市市一中施行教职工全员竞聘上岗时,他又主动为市一中站台,将市几大家领导一个一个地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耐心细致地讲道理,请他们全力支持市一中改革,不要打招呼、递条子、搞照顾,确保学校全员竞聘顺利推进。在黄旭峰的关心下,这项本来“山雨欲来”的改革,结果出乎意料地“风平浪静”,市一中分流教师10人,消化超额编制20个。

“20年,学校经历了三任校长,可县委县政府对县一中的重视没有变,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没有变。”曾斌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时讲述了两位县委书记的故事。

2015年,时任县委书记邹如龙到任不久,就来到澧县一中向大家表态,“我是搞教育出身的,来到澧县这个教育大县,一定要为教育尽职尽责”。他还充满深情地和教师们共勉:“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澧县教育特别是以一中为代表的高中教育,打造成享誉三湘的品牌。”

2022年,大年初六的早晨,漫天大雪,校园白茫茫一片,时任澧县县委书记王兆铭冒着寒风,来到学校建设中的溪东书院教学楼,了解施工进度和学校的相关情况,叮嘱校领导注意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工程如期如质完成。当得知学校新建的澧阳书院教学楼顺利交付使用后,10月30日,他再次来到学校,与教师们工程竣工后的喜悦,勉励学校以此为契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让澧县一中这块千年学府、百年老校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在汉寿县一中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汉寿县委书记周功表、县长王时雨等县领导多次专题研究调度,在风雨之中举行项目竣工百日誓师大会,在40℃高温之下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新校区督导检查工程质量,现场解决难题,并品尝学校建成后食堂点火的“第一餐”,体验“舌尖上的一中”。

临澧县四中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近年来因为县域生源减少,教师老龄化严重,学校硬件设施老化等,面临着发展瓶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两任县委书记指挥调度,两任教育局局长蹲点调研,在政策上、资金上、队伍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扶持,新修了运动场、教学楼、学生食堂,“三化”(硬化、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短短几年,学校就走出低谷,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多年来,由于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很多县中的建设资金主要靠自筹,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但在常德,各地积极解决县中的债务问题,累计化解债务8亿多元,县中普遍实现了轻装上阵、减负前行。

2017年,汉寿县为全县公办学校化解债务2.1亿元;鼎城区近三年累计化解、置换高中学校债务3849万元;桃源县三所高中的债务已全部由县政府接管;临澧县普通高中共有负债1.23亿元,其中已通过债券资金置换债务8734.18万元;石门县委县政府化解高中学校运行债务共1030万元,统筹解决危房整治、薄弱学校改造和化解历史债务资金2.7亿多元;澧县于2017年底,对全县高中学校的债务全部进行了置换,共计1.21亿元,债务主体由原来的高中学校变更为县财政,高中学校“无债一身轻”……

在常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祖国看来,高中崛起需要优良的双循环驱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县域城乡教育发展、优良的办学条件及现代科学管理体系是高中崛起的内循环系统,而党委重视、政府部门支持、社会关怀是高中崛起的外循环系统。党委政府要对教育有战略性思考,舍得投入,更要重视人才,尊重办学规律,培养好校长,建设好班子。“这几方面,常德都做得比较好。”胡祖国说。

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质量建设,“龙头工程”引领常德高中发展风生水起。一所所县中各展风姿,一个个县域均衡发展,成为湖南高中教育的一支劲旅。

规范发展,每一项办学行为都有“红线”

如果说,“龙头工程”为常德高中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那么规范办学行为,则让我们看到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针对普通高中办学普遍存在的一些深层次、观念性、体制性障碍,比如无序招生、不按计划招生,抢挖优秀师资,不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补课多、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少、锻炼少等问题,常德市早认识、早谋划、早行动,在2008年就制订了一系列政策,设置“底线”,亮出“红线”,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秩序,确保各高中学校有序运行。

生源,是办学的基础。十多年来,常德市坚持公办普通高中属地招生政策,严肃查处违规招生行为,不管是县域高中,还是市直学校,都坚持阳光招生,较好地控制学校“掐尖”冲动和学生“择校”倾向,为常德市高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

“每年的暑假都很安静,手机都不用关机,根本不担心被打扰。”这是鼎城区一中校长蒋金海的话,谈到中考招生,他一脸的轻松。

他告诉记者,根据“等级入围,分数定人”的原则,鼎城区一中的中考招生操作自如,流程自然,轻松自在,校长不会有过多的烦恼,“一切都按程序,很规范”。

他透露,2017年暑假,在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上,区委书记明确要求,任何人不许通过任何途径要求区一中录取任何一个线下的学生。“显然,这是给学校最好的减压、松绑,自己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已是我们中考录取的常态。”鼎城区教育局基教股股长杨建文接过话题,“我们完全按分数从高到低,从省示范性高中到区普通高中的序列进行中考录取,面向全区22个乡镇33所初中学校,确保这项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在石门县,同样如此。“连续多年,我们坚持‘三个不’,即不录线下生,不招择校生,不收‘条子生’。”石门县一中的招生让我们领会到“规范”的含义:每年,学校都按县教育局的文件要求落实招生工作,确保如质如期。

侯宏泉向记者介绍,学校在规定的招生范围内严格依据“等级入围,分数定人”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按招生计划数直接录取,其中指标生数量为招生计划总数的60%,充分考虑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社会因素。除此之外,录取工作严格做到“不照顾,不补录,不调剂,不挂靠”,录取结果在校园网站上公示,并通过县融媒体平台等向社会公布,真正落实了阳光招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县域高中如此,市直高中也是如此。常德市一中是市直省示范性高中,也是一所有着120年历史的名校。按理说,该校拥有在全市“掐尖”的能力和“政策依据”,但是,该校党委书记唐会荣却底气十足地告诉记者:“从来不‘掐尖’,不买卖生源,不超额招生,也不越政策界线,近十年来,我们都持之以恒地坚守和坚持。”

不难看到,井然有序,规范严谨,已成为常德高中招生工作的一个特色。这既源于各学校的清醒认识、自觉担当,也因为常德对招生政策的严格规范。10余年来,常德市持续深化阳光招生政策,在全省较早出台了有关规范招生的文件,杜绝“掐尖”等违规现象。

让我们来看看常德市2022年市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方案。这个专门针对中考招生的“方案”,全面、详尽,涵盖“招生原则”“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办法”“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各个方面。

在“招生范围”上,常德市明确规定:市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武陵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市直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和在外地就读回常德市城区参加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初中毕业生;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常德市城区(含市直、武陵区、鼎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范围内招生。市一中、市二中、市七中、外国语学校、芷兰实验学校面向常德市城区招收少量特长生;市一中面向省内6个市(州)招收60名“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学生。

一句话,就是市直普通高中学校只可以在城区招生(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除外),从政策上杜绝“掐尖”现象。

“这是我们自2008年来,坚持了10多年的政策。”常德市教育局副局长覃道勇说,整个招生录取过程中,除了为家长和学子提供全面的服务,市教育局也设置了一条条纪律“红线”,确保阳光招生,对那些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坚决说“不”。对违反招生纪律的学校,市教育局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处罚,并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行政记过处分。

“我们这样做,就是要立规矩、守底线、把分寸,维护招生考试的严肃性,确保这项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绝不搞乱教育秩序,搞乱教育生态。”覃道勇说,实施阳光招生政策以来,绝大部分县(市、区)都按规矩办事,招生计划执行得较好。

在常德,教师招聘十分规范。市直高中学校不到县中抢挖教师,县中不到初中学校抢挖教师,成为常德市各学校不成文的一条规定。

常德市一中带头践行。唐会荣坦率地告诉记者:“虽然想来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多,但我们从不去挖外县和其他市直学校的老师,新教师都是通过引进公费师范生和公开招考的方式进来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