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鼓操改编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金秀瑶族黄泥鼓舞。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同时丰富校园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19年6月,广西金秀县文化馆携手黄泥鼓舞传承人和文化馆工作人员共同编创了黄泥鼓操。
阵阵轻快欢愉的鼓点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金秀县”)民族高中传来,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里,学生们手持瑶族民间乐器黄泥鼓走出教学楼,在操场上跳起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黄泥鼓操。“随着音乐的律动,我能感觉到他们越跳越起劲,既是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也在校园中释放出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活力。”民族高中教师黎宁燕说。
黄泥鼓操改编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金秀瑶族黄泥鼓舞。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同时丰富校园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19年6月,金秀县文化馆携手黄泥鼓舞传承人和文化馆工作人员共同编创了黄泥鼓操。金秀县文化馆馆长庞晓华介绍:“黄泥鼓操在黄泥鼓舞的基础上融入了音乐、节奏、律动等元素,以跳跃为主。我们还根据课间操的特点,设计了8至10个小节的8拍动作,包括舒展运动、肩颈运动、头部运动等,做这些动作的同时,需要手持黄泥鼓朝着同一方向舞动起来。”
目前,金秀县越来越多中小学将黄泥鼓操作为全新的课间操形式。为支持学校广泛开展黄泥鼓操教学、表演活动,金秀县文化馆共捐赠出1500面为学生量身定制的黄泥鼓。“原始的黄泥鼓比较大,制作工艺复杂,材料需要用到泡桐树、山羊皮或黄牛皮。目前,学生使用的黄泥鼓鼓身用料更环保,大小、重量也更适合跳操使用。”庞晓华说。
金秀县民族高中是接受捐赠的其中一所学校,学校从2019年9月开始,正式将黄泥鼓操定为课间操。“我们以前在大课间做广播体操,后来有几年是跑步,直到师生喜闻乐见的黄泥鼓操出现,我认为大课间真正‘活’起来了。”民族高中政教处副主任梁海霞告诉记者,学校有一半的学生都是瑶族,在校园跳起黄泥鼓操让他们十分自豪。
民族高中高三学生庞刘英说:“我觉得黄泥鼓操让我们瑶族的独特风情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符号。跳黄泥鼓操既能够锻炼身体,也增强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从而激发我们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族高中许多高三学生在高考报名系统的特长爱好那一栏,都写上了“黄泥鼓操”,这让梁海霞十分欣慰。她说:“其实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文体特长的,黄泥鼓操既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载体,也让学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他们现在愿意把黄泥鼓操当成一种特长向别人展示,可以看出收获还是挺大的。”金秀县六巷中心校校长李爱凤也表示:“孩子们非常喜欢黄泥鼓操,每次大课间跳操的时候都特别开心。从黄泥鼓舞到黄泥鼓操,在学校的精心培育下,学生形成了这种爱好,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金秀县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县体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佳鸿看来,黄泥鼓操的动作更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展示出青少年的精神面貌。为了进一步普及推广黄泥鼓操,把这项活动办成特色,金秀县教育体育局在2022年举办了金秀县中小学教师黄泥鼓操培训班,全县5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这些老师来自各个中学或乡镇中心校,他们回去后可以再向各下辖的村级学校或教学点进行培训。”李佳鸿说。
参加培训的金秀县民族小学教师金媛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我们学校本身也有一套校本鼓操,经过培训学习,我希望能够把黄泥鼓操的优势融合进来,因为黄泥鼓操是韵律和体操的结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如此,黄泥鼓操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发展。庞晓华说:“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最终版本,这是一个边学边改的过程,就像原来的广播体操一样。下一步,我们打算邀请更多体育老师参与动作设计,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编创出更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黄泥鼓操。”李佳鸿也表示:“从民族文化传承和促进身体健康两方面来说,黄泥鼓操都是有益的,学生接受度也很高。”(转自2月23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