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8-02
编者按7月底,聊城市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圆满完成三年援青任务,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载誉归来。
“欢迎你们回家!”在8月1日召开的聊城市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欢迎会上,市委书记李长萍充满感情地对大家说,“你们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高原大地,把深情和友谊留给了藏族群众,为推动刚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带回了满满的回忆和丰硕的成果。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三年来的坚守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来,聊城市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响应党中央号召,舍小家、顾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良好的为民形象、优秀的人格魅力,与刚察县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勤奋工作、共同奋斗,一道攻坚克难、风雨同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担当和博大情怀,赢得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今天本报刊发聊城第三批对口援青工作纪实报道,敬请关注。
湟鱼,青海湖的精灵。
逆流而上、洄游产卵的湟鱼,已成为环青海湖地区群众心中最重要的精神标识。在聊城,也有这样一批人,在孔繁森精神的感召之下,沿着黄河溯流而上,从海拔30米的鲁西平原来到海拔3300多米的青藏高原,把初心与使命、忠诚与担当、大爱与奉献书写在了海滨藏城——刚察。
刚察县风光朱玉东摄
这是一份溯源而上的爱。
“君住黄河源,我居黄河尾。”奔腾的母亲河让三江之源的大美青海和岱青海蓝的齐鲁大地根脉相连,也让江北水城聊城和海滨藏城刚察心手相牵。2019年7月,聊城市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带着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嘱托,接过对口支援刚察县的接力棒,开启了新一轮的援青征程。11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只为兑现来时的那句郑重承诺——“刚察所需、聊城所能”。
这是一份跨越山海的爱。
聊城到刚察,相隔近2000公里,海拔相差3000多米。三年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青干部人才把刚察县当作第二故乡,迅速融入到这片诞生“两弹一星”精神的雪域高原,在海滨藏城这块土地上,奋力续写着聊城对口支援的责任担当。他们急藏族群众所需、解刚察发展之难,圆满完成了党委、政府和家乡人民交给的援建任务,在广袤而美丽的刚察大地上贡献了聊城智慧和力量。
这更是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之爱。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三年来,援青干部人才始终坚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把增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援青工作的主题、主线,把深化“五个认同”,作为“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首选项,在祖国东西部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东昌湖和青海湖的碧波里,都映照着汉藏人民携手奋进的奋斗故事;聊城到刚察近2000公里征程上,写满了无私援建、兄弟同心的动人诗篇。
卓尔山风景区朱玉东摄
党建筑基
擦亮“聊城援青”品牌
7月6日,刚察县潘保村的党建文化广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作为主题色的红色格外显眼。
在党建文化宣传栏前,聊城市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领队、刚察县委副书记刘志刚,和村党支部的干部亲切地打着招呼。话题说到聊城援建工作,潘保村村主任杨本加口中一直说着:“瓜真切、瓜真切(藏语‘谢谢’)!”
“刘书记帮我们村里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村民们终于不用再摸黑走路啦!”杨本加说,在援青工作者的援助下,村民的房屋外修建了厕所,还建起了围墙,围墙外配有绿植和护栏,护栏外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村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这是聊城援青工作者开展“1+1”好支部共建行动的重要体现。“我们来到刚察后,发现这里的党建氛围不浓,尤其是在基层牧民中,党建意识较为淡薄。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认为,把党建工作抓好了,其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为党建工作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刘志刚说。
聊城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领队、刚察县委副书记刘志刚(左)到村民家中走访。朱玉东摄
自入青后,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8名援青干部联系8个基层党支部,为每个支部配备办公设备,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8个共建单位直接受益达460万元。刘志刚联系的就是潘保村,他不仅帮助潘保村建成党建文化广场、健身基地、红旗驿站等,还自己联系资金,为村里安装了路灯。
盏盏灯光,不仅照亮了村民脚下的路,也照进了村民的心里。走进村民扎西东珠的家中,干净整洁的小院内,刚刚安装上了水冲式厕所,她的脸上洋溢着格桑花般的笑容。不会说汉语的她,一直双手合十,感谢聊城的援青人员。
在潘保村采访时,恰逢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一场赛马会,马场上演着速度与激情。环湖赛马场内,群众叫好的声音此起彼伏,蓝天白云下畅快奔驰的骏马,也昭示着当地群众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环青海湖地区赛马会朱玉东摄
串联起这一个个感人故事的,是党建这条温暖的“线”。
“以前没有这样的会议室,有时候组织学习时,都得在室外站着,迎着刺骨的寒风,很影响学习效果。”7月7日,在伊克乌兰乡农牧民培训中心宽敞的会议室内,该乡乡长阚布才让回忆起往事,由衷地感谢聊城援青干部。
高标准农牧民培训中心朱玉东摄
像这样的高标准农牧民培训中心,聊城为刚察县的5个乡镇各建设了一座。目前,已经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等活动500余次、受益群众达2.5万人次。
“聊城援青”一词,在刚察县频频出现。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展帮扶领域,不断扩大智力援建成效。我市从市人民检察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昌府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先后选派8名优秀干部到刚察县挂职指导工作。累计有26名教师、41名医护人员到刚察县开展组团式帮扶,他们均有中高级职称,人才层次达到历史新高。聊城援青人员免费为刚察县编制概算总额为1000万元的国土空间规划,该项目为山东援青10年来体量最大的规划外智力援助项目,在援青六省市中尚属首次。
“我们争取聊城市委组织部将刚察县干部培训纳入整体培训计划,每期培训班给刚察县安排3到5个名额,累计安排班次27个、培训77人,实现了对受援地干部培训的系统化、常态化。”聊城援青干部、刚察县纪委副书记徐丁一介绍。此外,聊城援青人员还实施了党政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助推工程,争取聊城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承办海北州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任职培训班。
一个个援建项目,宛如一朵朵象征着幸福的格桑花盛开在雪域高原!投入1700万元援建的刚察县融媒体中心,被青海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誉为“全省最先进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今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的重要平台……
聊城市投资1700万元援建的刚察县融媒体中心朱玉东摄
3年来,累计实施援建项目22个、总投资1.39亿元,圆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刚察县的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聊城援青干部、刚察县副县长梁彬告诉记者:“聊城援青干部管理组始终把援建项目牢牢抓在手上,全力以赴推动项目顺利进行。目前,‘三基’阵地、群团基地、村级‘两室’、热水园区污水处理项目,都在发挥积极作用。”
党建,既促援建,又带队建。自聊城第三批援青人员入青起,始终把党建放在首要位置,确定了“抓党建、带队建、促援建”的总体思路。第一时间成立了援青党支部,设立援青干部、援青人才两个党小组,研究制定主题党日活动、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等系列制度,为全面打造过硬的干部人才队伍提供坚强保障。
援青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受访者提供
有了党建筑基,聊城第三批援青人员克服高原反应、环境艰苦等种种困难,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刚察建设,做到了“人在身在、身在心在、心在情在”,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骨干力量,真正挑起了大梁。
援青干部刘志刚(左三)、徐丁一(左二)到帮包户家中走访受访者提供
在全体援青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聊城援青工作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援青干部管理组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援青干部人才领队、刚察县委副书记刘志刚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另有3名同志分别获得州市级荣誉称号。
“多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政治担当、政治作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口支援要求,始终怀着对刚察人民的深厚感情,结合刚察发展实际,给予了一系列特殊关爱和支持,为刚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让刚察儿女真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7月7日,刚察县委书记朱成青对聊城援青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姜灿与山东援青巡诊活动中受益群众交流受访者提供
临别之际,他更是深有感触地说:“广大援青干部人才不辞辛劳,努力克服高寒缺氧等诸多困难,始终坚持真情融入、真抓实干、真锤实炼,为刚察各项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代表全县4.6万名各族群众向聊城市委、市政府和全体援青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一批又一批援青干部人才的持续努力下,“聊城援青”已经成为一个越擦越亮的品牌。对刚察全县4万多名群众而言,“聊城”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方位,而是成为了一个富含深厚意蕴的情感坐标!
产业帮扶“输血”到“造血”转变
7月7日,行驶在海拔3000多米的公路上,路两旁尽是青绿色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白色的毡房、金黄色的油菜花,宛如一幅绝美的油画。抬头望一眼,白云漂浮在蓝天上,阳光普照着草原,整个色彩鲜艳明亮,恍如闯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梦境。
察拉村藏羊规模养殖基地朱玉东摄
位于哈尔盖镇察拉村的藏羊规模养殖基地,就镶嵌在这片大草原中间。一排排整齐的饲舍内,几名牧民正在给藏羊投喂饲料。聊城援建的这个藏羊规模养殖基地,也是海北州首个半自动化藏羊规模养殖基地,带动着全县畜牧养殖业向半舍饲、舍饲方向发展。哈尔盖镇副镇长孔庆玉介绍:“哈尔盖镇察拉村,有800亩耕地、30万亩草场,是一个典型的牧业村。这个基地的建设,不仅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为牧区农牧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刚察是一个畜牧大县,现有可利用草场942万亩、各类牲畜103万头,是青海省牦牛、藏羊主产地之一。但刚察还不是畜牧强县,畜牧养殖基本处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散养阶段。夏季的刚察风景如画,但是到了冬春季节,气温很低,朔风劲烈,被当地人戏称为“刚风”,影响了农牧业发展。
聊城援青干部、刚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苏海敬在藏羊规模养殖基地调研。朱玉东摄
授人以渔,这是援青的时代召唤。自2019年入青以来,聊城市第三批援青干部经过深入调研,提出在刚察实施农牧产业提质增效助推工程,开展基础建设、技术帮扶、管理提升、市场开拓、招商引资等“五大行动”,以聊城所能对接刚察所需,全面、系统、精准助力当地农牧产业发展。聊城投资1700万元建设察拉村藏羊规模养殖基地、果洛藏秀麻村生态畜牧养殖基地;争取规划外资金310万元,建设角什科贡麻村生态高效养殖项目,全力推动农牧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聊城援青干部、刚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苏海敬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我们这一项项的具体工作,正在悄然推动刚察畜牧养殖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随着产业配套健全、产业链条延伸、产品质量提升,最终将实现全县整个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
聊城市援建的刚察县泉吉乡切吉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朱玉东摄
发展舍饲养殖,饲料是第一位的。我市援青干部管理组扶持成立刚察县第一家专门饲料销售企业——青海鑫牌牧业有限公司,并帮其获得北京金牌牛羊饲料、瑞骏马饲料代理权,引进巴基斯坦动物舔舐盐砖。如今,该公司年销量突破2000吨,销售额达到8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