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东林中学恢复高中办学,这次历史机遇成就了我。从此,发挥我全部的精力与智慧,将东林中学的美术高考抓起来,帮助学子成就梦想,成为我工作最重要的内容。
这一梦想,这种动力,竟然一直支撑到今天也没有放弃,想想,还真是不易。
那些年里,我与搭档肖笑寒老师将所有时间都填进美术辅导中。每天中午坚持在画室辅导,就这样竟然坚持了整整四年。要知道,一千多个中午,没有一分钱的报酬,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呢。其实,东林中学美术辅导也没有多少报酬,比如每天下午辅导,头几年我一个月领取80元,后来逐年上涨,领过200元、360元、400元、500元,最高的时候领过600元。也就是说最多时也不过一下午(1.5小时)30元。要知道,现在很多美术教师上同样的课,学校开100元也很少有人愿意干。所以我也难以解释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劲头,思来想去,还是因为喜欢美术,喜欢学生吧。
但我不后悔,也觉得很值得,在中国的土地上,比我做得更好的老师大有人在,我求学期间的各位老师,不就是在没有收取我们任何学费的情况下,不也一样在认真地辅导我们吗!
所以,没有高报酬还真不是主要的,那些年学校办学的艰苦才是让人难忘。进盛中学恢复高中办学后,教学条件确实艰苦,没有一间固定的画室,没有几件像样的画具,甚至没有聚光灯,没有石膏像,就连老师用的画纸也是自己掏钱买。许多画具还是我到处收集而来,包括很多石膏像还是我调离红岩煤矿子弟校时悄悄“偷”的。
记得2006年,学生绘画是在体育馆里进行。那时体育馆没有装修,灰尘特别多,晚上又有很多蝙蝠,第二天学生的画板、画纸上总有很多蝙蝠屎。天气很热,学生绘画时汗水不停地流,一节课下来,每位学生脸上都粘满铅笔灰灰,活脱脱成为了大花猫。加上在绘画时,体育馆里还要同时上体育课,或者排练其他节目。这样的条件,这样的环境,需要师生具有何等毅力才能够坚持。
后来我在写高2009级美术展览前言时,用了这样的句子来描述:“忆进盛首届高中美术学子,当年学习条件实为艰苦:无画室,就在体育馆喧哗中安家;无画具,就收集废旧权当静物;无时间,就利用放学上学之间三二十分钟;每每台上绘画,台下体育,共处一馆,实为奇观。纵观各校,遍寻四邻,均无此等学习绘画之艰难。”
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都坚持了过来,一大批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得以脱颖而出,进盛中学的美术撑起了学子心中一片蓝天。
列几组我与各位搭档辅导学生参加美术高考的数据:高2009级美术专业重庆联考本科50人,高2011级本科56人,高2013级本科58人,高2015级本科51人,高2017级本科50人,高2018级本科47人,高2021级本科31人,高2022级本科33人。
一些学生成为了进盛高中办学的骄傲,比如考上了川美的“唐自豪、霍盛骄、蒲蕴玮、袁延、蔡韵、陈魏、韩仁敏、罗浩、王娜娜、谢雨巧、李玲玉、皮娟、蒋清青、冯毅、王豪、胡俊琨、张翰予、邬洋、霍雨洁”等,考上了天津美院的王尹,重庆大学的“杨梅、祝程美”等,还有如“陈雪、王玉林、黄唯一、曾滟、霍露、汤晴、张豪、杨文清、沈艾昕”等数百名学生被各类大学录取。其中唐自豪、王玉林、蒋清青、钟艺元等专业成绩还进入了重庆市最顶尖的水平。
学习绘画的学生太多,我不可能在本文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而且有的学生我还真忘记了姓名。如果学生们阅读到这篇文字时,千万不要说我这个老师偏心。其实我对所有学习绘画的学生,哪怕当年那些有着这样或者那样毛病的学生,都一样喜欢,一样关照。
学习绘画其实很苦,他们取得光鲜成绩的背后有着别人难以理解的艰辛,他们学习绘画也有着别人难以知道的辛酸。
我在《情缘黄桷坪》一文中曾经这样描述过高2009级的学生学习绘画的情况:“进盛中学高2009级学习美术的学生,一年多来(因为大部分是高二才学习美术)与我一起,为梦想而绘画。别的学生学习文化课,他们也要使劲学;别的孩子休息时,他们还要到画室里学习美术专业课。天寒地冻时,万盛飘起漫天雪花,人们都去欣赏冬天的美景,但没有他们的份,他们裹着厚厚的衣服,坚持着自己的信念。酷暑难当时,人们都享受着空调的凉爽,还是没有他们的份,他们在汗水流淌中苦练。当一些孩子因为家境贫穷而徘徊在艺术大门前,我陪着他们流泪;当孩子们遭遇困惑而百般不解时,我与他们探讨;当深夜值班发现还有孩子偷偷地赖在画室里,当清晨有的孩子悄悄溜进画室中,感动的又岂止是我!他们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艺术的大门也可以向他们敞开,象牙塔里也可能有他们的位置,这个时候,我与他们亦师亦友,喜悦与欢乐共享,痛苦与沮丧同受。”
记得2009级的学生在寒暑假里到我家绘画时,家里空间有限,霍盛骄等几位同学就将床卸下,抬到走廊堆放,以腾出绘画的空间。我还记得有几位家住关坝的学生,在万盛没有亲戚,就在我家借宿。白天画画时房间很脏乱,晚上就简单收拾一下,铺上席子草草入睡。
2011年,蔡韵同学先后到北京、杭州、成都进行专业学习和考试,十分辛苦,也很寂寞,我就通过短信交流,不断鼓励他,还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赠蔡韵》:京师艺殿梦数载,蔡韵丹青见纯笙。南地转战马嘶鸣,挥戈急驰锦官城。
后来,蔡韵就读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时,曾给我发来这样一则短信:梁老师啊,现在身体还好吧?是否晚上坚持出去散步呢?呵呵,常听人说,重庆是没有秋天的,所以气温下降快,要保重身体哦!我在川美适应得很快,我很喜欢大学自由而充实的生活,学校图书馆很大,有许多各方面的书籍,现在的我,似乎越来越迷恋文字的乐趣了,晚上我们可以自由安排,取长补短。以后,我想自学油画,争取突破。望梁老师保重身体,保持笑容。
我习惯性回了一条短信。当然,也习惯性端起老师的架子:“大学生活是人生最值得纪念的青春岁月,好好珍惜。”
六
进盛恢复高中办学后,我几乎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而此时正是万盛市民散步的高峰段,两相比较,不由顿生唏嘘。我将一个个充满绘画天赋的学生从茫茫人海中发掘出来,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何等惬意。特别是想想我这十几年,为了学生学习绘画而放弃了许多调动、升迁机会,最终熬成了教育战线的一位老兵。为此,我也常犹豫,也常扪心自问:“这样做值吗?”但无论如何,都注定这辈子我结交了一大批忘年交这一不争的事实。
想想,每到一地,就有学生问候,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2011年,我到重庆文理学院学习时,得知陈雪同学在该校读书,十分激动,摆谈之间得知还有六位学生也在该校读书,大家见面十分激动,晚上还邀约在餐馆里把酒言欢,重温往昔。2016年,我到教育学院参加校长培训班学习时,罗亚兰同学就通过电话送来诚挚祝福,并告诉我因为有课不能和我见面而万分遗憾。有一次我到大学城办事,蔡韵同学知道后特意邀请我去嗨皮一顿。唐自豪同学则喜欢在大年前给我拜年,来时总是带上他最新创作的艺术作品送我,也向我讲授最新的艺术理念,这不正应证了那句“今天我在讲台上给你讲课,我是你的老师。明天我在台下听你讲座,你又成为了我的老师嘛。”
更不用说在节假日时,许多孩子利用电话问候,利用QQ、短信、微信送来的那些温暖的问候与祝福。
前段时间,我接到学生易万霞的电话,她告诉我正是因为当年在进盛中学选择学习绘画,并在我们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如今她也成为了一位美术教师,有了幸福小家,还特意给我邮寄了一件奉节脐橙,祝我全家新年快乐……
每当这时,我总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现在,因为进盛中学与49中学合并,年轻的美术教师朝气蓬勃,已经成为学校的顶梁柱了,我就很少到教学一线去辅导学生。但每次置身于画室,看见孩子们散发的青春梦想,就总是对美术教学充满激动和虔诚。
七
早些年QQ流行,一些很久没有联系的学生竟然通过QQ联系上了我。于是我产生了建“美术交流——我与学生”QQ群的想法,现在群里已经聚起了一百多人。虽然大家在群里很少发言,但我知道,由于有了这个群,注定我与学生的美术情缘会得到永久保持,而这亦是我的动力之群。
2023年1月修改于万盛
作者简介:梁光华,万盛经开区作协主席,供职于重庆市第49中学校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