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步调一致向前进,只要拼搏奉献、苦干实干,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卫人民一定会更加幸福、中卫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22年重点工作
明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市乘势而上再出发、奋力追赶求突破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安排部署,稳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促转型升级、抓绿色发展、增民生福祉、防风险隐患,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以上,确保融入新发展格局有进展、先行市建设有突破、高质量发展上水平、市域治理有亮点、共同富裕开新局。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发展促转型,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实施产业兴市战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走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融合化发展路子。
做精做优高效种养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21.3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推进宁夏(中卫)“一带一路”粮食储加销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枸杞产业小镇,新建标准化枸杞基地5万亩、蔬菜基地2万亩。加快推进光明乳业奶牛养殖全产业链、马塘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建成运营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奶牛存栏达到13万头、肉牛饲养量达到53万头。推行“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模式,新培育龙头企业10家、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100个,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中卫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内涵,让枸杞、马铃薯等“老字号”“原字号”品牌更加响亮。农业增加值增长6%。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持续实施“四大改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链补链、保链稳链、壮链强链,推进宁钢集团产业链填平补齐、中盛绿色环保染料等48个冶金制造和精细化工项目建设,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2家。加快建设全钒液流电池装备制造、老旧风机“以大代小”等31个新能源新材料项目,争取宁电入湘800千伏特高压变电所落户中宁,新能源装机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做实做新现代服务业。顺应新趋势、服务新智造、满足新消费,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支持中宁县、海原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景区品质,发展枸杞康养、沙疗沙浴,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沙漠传奇、时空之门等32个旅游项目,建成高庙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综合体。继续办好大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系列节事活动,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0亿元。加强银政企联动,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创建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推行冷链宅配、云仓统配模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双节点”城市建设为牵引,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美团云、中国移动二期等13个项目,建成亚马逊二期、美利云二期等10个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80万台,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稳步推进“云天中卫”建设,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推动智慧政务、数字化平安中卫、智慧医疗等建设。优化升级骨干网络,实施4×100G长途链路,建成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打造互联网时代信息“交通枢纽”。
(二)聚焦“两大任务”打基础,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抢进度、精准抓招商、深度谋项目,以“两大任务”助推投资稳定增长。
优化服务推项目。千方百计争项目、千辛万苦引项目、千难万险推项目、千锤百炼落项目,抓实抓细源网荷储一体化、星星酒店二期等51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干部包抓项目建、领导带着项目进,继续实行“五个一”推进机制,抓好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观摩“三集中”活动,持续健全项目谋划储备、招商引资、立项入库、要素保障、全过程审批时限“五个清单”,着力提高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产率,以高质量项目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高质高效引项目。创新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招商模式,推行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产业链招商,各县(区)围绕主导产业至少引进2家龙头企业,投资超十亿元项目达到10个。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瞄准央企国企、上市公司、500强、高精尖企业,在招大引强、招新引精、招群引链、招才引智上取得新进展。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00个以上、到位资金突破300亿元。
精心策划谋项目。聚焦政策方向、投资导向、资金流向,加强与国家部委、自治区厅局对接联系,争取更多资金投向中卫,更多项目落地中卫,年内争取资金200亿元以上。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的机遇,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库建设和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2022年储备项目数量在今年基础上增长50%以上,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盘子。
(三)聚焦城乡建设一体化,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推动城市集约发展。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扎实推进“沙漠水城”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打好“九大攻坚战”。改造老旧小区3965户、棚户区420户。实施停车场、充电设施、热力燃气等56个补短板项目,新建李姚路、富民南路、南苑东路等道路延伸段,改造中沟路和迎湖路,建成新墩桥、文昌桥、利民桥。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3万平方米,新建小微公园9个。建立和完善智慧城市在线监测安全运行体系,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老旧管网排水能力。加强精细化管理,完善社区功能,规范物业服务,推动市场化经营,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发挥县城吸纳集聚作用,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做大做强县(区)特色产业,支持中宁县建设“锰都杞乡”、海原县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县。推动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以县(区)为龙头、乡(镇)为中心辐射带动中心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强化乡(镇)功能,每个县(区)培育1-2个工业强镇和商贸重镇,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支持海原县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落实落细沙坡头、中宁中部干旱带贫困区域定点帮扶政策。深入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加大生态移民后续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美丽村庄11个,打造示范村40个、提升村80个。加强公共服务配套,改造农村厕所7000户,建设抗震宜居农房1530户,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22公里。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四)聚焦生态保护守底线,加快建设美丽新中卫。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决整治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美丽中卫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更高站位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加快实施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四大工程”,建设黄河中卫段综合治理、卫宁北山防洪工程等34个项目,提标改造堤防6.6公里,建成控导工程15处、坝垛45座。开工建设清水河全国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项目。积极推进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黄河滩区生态修复整治,建立河湖“清四乱”治理机制,实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更严要求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实行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和取水许可承诺制,落实项目和取水许可“双限批”。统筹黄河水、地下水、非常规水等各类水资源配置,深入开展农业、工业、城市等全方位节水行动和地表水超载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深挖工业节水潜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中水综合回用率达到35%。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更实举措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实施西安供水、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建设等74个项目,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5个,新建、加固淤地坝6座,完成蒿川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70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压砂退耕修复年度任务。加快建设香山寺、西华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沙坡头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实施黄河流域沙化土地治理、“蚂蚁森林”造林二期项目,完成营造林37.9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更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四尘共治”,在非集中供热区域推广清洁取暖,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大“五水同治”,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黄河中卫段水质Ⅱ类进Ⅱ类出。统筹“六废联治”,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市第二固废填埋厂等项目建设,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实施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五)聚焦园区建设集约化,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实施园区提速提质增效行动,打造园区建设“升级版”。
增强产业集聚度。建设以锰基、铝基、锂电池、无机非金属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园,做大做强中化中卫循环产业园,做优做强天元锰业、今飞轮毂、瑞盛锂电池等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配套,培育锂电池、复合材料、锰基、铝基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以数据前端开发和后端加工为重点的大数据精深加工智能园,培育发展一批云制造、云应用、云服务、云安全企业。建设以光伏、风电、水电为重点的新能源综合示范园,以资源换投入、以延链提链值、以补链强竞争,加快开发、高效利用、创新发展。
增强园区承载力。推动卫宁工业园区协同联动发展,实现产业相互耦合、基础配套协同、交通物流融合,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持续开展低成本化改造和余压余能利用,推进综合物料管廊、垃圾焚烧发电等25个项目建设,推广“标准地”供地模式,完善要素配置,提高亩均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税收份额,打造“智慧园区”和“低成本园区”。
增强园区竞争力。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完善高新集团市场化运营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设立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多评合一、“区域评”等模式,深化管理体制、人事薪酬、运营模式等制度创新,实现“园区事园内办、企业事园区办”。坚持领导包抓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机制,用心用情帮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培育企业家队伍,引导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六)聚焦深化改革开放不停滞,不断激活发展动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
深化改革增动力。深入推进“四权”改革。用水权改革围绕“节水增效”,加快推进用水权确权,建立收储调控制度,优化调整生活、生态、生产配水体系,全市取水总量控制在13.75亿立方米以内。土地权改革围绕“盘活增值”,启动沙坡头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建设土地二级市场电子交易竞价平台。排污权改革围绕“降污增益”,抓好初始核定、有偿取得、抵押融资等工作。山林权改革围绕“植绿增绿”,全面推行“林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