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国足张琳艳,夺得2022女足亚洲杯冠军写入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全国推广
“江油校园女足模式”炼成记
2022年11月04日08:15_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江油校园女足模式”炼成记
全国推广
10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中国足协四部门联合发布《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年)》。该方案第二十四条指出:“深化校园女子足球教学改革……推广上海普陀、四川江油、海南琼中女足发展模式,推动各地体育部门、足球和女足俱乐部等青训梯队建在中小学校,解决学训矛盾。”
成功之道
2012年,整合7所学校资源,江油市校园女足完整梯队构建。目前,各年龄段正式在训运动员200余人。“现在打通了小、初、高‘一条龙’的升学通道,以后还准备建立5级模式,即幼儿园就开始训练足球,并且和大学达成协议,成为大学的足球生源基地。”
当文荣看到四川江油校园女足发展模式被纳入《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年)》进行全国推广时,他激动地给其他9名教练打去电话,告知这一喜讯。
作为江油校园女足的一名教练,此时,他的心情与见证中国女足夺得2022女足亚洲杯冠军一样兴奋。当时,正是来自江油的女足小将张琳艳在决赛中头球扳平比分,最终帮助中国女足战胜韩国队夺冠。
江油,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涪江中上游,其名取自“江水所由之意”,至今已有近2000年建县(郡)史,1988年撤县建市,辖区面积2719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
就是这样一座四川小城,迄今已为中国女足输送了包括张琳艳在内的2名国家队队员和3名国少队队员。而在2006年成立江油校园女足时,只有2名教练和4名队员。经过16年的发展,江油女足青训中心已有10名教练员,十支梯队,200余名运动员,江油校园女足模式如今更是全国推广。
那么,江油校园女足到底是一个什么模式?它又是如何炼成的?连日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江油校园女足”,采访多位教练及当地主管部门,探寻这座四川小城女足模式走向全国的成功之道……
一份喜讯传来
江油校园女足发展模式
纳入中国女足改革发展方案
11月1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江油市花园小学,54岁的体育老师何功梁拿出自己打印的《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年)》,在“四川江油”几个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一笔。这份方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中国足协四部门10月24日联合发布。
“文件一出来,文荣就给我们打电话告知这一喜讯,我们听后都非常激动,不亚于张琳艳在2022女足亚洲杯上进球、中国女足夺冠时的心情。”何功梁兴奋地说。
他和文荣都是江油校园女足的教练,也是江油校园女足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年)》上,记者看到第二十四条这样写道:“深化校园女子足球教学改革。针对女子足球运动特点,进一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校园足球教学模式;研制女子足球教学指南、示范课、技能演示视频,丰富教学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女子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推广上海普陀、四川江油、海南琼中女足发展模式,推动各地体育部门、足球和女足俱乐部等青训梯队建在中小学校,解决学训矛盾。畅通优秀女足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提高校园足球教学质量。”
这可能是张琳艳在女足亚洲杯上打进珍贵的扳平头球之后,令江油校园女足教练们更开心的事情。
在江油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江油校园女足的成功,一个核心主线就是“体教融合”,逐步建立了小、初、高“一体化”人才梯队,形成完善的校园女子足球人才培育体系,解决了学训矛盾。这背后,也离不开包括文荣、何功梁在内的热爱足球、坚守初心的“草根教练”团队……
一根筋地坚守
带出女足名将张琳艳从2人到10人有数学老师改行
回到16年前,江油校园女足2006年重新组建时,仅有江油一中的文荣、刘海涛两名教练和4名小队员。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江油全市甚至找不到一块标准足球场,女足队员们只能利用狭小的场地开展课余训练,她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诠释了足球的本质——参与、快乐,没有功利。
文荣告诉记者,资金不足,他们在多方筹集时,也千方百计节省开支。队员的训练服,一届穿完后洗干净留给下一届的孩子接着穿;学校足球场只有正规场地的三分之一,就练短传配合;没有守门员教练,他们就到处物色,发现距江油城区50公里的厚坝初中体育老师何飞大学时担任过守门员,便请何飞出山。
第4名教练,请来的是何功梁,一名乡村数学教师。
今年54岁的何功梁,毕业于地方师范学校,这个班专为培养乡村教师而设,一个老师包全班所有门类的课程。他长期在江油重华镇的村小和乡镇小学任教,一待就是20多年。学校没有体育老师,靠他主持运动事项。
“以前在乡镇,我带孩子们练中长跑,2006年到江油参加比赛后,文荣找到了我,说想选几个田径好的孩子参加女足,但那时孩子们根本没有接触过足球,都不愿意参加。”何功梁告诉记者,后来,文荣专门送了10个足球到学校,“我也是门外汉,我也开始学习,开始编练女足队伍。”
让何功梁没想到的是,还真练出了一批苗子。2011年,何功梁被调到城区小学,以为会继续教数学,却被告知“你是足球人才,改行教足球吧”。就这样,何功梁成为江油女足青训教练。他带队打四川省“萌芽杯”比赛,一下子轰动全省:麾下有个黑瘦黑瘦的“小不点”,全队56个进球,她一个人独进48个!这个“小不点”就是张琳艳。
在何功梁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有《巴西青少年足球训练方法300例》《足球技战术训练全书》等足球书籍,他的微信关注了关于校园足球的众多公众号。现在,他经过培训,也取得了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带队员训练。”
教练员周虎家住绵阳,天天扎在训练场,短短40公里,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看望家人。
现在,教练有10人了。“江油模式中有一条,就是教练员们一直坚守初心,而他们其实都是学校的老师,都不是专业教练,我们称他们为‘草根教练’。”江油市教育和体育局党总支书记龙体健说。
对于这份坚持,何功梁等人则戏称自己是“一根筋”地坚守初心。
一条龙的通道
打通小初高升学通道构建校园女足完整梯队体系
在龙体健看来,“江油校园女足”模式,成功的核心主线是“体教融合”,江油市教育和体育局打通了小、初、高“一条龙”的升学通道,解决孩子们的学训矛盾。
文荣告诉记者,2006年,江油一中将女足作为突破口,打造学校的特色项目,走体教融合的模式。“刚开始招人难啊,最开始只有4名队员,还是我们苦口婆心找家长进行动员。”文荣回忆,当年为了招一个好苗子,他会多次到位于几十公里外的乡镇,找到学生家长沟通交流。
在文荣看来,如果从高中开始练足球,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至少要是初中,但江油一中只有高中,怎么办?于是,他找到学校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初中进行联合办队。后来,经过江油教体部门的支持,他们和江油华丰初中开始了联合办队,选中的女足队员,高中可以直接就读江油一中。
“我们最初的选人,都是通过田径比赛、篮球比赛选人,选身体素质好的,她们都是零基础。和初中联合办队后,第二批队员小升初就到华丰初中。”文荣说,后来,他们又动员了6所小学发展女足,并找到教体局,争取举办了小学生女足比赛。到2010年,小、初、高都有梯队了,小学选择了江油市花园小学。
2012年,在绵阳、江油两级教体部门的支持下,以江油一中为主体,通过整合华丰初中、花园小学等7所学校资源,构建江油市校园女足完整的梯队体系。目前,各年龄段正式在训运动员200余人。
文荣记得,以前没有标准的比赛场地,大型比赛时,孩子们有些发憷。他们就在比赛前“狠狠心”阔气一把,专门到大城市包个标准球场,让孩子们感受实际比赛的距离和空间。
在赛场外,老师们则像父母一样疼爱队员。
一体化地训练
已为国家队输送多名队员教练分布各校队员从小一起训练
江油校园女足的10名教练,分布在小、初、高三所学校。文荣是江油一中的老师,何功梁是花园小学的老师,华丰初中也有两名老师是教练。
“三所学校不是隶属关系,但我们在女足训练上已形成了‘一体化’的机制。”文荣说,教练各自带有一支不同年龄段的队伍,但因教练人少,他会经常到华丰初中去带队训练,华丰初中的教练也会到花园小学去带队训练,何功梁也会到华丰初中去。
“一条龙”的升学通道、“一体化”的训练机制,让队员们从小就在一起训练、一起熟悉,默契度高,配合好,就能更好地出成绩。
文荣的办公室有很多冠军奖杯。他说,江油市校园女足队先后代表四川省获得国家级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1个。代表绵阳市获得省级冠军32个,亚军季军59个。其中,2022年分别获得四川省运动会、“贡嘎杯”“体总杯”三大球城市联赛三个冠军。
龙体健介绍,当地不断拓宽队员成才通道,先后有60余名女足队员升入大学,蒋梦淇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进入四川师范大学;张琳艳、万佳瑶入选国家成年队,王粒橙、缑丽君、罗海嘉入选国家少年队。此外,江油市以女子足球项目为引领,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20所,形成了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
“以后还准备建立5级模式,即幼儿园就开始训练足球,并且和大学达成协议,成为大学的足球生源基地。”龙体健充满信心地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汤小均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