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张妈妈家,他们不仅给我做好吃的,还带我去逛博物馆和科技馆,隔几天就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学习怎么样?生活上还缺不缺什么?”就读于武汉市洪山高中二年级的藏族学生次仁玉珍告诉笔者,到洪山上学以来,她得到了汉族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让离家千里的她感到很温暖。
次仁玉珍今年17岁,来自西藏林芝。2年前,她作为一名西藏散插生,来到洪山高中就读。随后,汉族家庭主动与次仁玉珍结对,成为了她的汉族父母,时刻关心她的成长和学业。次仁玉珍说,在武汉的2年求学路,汉藏结亲这种方式弥补了西藏学子远离父母,没有家长陪伴的遗憾,增进了汉藏民族的相互了解,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父母觉得这里教育资源好,又有很多关心我的人,他们很放心、很欣慰。”次仁玉珍说。
“洪山高中是湖北省3所招收西藏散插生的高中之一,3年来共有39名西藏生与汉族家庭成功结对。目前,洪山高中在校西藏生全部有汉族家庭照顾。”洪山高中校长马为民介绍,每逢节假日、周末,汉族父母邀请西藏学生到家里来共尝美食,带他们游览江城风景,或者开展集体性实践活动。为了促进西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学校组建了西藏生行政班,聘请了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逐步启动了辅导补习工作,西藏生的住宿条件也在不断优化。
洪山区政协委员、爱心家长巫世峰与洪山高中签订《捐款协议》。肖满摄
汉藏一家亲结对源于武汉市洪山区政协的一项提案,“让每个来洪山学习的西藏孩子在洪山有一个家”,该提案于2018年6月开始实施。据洪山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洪山区有近800名来自西藏的藏族学生,分别在武汉西藏中学、洪山高中就读,每年都会为新考入的西藏学生结对子,这些结对子的家长都是经过相关单位推荐、考核通过的辖区各行各业爱心人士。
洪山区政协委员、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巫世峰便是其中一位。在9月23日洪山区政协组织的“汉藏亲情结对”活动座谈会上,巫世峰与洪山高中签订《捐款协议》,作为结对家长,他将连续10年向学校捐款,每年5万元,用于西藏学生的学业扶助工作,希望藏族学生同自己一样,把洪山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学在洪山、扎根洪山,快乐成长、学有所获。
两年来,在洪山区政协、区民宗局、区妇联、区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西藏学生在洪山找到了“第二个家”,像彭爸爸、张妈妈这种称呼,已在洪山土地上生根、发芽。正在洪山高中读高二的边巴央拉,是洪山辖区女企业家万迅的藏族孩子。
爱心妈妈万迅带着藏族孩子边巴央拉游览武汉大学。照片由洪山区妇联提供
去年,在洪山区妇联的号召下,万迅加入了“爱心妈妈”的行列,与来自日喀则的边巴央拉成功结对。“平时,万妈妈不仅要花费精力打理公司业务,还特别关心我的学业和生活状况。”对此,边巴央拉深怀感恩之心,“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万妈妈视我为己出,我会将这份情一直留在心里,这份情也激励着我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并让这份爱传承下去。”
洪山区政协主席王兰英表示,西藏孩子远离家乡,不远万里来到洪山求学,非常不容易,汉藏结对活动让西藏孩子在洪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对于促进汉藏家庭交流交融,推动汉藏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两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投入了浓浓的感情,倾注了大量的爱心,这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政治站位有高度、提案办理有力度、结对活动有温度。
“一个电话、一句叮咛、一双大手、一条回家的路,连着两个民族的心。”王兰英希望所有结亲结对的家庭要多交流、勤互动,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平常小事做起,互学语言、互学经验、互学精神,了解风俗、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用真心、真情、真爱帮助西藏孩子解决燃眉之急,真正做到“一次结亲,终生结缘。”(肖满曾丽玲肖玉萍)
责编:张颖、张隽)人民日报人民网+手机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视频人民智云人民智作
微信公众号有多少事非得总理说了才能解决?近来,还有许多事情记挂在总理心间,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决。但仍应反思:本应给群众方便的事情,为何非得总理说了才能解决呢?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