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5-16
坚决听从统帅号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迎难而上全力打赢抗洪抢险攻坚战
时政微观察|众志成城守望相助
解放军报评论员: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
热点专题
SpecialReports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奋力实现建军百年目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闻令而动子弟兵奋战在抗洪一线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
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视频推荐
Videos
强军新征程跑出加速度_微视频·赶路人
强军之路丨微视频《丝路标石》
强军新征程跑出加速度丨微视频·孟珂说战机
奋战一线第82集团军某旅防汛救灾仍在继续
MV《旗帜》
军事酷图
photos
中国海军第43批护航编队访问科特迪瓦
一周军事图片精选丨夜训下的光影大片,神秘又震撼
绝美!这是一组军营摄影师镜头下的星空
中国海军再从苏丹撤离493人其中外国国籍人员221人
我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出色完成“猛虎-2023”演习
军网理论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需要突出“新”的特征
【理响中国】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增强战略定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微课堂|弘扬科学家精神
以马克思主义学风推动“学思想”走深走实
军事论坛丨透视智能化战场软件建设
英烈
李松霄:抗战到底的冀南五专署专员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8-1608:25:00
-李松霄,原名李冠英,1911年生于河北省武邑县后南场村。1936年夏,李松霄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斗争。1937年6月大学毕业后,恰遇七七事变,他毅然投入到武装抗日斗争的前列,积极参加抗日工作。他历任武强县青年抗敌义勇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青年游击纵队二团政治处主任,河北省武邑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县长、冀南五专署专员等职。1941年赴太行山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1942年6月6日,在辽县麻田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1岁。
李松霄自幼酷爱读书,善于思考,勤学上进,品学兼优。他7岁入学,1924年至1926年在武邑县城高等小学上学,1927年至1930年,在河北省立冀县十四中学学习,1930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1932年在该校高中毕业。他在中学时期,就富有正义感,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深恶痛绝,
李松霄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怀着科学救国的满腔热血,孜孜不倦地学习。但是,九一八事变的炮声,东北三省的沦陷,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先安内后攘外”的不抵抗政策,使他感到科学救国的理想无法实现。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使李松霄为之振奋。他响应党的号召,积极靠近党组织。他一面攻读所学专业课程,一面秘密学习有关马列主义的书籍,如《政治经济学》、《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等进步书籍,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1936年夏,经同班同学曹言行(原名曹贵馥)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北平学生运动中,李松霄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依靠广大爱国学生,积极宣传、教育群众,宣传抗日救亡,孤立学生中的国民党顽固派。他热心为群众服务,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他和清华学生一起参加了一二九、一二一六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并被北平学联推选为赴南京抗日请愿团代表,参加了赴南京向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请愿活动,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赢得了广大爱国学生的信赖。
李松霄是早期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的成员,清华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在李松霄等中国共产党员的领导下,清华大学学生会真正成为广大爱国师生开展抗日救国的学生组织。在学生会中,他负责民众教育工作。民众教育,一直是清华大学学生会和广大学生非常重视热心从事的一项社会工作,也是他们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合法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他们在“开导民智,提高民众文化水准”的口号推动下,自动组织起来为清华园内贫困职工的子女和附近农村的工农子弟开办了各种形式的民众夜校。1936年暑假,原民众学校校长因病无法兼任这一项工作,李松霄便主动挑起了这一重担。他在同学中聘任教师,自编教材,办起了识字班、初级补习班、英文班、工友夜班、妇女班等10个班,学生200多人。同时增添了“国难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抗日救国的热情,打破奴性的人生观,训练学生做事能力。民众学校的教师都由热心教学的清华大学学生担任,他们除每周为民众学校授课3至6小时外,还要自编教材。他们的无私奉献、辛勤耕耘,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敬重,孤立了学校中追随国民党的反动分子。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祖国的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对此,李松霄无比愤慨,在一二九、一二一六等学生抗日救国运动中,他表现积极勇敢,是运动中的骨干分子之一。一二九这一天的前夜,他和少数同学一起,化装潜入城区,第二天打开西直门,随后加入游行队伍,维持秩序,高呼口号。他还参加了北平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到北平以南一些地区,向广大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七七事变时,李松霄已经毕业,但仍在北平,他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抗日宣传,为抗日队伍募捐,组织学生到前线对英勇抗日的国民党二十九军进行慰问等。
在北平学习期间,他联络同乡李致远(原名李子温)、国林之(原名国庄)、国伯刚、颉希增、李慕西等,发动组织了“武邑县旅平同学会”。该会的主要活动是大家撰写文章,编辑出版了《纯泉》刊物,有力地抨击和揭露了国民党县政府的腐朽、反动和黑暗,激发了在乡爱国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决心和热情,振奋了全县的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
1937年夏,李松霄大学毕业后,学校分配他到山西同蒲铁路工作,同时组织派他去山西同盟会。未及到任,卢沟桥事变就爆发了,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北平、天津、保定等城市,华北大片河山都陷入日军铁蹄之下。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放弃工程师待遇,毅然响应党组织的“知识青年要结合工农参加抗日”的号召,联系本乡在北平的进步学生李致远、国林之、曹光岩、国光等,辗转回到家乡——河北省武邑县。他们抱定献身祖国的决心,怀着满腔激愤,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决不当亡国奴的主张,号召父老兄弟姐妹行动起来,武装抗日,保家卫国。他们还联系已回家乡的爱国青年学生国伯刚、周立夫、国矩轩、王一鸣等,经常在赵桥一起探讨时局,寻找武装抗日的道路。他们收听广播,出版小报,印刷防空、防毒知识及革命歌曲材料等,分发到各村学校。他们对开明士绅进行统战宣传,动员上层人士出钱、出枪组织青年农民成立了一支近百人的队伍,聘请范冠军为教练,学习杀敌本领,保家卫国。以李松霄为主的这些进步青年,对当时武邑县北部地区的抗日工作,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1937年11月,李松霄和曹光岩、国林之、国伯刚、王一鸣等,在周立夫的引荐下,参加了驻武强的段海洲组建的“青年抗敌义勇军团”,段委派李松霄为宣传处长。次年成立政治部,李松霄任主任。李致远、金再光、国矩轩、国光等也先后参加了这支部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了对这支部队的改造工作。当时义勇军团生活异常艰苦,经常吃从农村要来的混杂面窝头,开水煮豆芽汤为菜,穿的是自己带来的五花八门的衣服,数九寒天,住的房子窗户纸都没有。该部成分复杂,有地下共产党员,有流亡的抗日青年,有穷苦的老百姓,也有国民党党员,有土匪,还有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他们对抗日认识不一致,纪律性也差。李松霄始终和大家工作、生活、战斗在一起,他经常在军政干部座谈会上讲话,在全军检阅大会上带领大家高唱革命歌曲。他亲自撰写文章,组织男女宣传队,在城乡开展群众宣传工作,动员抗战,扩大队伍;派政工人员深入部队,进行教育,密切了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加强了军纪,还开展了上层统战工作,建立政权和群众组织。在艰苦的环境中,由于李松霄有力地组织领导和模范带动,政治部的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从而提高了大家的抗战信心,也使整个部队面貌大为改观。李松霄、陈元龙(司令部秘书)团结了以政治部为主体的进步青年,积极动员段海洲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经过多方努力,段海洲把部队改编为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李松霄,元龙陪同段海洲赴南宫,会见了徐向前、宋任穷、陈再道、李聚奎等八路军一二九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简称青纵),从此加入了抗日部队的序列。李松霄被委任为青纵二团政治处主任。后来该纵队又改编为新四旅,成为八路军的一支野战力量。
1938年8月,经宋任穷向刘建章(冀南五专署专员兼武邑县县长)介绍,李松霄受组织派遣,回武邑县任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当时日军未占领武邑县城)。李松霄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改造原各群众团体和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战。他组织印刷宣传品,发动群众,统一认识。在他的努力下,抗日政权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