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正文

6年来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脱胎换骨,都来源于……

2024/11/13 9:41:46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4-01-01

6年来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脱胎换骨,都来源于……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袁钰税颖唐新责任编辑:于雅倩发布:2024-08-1707:51:44

手机看

多彩彝乡鱼水情

——四川省军区助力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火觉莫社区乡村振兴见闻

袁钰税颖唐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两河口镇火觉莫社区大门。

大凉山腹地,新修的柏油路丝带般缠绕在青山绿水间,路旁是一层层错落有致的梯田。极目远眺,一排排黄色的楼房整齐排列。

这是海拔2500米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两河口镇火觉莫社区。自2018年起,四川省军区定点帮扶火觉莫村(2020年改组为社区)。6年来,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脱胎换骨。

如今,火觉莫山清水秀、产业兴旺。村民将“八一社区”的名字写在社区入口,记下子弟兵为社区振兴发展做出的贡献。

住有所居

山里盖起安置房

凉山彝族自治州

火觉莫社区全貌。

一排整齐的新楼房,是火觉莫社区居民“好日子”的直观写照。

“我们是从2018年开始帮扶火觉莫的。”时任四川省军区干事冉培宗说,“第一次来村里考察,很多村民对‘振兴’‘发展’没有概念。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也不愿回来。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认为,首先要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打下发展的基础。”

火觉莫,彝语意为“适合居住的地方”,但在当时,火觉莫村327户村民分散在5.4平方公里的大山里,大部分村民住的是土坯房。村子只有一条土路通往山外,一到雨季,山洪暴发冲毁道路,村子就与外界隔绝。

“吃得饱、穿得暖,已经挺满意的了。”彼时,火觉莫社区居民尔古龙家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这大山里头,还能怎么发展?”

令尔古龙家没想到的是,省军区官兵带来了施工队,不仅新修了柏油路,还在村子中央盖起新房。安置房里有电灯、接通自来水,还有互联网。很快,村民们接连搬进新居。

“活了大半辈子,睡过山洞,住过茅草屋,也修过泥瓦房,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小洋楼!”搬进省军区协助建设的安置房,尔古龙家高兴得走路都更有劲了,在社区散步遇到省军区官兵,他总要上前表达感谢:“共产党瓦吉瓦(彝语,意为‘很好’),解放军瓦吉瓦!”

2020年,火觉莫村和邻近的8个乡镇的部分村民重新编制,成立两河口镇火觉莫社区。社区成立时,大家一致同意将“八一社区”写在社区门口的匾额上。

“没有部队帮扶,就没有今天这么美的社区。”社区党支部书记阿的阿沙说。

社区门口墙上的彩绘,取材自“彝海结盟”的故事。1935年,中央红军先遣队为跳出国民党包围圈,挺进凉山彝族聚居地区。先遣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取得了彝族头人小叶丹的信任。小叶丹与刘伯承在彝海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在他的护送帮助下,红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地区,为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先机。

彝海位于冕宁县,距离喜德县不过60公里。这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如今在彝族群众聚居地区广为传颂。

“子弟兵做了这么多,待我们就像兄弟一样。”阿的阿沙说,“这幅壁画,就是军民一家亲的写照。”

劳有所得

特色产业助增收

“全都是手工绣的,订单已经排到好几个月以后了。”

火觉莫社区居民阿来加加一边向笔者展示手头正在制作的彝族传统服饰,一边介绍。

彝族传统服饰制作,如今成为了火觉莫社区居民的一项重要创收产业。

当初省军区驻村第一书记胡艳来到火觉莫村,彝族村民的服饰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民族地区要发展,应考虑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状况,利用好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胡艳说。

2014年,彝族服饰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借着电商大规模发展的东风,省军区为社区里的手工艺人搭建起销售网络,为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打开线上市场。

“这一项去年就赚了4万多元。”阿来加加自豪地告诉笔者。在火觉莫社区,像阿来加加这样的彝族传统服饰手工艺人有10多名。

在火觉莫,还有一项传统产业是蜡虫养殖。当地普遍种植的女贞树,是蜡虫养殖的原材料。蜡虫所产的白蜡可做中药,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家具抛光等领域。但在以往,当地村民种养模式传统,技术较为落后,产量不高。

经过反复调研、听取社区群众意见,省军区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在社区建起蜡虫产业园,既延续彝族文化传统,又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两河口镇还成立了蜡虫协会,组织蜡农到四川省峨眉山市和云南、贵州等地参观蜡虫产业、学习种养技术,并向各村普及推广,大大提高了蜡虫的品质和产量。如今,社区140余户居民加入蜡虫产业园,蜡虫年产量达万余斤,产值达到百万元。

学有所教

文教帮扶见成效

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省军区官兵在火觉莫社区幼儿园与彝族儿童互动。

“学前学好普通话,长大出门走天下。”这是社区幼儿园教学楼上的标语,幼儿园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四川省军区机关幼儿园结对帮扶幼教点”。

老师是成都来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社区居民马海瓦苦告诉笔者。

社区成立后,省军区着眼彝族少年儿童教育需求,建起了配套幼儿园,并指定省军区第三幼儿园结对帮扶。根据帮扶协议,来自成都的老师走进了火觉莫社区,还开设线上示范课,孩子们在大山深处也能接受到和城里一样的教育。

“过两年孩子上小学,也比以前方便。”马海瓦苦告诉笔者,往返镇上小学的校车也开通了。“邻居家的女儿去年刚从县里的高中毕业,考上了成都的大学。希望我家孩子将来也能争气。”

火觉莫社区成立前,村里的学生要走将近5公里的泥泞路到镇上上学,考上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而火觉莫社区成立6年来,这里已走出80多位大学生。

“我们设立了助学金,从高中到大学,凡是家庭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时任驻村第一书记胡艳说,“我们还和社区一道建设社区书屋,置办农业技能、彝族民俗文化方面的书籍资料,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提升知识文化水平。”

心有所向

村美家富思报国

凉山彝族自治州

在四川省军区帮建的喜德万亩蜡虫产业园,官兵与社区居民共商蜡虫产业发展。

社区党支部书记阿的阿沙今年40岁,担任火觉莫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已有10年。

“这些年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阿的阿沙说,“特别是省军区对口帮扶以来,发生的变化都是以前不敢想的。”

6年来,子弟兵的帮扶为火觉莫带来振兴新貌,也在社区留下军地携手共进的印迹。

社区入口,是当初为满足村民需求而开设的“八一爱民超市”;村里除蜡虫产业园外,另一个产业园是“八一爱民产业园”,主要种植蔬菜和葡萄,丰富社区产业类型。

“八一社区”的名字和彝海结盟壁画,彰显着社区居民对部队官兵的情谊。更令阿的阿沙高兴的是,社区20岁的小伙子洛火毛强,最近说想要参军。

洛火毛强的哥哥阿的木呷于2021年入伍,目前仍在服役。

提起大儿子阿的木呷,兄弟俩的母亲阿育有古满是自豪:“阿的木呷当兵后,家里的大事小事,乡亲们都很关照,镇里、社区经常过来看望我们,帮我们解决生活困难,一家人都被大伙儿惦记着。”

“关怀军属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人参军入伍,是我们整个社区的光荣。”阿的阿沙告诉笔者,2023年,阿的木呷因在部队表现优异,获得嘉奖,消息传回社区,大家都觉得很骄傲。

“子弟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6年来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脱胎换骨,都来源于……
多彩有趣!乐山草堂高中14门拓展选修课开课了
陆海生开展2024年教师节慰问活动
最新图文
6年来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脱胎换骨,都来源于……
多彩有趣!乐山草堂高中14门拓展选修课开课了
陆海生开展2024年教师节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