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中网 > 丽水市 > 正文

丽水市教育局关于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实施意见

日期:2023/8/1 14:03:0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04-27

解读地址

ZJKC04-2022-0003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单位(学校):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7〕122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教基〔2022〕12号)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市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22年全市继续实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中考性质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时的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反映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是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中考科目设置与命题、阅卷

(一)中考科目设置

1.文化考试

中考的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法治(含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共五科: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卷面分数

考试形式

6月

13日

上午

9︰00~11︰00

语文

120分

闭卷

下午

13︰30~15︰30

数学

120分

闭卷

16︰10~17︰30

社会·法治

80分

开卷

6月

14日

上午

9︰00~11︰00

科学

180分

闭卷

下午

13︰30~15︰10

英语

120分

(其中听力测试25分)

闭卷

初中地方课程及禁毒教育等内容列入“社会·法治”考试范围,包括省、市两级地方课程,共占10分左右。各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技能测试

(1)体育考试。2022年,体育考试按《丽水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丽水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实施意见的通知》(丽教基〔2018〕5号)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水市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的通知》(丽政发〔2020〕10号)执行,对确实丧失运动能力的残疾考生(凭残疾人证书并经县级以上医疗部门丧失运动能力的鉴定),可予以体育中考免试,中考体育成绩按满分计入体育考试总成绩;其他因身体情况不宜参加项目考试的残疾考生(凭残疾人证书),可依申请免考1-3个项目,每个免考项目以8分计入体育考试总成绩,未申请的项目以实考成绩计分。

(2)实验操作测试。由各县(市、区)教育技术中心(电化教育馆)制定测试方案,并组织实施。测试成绩按A、p、E三个等级呈现,分别代表优良、合格、待合格。测试工作须在五月中旬前完成。

(3)信息技术测试。由各初中学校自行组织对学生进行测试,成绩按A、p、E三个等级呈现,分别代表优良、合格、待合格。测试工作须在五月中旬前完成。

3.总分

中考成绩总分设总分1、总分2、总分3:总分1=五科文化考试成绩之和,满分620分;总分2=总分1+体育成绩,满分650分;总分3=总分2+优惠加分。

(二)文化考试命题

今年我市中考的文化考试由市教育局牵头,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组织命题,市教研院具体负责。

命题注重与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能力、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能力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阅卷与成绩评定

1.阅卷工作由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统一组织,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进行。

2.考试成绩以分数制和等级制两种方式同时呈现。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等级分为A、b、C、D、E五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及格”,其中“优秀”为15%左右,“良好”为30%左右,“待及格”控制在5%以内。各等级所对应的分数线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一划定,等级制成绩由各初中学校记录到电子学籍系统中。考试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可参加各初中学校自行组织的补考,补考成绩作为毕业评价依据。高中招生采用分数制成绩。

三、中考报名

考生可在学籍地或户籍地选择一地报名参加中考。应届毕业生由学籍所在初中学校集体报名,若需回户籍地报名中考的,持户口本到户籍地县级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报名。历届毕业生须持户口本和《浙江省义务教育证书》,到户籍地县级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报名。对未回户籍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初中毕业生,户籍地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录取。

一个学籍只能报考一次。高中在校生不得报考。

在我市就读的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若考虑参加浙江省高考的,可在我市报名参加中考和高中阶段学校录取。

四、综合素质评价

1.认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检测初中毕业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指导辖区内初中学校认真制定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细则,对全体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2.综合素质评价应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校应当依照所建立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内容,全程、全面、客观、公正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内容包括各学期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励情况、反映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获奖证书等。2022年应届毕业生应有三学年(2019、2020、2021学年)的学生成长记录。

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综合评语”和“等第测评”两部分组成。“等第测评”共分四个模块:品德表现、运动健康、审美艺术、创新实践,等第的认定分为A、p、E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其中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的测评由各县(市、区)按各自制定的方案执行,评定结果纳入上述相应模块,并记入学生电子学籍“学生成长档案”。

具体工作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

五、招生优惠

(一)优惠类别

1.在初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并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考生,可根据本人志愿录取。

2.烈士子女,可根据本人志愿录取。

3.符合条件的军人子女和在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4.少数民族考生,降10分录取。

5.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地区籍贯考生,降5分录取。

6.在职在聘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根据市人才科技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优惠若有重复,按就高原则执行。

(二)办理方式

上述第2、3、4、5项的考生和家长通过浙里办App申请办理中考优惠加分项目。

上述第1项凭考生荣誉证书、第6项凭人才称号相关材料,到所在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办理。

各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在5月20日前完成辖区内初中毕业生享受优惠对象名单审核工作并公示,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备案。

六、高中招生录取工作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省、市高中招生政策规定,完善本地高中招生录取办法,统筹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坚持统一制定招生政策、统一工作部署、统一录取平台,加强各类招生的统筹协调,确保普职招生协调有序。

1.加强招生计划管理。各高中阶段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招生。各普通高中学校必须按分配生、普通生、民族生、特长生等申报招生计划。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按专业大类,结合学制、跨区域招生等申报招生计划。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通,鼓励各县(市)以不同形式探索职普融通班。丽水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简称市少体校,下同)高中阶段招生计划统一纳入全市招生计划。

2.强化跨区域招生管理。除市域特长生外,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县(市、区)域招生。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县(市、区)高中学位情况、生源情况合理统筹高中资源。对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县(市、区),市教育局将统筹调配学位资源,组织民办普通高中合理安排跨县(市、区)招生。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专业(3+4)、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优质特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专业(3+2)等跨县(市、区)招生,纳入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3.推进集团化分类办学。根据《丽水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普通高中集团化分类办学促进创新型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丽教基〔2019〕4号)精神,坚持特色多样、分类办学原则,统筹协调推进市域、县域创新型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多个领域创新型后备人才培养。具体实施方案由学校制订,经当地教育局审核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4.实行特长学生单列招生。特长学生是指在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主要是艺术、体育、创新发明、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文学创作等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经申报批准可在市域和县域范围内分别招收特长生。特长学生招生计划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5%。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特长学生,应事先在招生章程中提前明确招收特长学生的类别、数量、标准等,并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专业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一定权重进行考核录取,其中中考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30%。招生学校要将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录取方案中详细列明,经主管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原则上专业测试应在初中学业考试前完成,入围名单经公示后报主管教育局,录取名单须向社会公布。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特长生可参照执行。

5.加强分配生招生工作。继续实行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分配生制度,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不低于60%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实现分配生初中学校全覆盖。招收分配生必须在招生前由各县(市、区)制定分配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具备报考所在初中学校初二、初三连续两年及以上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可享受分配生政策。分配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教育主管部门划定。鼓励各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扩大分配生比例。其他普通高中对农村初中学生可实行适当降分录取,具体办法由各县(市)教育局确定。

6.建立全市统一的招生录取平台。通过市县共建的方式,建成全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平台〔设1个市总平台和8个县(市)分平台〕,覆盖所有高中阶段学校。对招生计划、中考报名、志愿填报、成绩查询、录取结果等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所有类型招生均在招生平台实施,不在全市统一招生平台录取的学生不予注册学籍,各高中阶段学校不得线下报名录取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