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中网 > 赤峰市 > 正文

内蒙古赤峰市统筹高中教育,控制规模内涵发展,分类指导办出特色

日期:2023/6/24 15:39:42 浏览:

内蒙古赤峰市统筹高中教育,控制规模内涵发展,分类指导办出特色——

焕发每一所高中的生机活力

2018-10-27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2018年高考,对内蒙古赤峰市而言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市高分段的考生在自治区处于领先位置,考取重点大学学生处于较高水平。更让赤峰教育人自豪的是,全市12个旗县区,有10个县区有学子在本地考入北大清华,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在家门口考上好大学。在赤峰,这种状况已保持了3年。

而数年前,赤峰的高中教育在升学率“逞强”的同时却不乏尴尬:为数不多的几所高中垄断着优质生源,为了更加“强大”,他们还要到各旗县区抢生源;旗县区高中因生源大量流失,办学水平不断下滑,信心崩塌;普职比例失衡严重,与国家要求的职普大体相当相去甚远。对此,不少教育人不满意,群众和各旗县区政府也不满意。

那么,赤峰是如何走出“粗放式”发展模式,如何完成从过分集中转到相对协调,从升学率至上转变到更加均衡、多元的?

从“野蛮生长”到“健康发展”

赤峰是宋辽时期辽国的兴盛之地和核心地区之一,历史上一直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在内蒙古,赤峰的普通高中教育一直名列前茅。

虽然名声在外,但当地也清醒地认识到,质量是以粗放式发展获得的。这突出表现在“大树底下难长小树”。全市30多所普通高中,五六所基本“包打一切”。

粗放式的发展导致资源不断聚集,强势高中在大量录走优质生源的同时,为了强化自身优势地位,还要到各旗县区抢生源。这直接导致不少旗县区重度失血。“翁牛特旗生源的流失尤为严重,最严重的时候中考前100名考生有90多人被赤峰城区的高中抢走。”乌丹一中校长于海涛说,因为生源留不住,教师信心不足,乌丹一中曾经每况愈下。“有段时间甚至出现了教师留不住、学生不安心的状况。”

“高中教育对于区域而言,协调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旗县区高中积贫积弱,显然不利于本地人才的培养,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相去甚远。”赤峰市教育局局长韩立中说,必须找到从粗放的规模扩张模式到良性的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之路。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过深入调研、精心设计,2015年,赤峰市“高中带动战略”浮出水面。赤峰明确思路,高中教育发展以区域统筹为主,“控制规模、内涵发展;分类指导、办出特色”的理念成为赤峰寻求高中发展转型的关键词。

调控生源分布畅通高中血脉

要实现全市普通高中的协调发展,规范中考招生秩序势在必行。对于这项关乎区域高中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当地进行了精心谋划。

2014年,赤峰市出台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改变了原来以旗县区为主进行报名、考试、阅卷、录取的做法,确立了“县域为主,有限流动,自主选择,优先录取,公平、公正、阳光招生”的方针,实行全市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录取、统一质量分析的中招“五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当地明确,普通高中学校(市直属及民办学校除外)要以县域内招生为主,严禁抢挖生源。作为市直的两所高中学校,也明确以赤峰中心城区招生为主,面向中心城区以外的旗县区招生不得超过总计划的十二分之一。

由于招生政策明确,网上录取,一切置于阳光之下,困扰赤峰高中教育的生源问题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克什克腾旗经棚一中曾经一度到了非优质生源也流失的地步,每年1000人的招生计划不论如何努力,最终也只能招到600多人。而新的招生政策实施后,学校顺利完成计划,并且优质生源流失状况大为好转。“像经棚一中、林西一中、乌丹一中等生源严重失血的旗县区高中生源都逐年向好。”赤峰市教育局基教二科科长刘学民说。

同时,赤峰市并没有对生源的流动进行完全封堵。“对有着400多万人口、12个旗县区的城市而言,完全堵住跨旗县区就读是不可能的。”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兰生说,当地在坚持以县域招生为主的基础上实行有限流动,尊重群众对优质学校的需求。从近几年实践来看,真正参与流动的学生大约八九十人,随着部分旗县区高中办学水平的抬升,人数呈下降趋势。

招生纳入阳光之下,让校长们深受触动,赤峰高中教育发展的氛围也随之发生变化。新城红旗高级中学校长刘渊枢说:“‘五统一’政策划定了红线、明确了规矩,也就不用再被动乃至盲目地加入到生源大战中。而更为重要的变化是激发了各校的质量意识,不论是原本的优质校还是曾经无所适从的旗县高中,都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强化管理、内强素质的硬功夫锤炼上来。”

原本困扰赤峰高中教育的跨区大流动和超规模招生现象消失了!同时,新政策有力推动了职普分流,职业教育也为之一变。在赤峰,每年就读中职的学生增加数千人,原本不少为生源发愁的中职学校同样迎来发展契机,赤峰市工业学院、红山区第一职业中专等学校生源大量增加,学校焕发出生机活力。

创新发展策略激发每一所学校

宁城八里罕中学是赤峰的老牌高中,由于各种原因,10多年前被同县的宁城高级中学超越,并落下不小距离。为尽快提升办学水平,宁城县政府将学校搬迁至县城,并于2015年选派优秀干部张荣国担任八里罕中学校长。

张荣国向县教育局局长魏秉良保证,他将带领八里罕中学大干苦干几年,一定培养出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但是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并没有积极回应他的豪情壮志,反倒做起他的思想工作来。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八里罕中学要从自身特色出发,尽快办活。

当时,八里罕中学已经在体育和艺术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在市、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八里罕中学终于明确了定位,突出艺体特色,形成品牌优势。定位明晰后,倾斜政策源源不断:教育局连续几年派出驻校工作组,重点加强学校艺体教研指导;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运动场馆、补充设施设备;专门为八里罕开通人才“绿色通道”,优先为八里罕调剂高素质的艺体专业教师和教练,几年时间补充十几名县里拔尖的专业教师。

方向明确、用力精准,八里罕中学变了!如今学校每年有近20名学生在自主招生中被体育类高校录取,近三年有近200人被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大学等体育和艺术类高校录取,学校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学校橄榄球队代表赤峰市连续四年在内蒙古橄榄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张荣国说:“打造学科特色高中这条路走对了。”

对于不少旗县区而言,当地并非只有一所普高,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所乃至第三所高中该如何发展?赤峰的选择是分类发展,实现高中多样化。近年来,赤峰着重做好“三驾马车”的统领工作,集中精力办好优质精品普通高中、学科特色高中和优质品牌职业高中。特别是下功夫办好一批特色高中,实现与精品高中的比翼齐飞。

为了办好薄弱旗县高中和实现特色高中的质量崛起、特色打造,赤峰市加大区域统筹的力量,以有力的帮扶助推学校发展。赤峰充分发挥市、旗县区两级教育科研机构在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同时,成立全市普通高中学科建设专家指导组,完善市、旗县区、学校学科建设三级联动机制。启动了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工程,组建了全市普通高中九大学科建设基地。积极推动组建学校发展联盟,搭建校际资源充分共享、深度合作交流的平台。

聚焦内涵改变营建更加健康的教育

内外用力带来改变!和经棚一中一样,原本生存尴尬的乌丹一中、林西一中、大板三中等旗县高中都呈现出全新的生长状态。赤峰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呈现出群花争放的局面。

扭转局面重要,建设更加健康的教育更为根本。最近两年,赤峰在高中市域统筹发展中,更加注重以质量和育人为核心,凝心聚力于内涵发展,着力实施“一体两翼三评价”及“六项行动”的内涵发展策略。其中,“六项行动”包括改进课堂,追求让“教学变成研究”的教学新范式;建构每个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追求“让每个学校实现特色发展”的育人新模式;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追求“让管理者指向课堂、课程和教师成长”的学校治理新体系,等等。

在去年实施的“创建评选先进班集体、先进学科组和名教师”的活动中,赤峰市教育局组成专业评估组,深入26所高中,进入80多名教师的课堂,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初步实现了逐校调研、逐校对话、逐校启蒙、逐校推进的目标。“我们力求理念落地,重点推动传递式教学走向研究性教学,实现高中教学的内在变革。”刘学民说。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助推之下,林西一中近年来重点围绕两个维度寻求发展蜕变。学校深入实施民主管理,尊重每一位教师,构建和谐共进的学校生态。同时,深入推进课改,把教学变成研究,推动学习共同体建设。如今,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为使区域统筹真正落地,赤峰充分利用教育督导评价助推。当地完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普通高中发展的经费投入、人员配备、职称津贴、教育质量等进行全面的督导评估;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政策与办法的落实情况、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进行全面的督导评估,并且,在评估当中,进一步强化增值性评价,推动学校用增量说话。

正是因为持续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着力加强教学常规、课程建设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使赤峰普通高中管理逐步走向“精、细、严、活、实”,实现了每一所学校都生长。“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形成全市高中模式多样、课程多元、时空多用、校长多能、教师多才、管理多维、评价多元、成果多样的新格局。”韩立中说。(本报记者王友文)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