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1-10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大力传承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以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通过织密一张“睦邻网”,培育爱幼、亲老、济困、和事、惠民五支“近邻帮帮团”,打造队伍建设好、服务机制好、人居环境好、治理效果好、文化氛围好的“五好社区”,切实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有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组织体系
夯实治理根基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治理困境。周宁县在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下足功夫,不断健全组织体系,编织邻里共建和睦相处的“睦邻网”。
推行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制度。县委印发《关于实行县处级党员领导兼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和共建单位主要负责人轮值主席等工作机制的通知》,安排7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兼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并明确各安排1个县直机关单位作为共建联络单位,指定1名联络员。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机制实行以来,已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7场次,研究推进解决文明城市创建、城区水环境治理、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社区“大党委”运行。
向小区不断延伸党组织触角。坚持将支部建在小区上,持续加大小区党支部组建力度,对满足成立建制式党支部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并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些党员以“兼合式”方式参与组建,全县29个小区已全部组建小区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同时,结合2021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注重推选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党员居民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截至目前,29名小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9岁,中专或高中以上的比例92.3%,结构比例大幅度优化。
网格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以网格化工作为切入点,实行“社区—小区—网格”三级网格管理,整合吸纳社区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网格服务队伍,累计吸纳网格员184名;同时,网格志愿者结合实际认领街巷(小区)服务岗位16个,为居民群众提供组团式、项目化服务,将社区治理纳入到网格、解决在网格,常态化开展民情速递、走访关爱、政策宣传等服务,引导凝聚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社区通过三级网格管理,加强宣传动员,做好信息排查,落实联防联控,形成邻里共筑“防疫墙”的抗疫氛围。
优化工作机制
凝聚红色动能
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周宁县在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上做足文章、多措并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格局。
实行共建单位“轮值主席”机制。根据县直机关单位和社区地理位置及工作实际,对全县98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与7个社区结对共建进行重新梳理安排,实行共建单位主要负责人轮值主席机制,并建立轮值主席考评制度,将轮值工作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有效推动各县直机关单位充分发挥单位资源优势;梳理完善《居民问题清单》《驻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共建清单》《驻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供需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并明确由轮值主席牵头协调帮助解决,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机制。坚持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通过广泛宣传动员、丰富活动形式、搭建服务平台、做实做细服务项目,切实发挥全县1437名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到本人居住地社区小区开展志愿服务,2021年以来,已累计报到服务7038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77个,参加疫情防控、政策宣讲、卫生整治、交通劝导等各类志愿活动共计120余场,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同时,注重创新工作机制,在长安社区创新推行爱心积分管理制度,创建“爱心储蓄银行”,通过积分管理制度化、工作开展规范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方式,用“小积分”带动更多人参与“微服务”。截至目前,已登记注册的党员人数共656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共40多场次,党员群众的爱心积分累计已超过4万分。
推行“智慧社区”建设,实现治理现代化。坚持智慧化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积极构建智慧社区管理新模式,帮助推动解决基层治理的各类痛点难点。在中兴社区打造“智慧社区”试点,搭建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为社区网格员安装智慧网格通、云视讯App,在小区人流量大的重点位置安装智慧音箱、高清球机等,建立起集党建、公共服务、视频监控、智能呼叫、高科技手段为一体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社区微治理。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启动后,及时接单分派处理各类问题,社区无法解决的转到狮城镇或县有关部门,高效解决了之前困扰群众的一些难题。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启用以来,已成功处理车辆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下水道堵塞、水管爆裂等问题15件,化解矛盾纠纷7起,受理群众咨询100多人次,收集社情民意20多件,落实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居家监测58户。
整合服务队伍
拉近邻里关系
周宁县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力,聚焦群众服务需求,以“三社联动”、在职党员“双报到”为抓手,凝聚社区党务工作者、社工、社会组织、在职党员等多方面力量,有针对性地建立爱幼、亲老、济困、和事、惠民等五个“帮帮团”,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建立爱幼帮帮团。通过开设“四点半课堂”,解决社区双职工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管理的问题,设书法、手工、安全教育、文明礼仪等课程,全面提高儿童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家庭共修班”“公益小天使”“同一片蓝天”等志愿服务项目。去年以来,已开展“四点半课堂”“同一片蓝天”“家庭共修班”等项目活动40余场次,服务1300多人次,有效营造幼有善助、幼有善育的良好氛围。
建立亲老帮帮团。重点关注社区老年人、老党员的日常生活,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工作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为老年人送温暖、送关怀,解决生活困难。如桥南社区亲老帮帮团,每月开展敬老服务,为老年人量血压、理发、修剪指甲等,累计服务老年人、老党员800余人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42万元,推动完善老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和场所,创造老有颐养、老有所乐的社会环境。
建立济困帮帮团。实行“智慧化+智能化”网格管理模式,为网格员安装智慧网格通、云视讯App,确保24小时在网在格,对于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如中兴社区因连续暴雨导致旧房屋墙体倒塌,网格员根据现场情况立即联系社区干部、志愿者到现场,拉起警戒线,将群众安置到避灾点。去年以来,累计为社区居民群众解决下水道堵塞、水管爆裂等问题80余件。
建立和事帮帮团。用好社区议事亭、调解室等场所,以协调解决社区矛盾纠纷为重点,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网格员、派出所民警以及热心社区事业的群众力量,通过收集问题信息、对接实际情况、促进充分沟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建设“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议,邻里一家亲”的亲邻社区。去年以来,和事帮帮团共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其中重大矛盾纠纷6起,推动形成城市基层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的良好氛围。
建立惠民帮帮团。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宣传方式,引导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组织工作人员入户办理医保农保,手把手帮助居民下载八闽健康码、防诈骗App等,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服务。去年以来,惠民帮帮团积极开展“方言评书”“端午节·百家饭”“小区邻里节”“助力创城,交通文明劝导”“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文明活动共计60多场4万多人次,营造良好的邻里氛围、邻里文化,密切党群关系、邻里关系。
周宁县:织密一张“睦邻网”拉近社区邻里情《中国城市报》(2022年01月10日第24版)
宁德市周宁县爱幼帮帮团开展“爱心妈妈”暖心伴读活动。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大力传承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以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通过织密一张“睦邻网”,培育爱幼、亲老、济困、和事、惠民五支“近邻帮帮团”,打造队伍建设好、服务机制好、人居环境好、治理效果好、文化氛围好的“五好社区”,切实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有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组织体系
夯实治理根基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治理困境。周宁县在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下足功夫,不断健全组织体系,编织邻里共建和睦相处的“睦邻网”。
推行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制度。县委印发《关于实行县处级党员领导兼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和共建单位主要负责人轮值主席等工作机制的通知》,安排7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兼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并明确各安排1个县直机关单位作为共建联络单位,指定1名联络员。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机制实行以来,已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7场次,研究推进解决文明城市创建、城区水环境治理、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社区“大党委”运行。
向小区不断延伸党组织触角。坚持将支部建在小区上,持续加大小区党支部组建力度,对满足成立建制式党支部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并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些党员以“兼合式”方式参与组建,全县29个小区已全部组建小区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同时,结合2021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注重推选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党员居民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截至目前,29名小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9岁,中专或高中以上的比例92.3%,结构比例大幅度优化。
网格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以网格化工作为切入点,实行“社区—小区—网格”三级网格管理,整合吸纳社区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网格服务队伍,累计吸纳网格员184名;同时,网格志愿者结合实际认领街巷(小区)服务岗位16个,为居民群众提供组团式、项目化服务,将社区治理纳入到网格、解决在网格,常态化开展民情速递、走访关爱、政策宣传等服务,引导凝聚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社区通过三级网格管理,加强宣传动员,做好信息排查,落实联防联控,形成邻里共筑“防疫墙”的抗疫氛围。
优化工作机制
凝聚红色动能
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周宁县在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上做足文章、多措并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格局。
实行共建单位“轮值主席”机制。根据县直机关单位和社区地理位置及工作实际,对全县98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与7个社区结对共建进行重新梳理安排,实行共建单位主要负责人轮值主席机制,并建立轮值主席考评制度,将轮值工作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有效推动各县直机关单位充分发挥单位资源优势;梳理完善《居民问题清单》《驻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共建清单》《驻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供需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并明确由轮值主席牵头协调帮助解决,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机制。坚持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通过广泛宣传动员、丰富活动形式、搭建服务平台、做实做细服务项目,切实发挥全县1437名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到本人居住地社区小区开展志愿服务,2021年以来,已累计报到服务7038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77个,参加疫情防控、政策宣讲、卫生整治、交通劝导等各类志愿活动共计120余场,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同时,注重创新工作机制,在长安社区创新推行爱心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