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金秋九月,宜川县第四小学正式建成投用。每每从县城迎宾路经过,总会听到从校园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千余平方米的大操场上,到处可以看到孩子们快乐奔跑的身影。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张杨帆老师正利用多媒体设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写写画画、思考问题。在新的环境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教学学习中。
“我是从城关小学调过来的,目前班里有41名学生。和城关小学相比,四小教室大,学生要少20名。这种小班额教学,学生上课注意力更集中,老师也能关注到每个孩子,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了。”张杨帆说。
课间休息时间,从第二小学分流到第四小学的学生严智宸正和同学们在操场玩耍。“我原来的班级有60余名同学,座位几乎是挨着讲台排到教室后墙的,学校可以活动的空间很小。现在的新校园漂亮整洁,活动空间也大。”严智宸告诉记者。
据第四小学校长张晓慧介绍,学校占地约45.2亩,总建筑面积为21696平方米,其中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图书馆、舞蹈室、实验室等30多个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共设36个教学班,每班限额45名学生,可提供1620个优质学位,是宜川县第一所标准化小学。
“我们从全县各小学择优选录一批任教经验丰富的省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担纲教学任务,确保高起点、高水准、高质量。”张晓慧说,目前,学校已与陕西师范大学林凯城小学实现校际合作,共享优质资源与办校经验,确保让宜川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校的教育智慧和优质资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
崇文重教的传统在宜川县由来已久,有1000多年历史。一直以来,宜川县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理念,立足县情,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幅度提升了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乡村学校撤并和乡镇学校质量不高等因素,导致宜川县城区小学生源急剧增加,平均班额62人,大班额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今年秋季,宜川县落实《宜川县2022年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投入使用新建的第四小学,将第一初级中学搬迁至宜川中学,利用第一初级中学校舍成立第五小学,小学可增加学位3100个,对存在“大班额”“大校额”的城区小学进行分流优化配置,消除115个大班额。
同时,该县积极落实属地招生政策,压减宜川中学高一外县区招生人数至200人,同比减少500人,可调配高中编制30人,用于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不足问题,全面盘活中小学师资力量配备。
“我校这次共495名学生分流到四小,有效解决了大班额问题,现在班额在45-50人,学校新增加功能部室8个,全面提升了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加快推进了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宜川县第二小学校长袁宗伟说。
2020年,宜川县创新教育改革,在全市率先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依托优质管理资源,成立宜川中学教育集团,先后将初级中学和朝阳中学和相对薄弱的第三小学纳入集团化管理,均衡了两所初中教育资源,提升了义务教育学校整体管理水平,解决了初中“择校热”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普遍认可。今年又将新成立的第四小学纳入集团化管理,形成总校分校管理一体、资源共享、目标一致、共融共生的发展格局。
三年来,宜川县投资1.02亿元新建第四小学、改扩建第二幼儿园。今年还投资2.6亿元,启动新建职教中心、第八幼儿园,改建第九幼儿园工程,增加中职学位1100个、幼儿园学位900个,全面改善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化解城区幼儿园大班额问题。现将丹州街道办原计生站办公用房调拨给育智学校,解决特教“租地方”问题,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宜川县教育局局长赵军星表示,学位的增加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适龄儿童的公平入学也不再是难题,且各所学校采取阳光分班、实行电脑派位、不私设重点班、促进生源配置的基本均衡。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一定能激发该县教育教学创新、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美好期盼。
教育是民生之基,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希望。这一个个喜人成绩的背后,是宜川县多年来坚持教育强县的生动实践。黄河岸边,凤翅山下,宜川正奋力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喜迎党的二十大。(记者王垠山贺秋平通讯员武小丽)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