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河曲县教育局制定了教师流动办法。由县纪检、人事、编办等部门共同监督,通过采用自愿报名、公开讲课、评委现场评分的办法,公开选聘102名农村教师到县镇学校任教(其中县级以上模范教师76人),基本解决了县镇学校教师缺编问题。使农村教师形成合理有序的流动,从体制上消除了过去农村教师为了进城拉关系、走后门、不安心工作的不良现象,盘活了教师队伍一盘棋,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河曲县还组建“名师讲师团”,定期深入农村学校交流支教。由全县教师中的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组成,首批拟定190人,分配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以“师带徒”的方式结对,培训派驻校的年轻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达到城乡师资水平相对均衡。
目前河曲县教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小学专任教师959人,初中专任教师581人,高中专任教师295人。45岁以下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数的70%,其中30岁以下423人,31岁至40岁教师512人,41岁至45岁教师338人。
与此同时,河曲县还建立了城乡学校校长交流任职机制。2008年以来选聘16名农村学校中青年优秀校长到县镇学校及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担任校长或担任学区中心校长,选聘农村学校15名优秀中青年副职走上校长岗位,选聘县城学校8名副职到农村学校任校长。城乡学校校长的交流任职,很快把县城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带到农村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激励机制,重奖教育功臣
河曲县先后建立起支撑教育的多个激励机制。设立高考奖、中考奖、教学成绩优秀奖和中小学“名师”津贴,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奉献教育的热情。从2005年76万元到2011年396万元、2012年的370万元,奖励额度节节攀升。
实行中小学教师“名师制”,建立了教师激励机制。2004年河曲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实行“名师制”的决定》和《关于高考、中考奖励办法》,县委、县政府设立了高考奖、中考奖、跟踪考核奖和中小学名师津贴。实行中小学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改单纯的荣誉表彰为荣誉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县政府设立奖励教师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名师指标按比例直接分配到校,每个学区和初中校至少保证一名。高中按专任教师10%的比例评定,初中、小学按专任教师5%的比例评定(2012年分别提高到15%和10%)。名师津贴标准为:高中每人每月300元,初中每人每月150元,小学每人每月100元,结合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实行一年一评的办法,在每年教师节大会上连同县模范教师一起表彰奖励。截止到2012年,全县累计表彰高中名师302人次,初中名师425人次,小学名师438人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河曲县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保障水平基本均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师配置基本均衡;进城农民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得到较好落实,不同社会群体受教育机会基本均衡;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择校热”、“学生外流”得到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动了教育整体结构的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全县教育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河曲职教中心建起实训大楼、增设汽车维修专业,通过省级验收。河曲中学成为晋西北8县省级示范高中,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目前,河曲县农民工适龄子女也全部按规定就近入学,保障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
高考名列忻州市前茅。近几年来,河曲县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达线率连年稳步攀升,2003年以来共有7名优秀学子考取清华、北大。2009年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202人,2010年达线228人,2012年达线248人,尤其2011年达线296人,其中两名学生考入清华,1名考取南开,创历史最好成绩。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