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1-4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辽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受多轮疫情冲击、多重困难叠加影响,辽阳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两城三区四基地”、“宜居宜业新辽阳”目标任务,一体谋划实施“项目落地年”、“工业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民营经济规范年”、“城市管理年”,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扩大内需,发展后劲在双轮驱动中积势蓄能
项目建设凸显实效。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27个,开(复)工率93%,完成投资121.2亿元。86个项目纳入省若干重大工程。扎实做好要素保障,争取上级资金121亿元;新增建设土地159公顷,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99公顷;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1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创新考评机制,突出工作实效。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480余次。新签约项目255个、落地项目187个,创历史新高。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330亿元,增长26.6%。转化固定资产投资94.5亿元,总量实现翻番。
消费市场加速恢复。举办“四季文旅”系列活动,成功打造5条全国旅游精品线路和7个省级特色旅游品牌,前杜村荣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瓦子沟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发挥5家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作用,开展系列直播活动,实现销售额28亿元。新建农村基层供销社和电商服务站20家,快递服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举办春季房交会,实现交易额9.8亿元。新建省级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家。开展冰雪节、美食节等22个主题促销活动,撬动消费2亿元。
(二)加快结构调整,新旧动能在创新蝶变中接续转换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建设省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14家,实施“揭榜挂帅”科研攻关5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63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9.7亿元。全面启动辽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育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家、工程技术中心1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1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雏鹰瞪羚企业21家。引进“带土移植”人才团队21个、高精尖人才14人。
“老字号”升级提速加力。推动21户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和服务化转型,改造数字化应用场景20个,2个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投入运行。佟二堡皮装裘皮品牌价值超过95亿元,小北河袜业品牌入选省消费品供给引导目录。2户企业获评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2户企业晋升省级“绿色工厂”。2户企业分别荣获省“老字号”企业品牌价值第1名和省长质量奖银奖。
“原字号”深度拓展延伸。聚焦芳烯烃及精细化工产业链,促成尼龙66等20个特色化工项目落地,实施裂解装置等6个技改项目,耐火材料石墨毡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环己烷、表面活性剂等项目竣工投产。出台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推进全球第一条干法磨选生产样板线等11个项目建设,2户企业成为工信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加快菱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户企业采矿权整合。
“新字号”势能不断集聚。全球首台大坡度小转弯双模式硬岩盾构机顺利下线,核级富集硼-10酸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套10千伏磁偏置超导限流器挂网运行,大宽幅铝合金薄板抛光设备研制成功。碳化硅封装扩建、生物兽药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加快“数字辽阳”建设,打造智慧停车等12个智慧应用场景,新建5G网络基站547个,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上线。
(三)夯实“三农”基础,乡村振兴在统筹推进中提质增效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蔬菜产量分别稳定在100万吨和70万吨以上,实现“八连丰”和“六连增”。新发展设施农业4000亩、林下经济1500亩。完成保护性耕作34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2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6万亩。实施158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新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龙头企业12家。打造市级农产品品牌6个,“永泉禾大米”被国家评为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动植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编制79个村庄规划。实施水库移民项目40个,安全饮水工程惠及居民1.5万人。新建维修改造各级公路196.7公里、危旧桥21座,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302.4公里。维修改造农村电网195公里。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自然村全覆盖,建成78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梨庇峪村和小北河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全面落实过渡期脱贫人口兜底保障政策,定点帮扶52个省级脱贫村,实施112个产业扶贫项目,脱贫人口基本医疗参保率和义务教育、住房安全保障率均达到100%,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深化改革开放,内生动力在攻坚克难中不断释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意见和全省政府系统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双十条”。在全省率先出台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动态调整行政职权42项,341项行政许可实现清单化管理。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坚持“小切口、小场景”推进18项“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首创“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暖过户”模式在全省推广。主动打破数据壁垒,25个政务信息系统纳入政务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格局初步形成。
民营经济规范发展。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制定系列配套文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建立“助企纾困平台”,推行“免申即享”469项,为企业减负34.3亿元。精准开展“政银企”对接,通过“银税互动”、股权出质等工具助企融资18.7亿元,投放再贷款12.8亿元、再贴现1亿元。清理偿还拖欠工程款近1亿元。信德新材在创业板首发上市,直接融资23.6亿元。17户企业入选国家和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榜单。新增“个转企”533户、“小升规”32户、“规升巨”10户,各类市场主体达13.9万户。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推进事业单位调整优化。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启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协同推进“三医联动”。出台各级各类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等“1+6”政策举措,深化“管委会+公司”模式,启动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财税、司法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制定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加强RCEp惠企政策指导服务。积极参加进博会、广交会、辽洽会等大型展洽活动,签约额超220亿元。小北河袜业基地获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成圣德华星保税罐。主动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全面落实72项合作事项。与鞍山签订《市场采购贸易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在全省推广“一张牌照全省通用”贸易模式。
(五)推进城市更新,环境品质在内外兼修中逐步提升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工作通过国家审核。站东大型人防公交枢纽主体结构封顶,站西地下停车场正式竣工,河东交通综合枢纽全面投入使用。新南环路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维修改造城市干道和街巷道路26条。改造老旧小区37个,惠及居民2.1万余户。治理城区易涝点17处,完成供水管网改扩建一期工程。巩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成果,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工建设,襄渠园、魁星园和北城墙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建成“口袋公园”30个。
城市管理更趋精细。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成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智慧城管”标准体系更趋完善。“警城联动”整治停车乱象,释放公共停车空间。燃气安全隐患整改率100%,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50%以上镇街,城区主干道实现机械化清扫全覆盖。改造提升背街小巷,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生态环境更为优美。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全力整改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信访案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9.6%,河流8个国考和2个省考断面全部达标,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启动太子河百里公园建设,完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年度任务。人工造林1930亩,绿化村屯27个。治理闭坑矿山和生产矿山3789.9亩。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再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六)聚力共同富裕,民生福祉在普惠共享中持续改善
全面完成20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兑现了对广大市民的郑重承诺。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发放就业补贴1.74亿元。全省首创“一市带全省”医疗机构输液器带量采购新模式,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大幅下降。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和8.9%。为1.1万户居民解决已售商品房不能办理产权证难题,为1912户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维修改造危房。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学前教育公办率50%、普惠率85%。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中小学课后服务实现“5+2”全覆盖,荣获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市。弓长岭区率先通过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验收。校企合作新模式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市胸科医院主体工程竣工,市三院产科能力不断加强,市二院、辽化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6所健康驿站投入使用。完成燕州城山城、王尔烈纪念馆等文物保护工程。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等系列文艺演出70余场,4个原创剧目获省第十七届群星奖,纪录片《李兆麟》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市科学技术馆入选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辽阳籍运动员在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上喜获两枚金牌。国防动员军地联合指挥演练成效显著,人防、民兵、预备役和退役军人工作不断加强。气象、防震减灾、档案、老龄、慈善、红十字、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市域社会治理一体化协同平台实现全覆盖,开创基层“智慧治理”新模式。刑事案件破案率全省领先,破获“2·01”电诈专案受公安部表扬。开展“治重访、化积案”和“万件化访”专项行动,国家和省交办信访案件化解率位于全省前列。人民调解工作获得司法部表彰。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全覆盖。民族宗教、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