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除了跑操、吃饭之外,就是上课、自习、考试,一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这样的高中生活在很多地方并不鲜见。但在上海市长宁区,记者找到了另一种答案——
在长宁,像语文、历史、数学这样的高考科目,非但没有学校加课,华东政法大学附中还拿出10%至15%的课程用于“明德尚法”特色课程。
在长宁,8所特色高中各成体系,生涯指导、明德尚法、教育剧场……一个个响当当的主题课程,彻底改变了高中“千校一面”、“万校一书”的窘境。
这样的高中,拿什么要成绩?长宁区教育局局长姚期不慌不忙,拿出近年来的高考成绩:以华政附中为代表,高考升学率从48%飙升到87%。
颠覆传统教学,深化改革从每个教师做起
在很多高中对特色、多样化还无从下手甚至质疑时,上海市长宁区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已步入深水区。
陈陆平是华政附中的政治老师。改革初期,学校要求老师不能再滔滔不绝地讲了,要研究自己的独特课堂,他突然不知道怎么上课了。校长潘敬芳不等老师们质疑,拿着计时器就冲进了教室:“教师统一教授不能超过20分钟!”“这么短的时间,知识点都讲不完,还谈什么探究、合作?”老师们反问。
改革就是要直面难题。潘敬芳和老师们聚在一起大胆搞起了“学程手册”,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引路。激发学生思维层次;放慢节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及时对课堂提问进行调控、引导和提升。老师们发现,通过有效提问,一问一答之间,个性化课堂应运而生。
历经“蜕变”之后,陈陆平实现了华丽转身。“一节课上,只要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教学效果比单纯灌输好得多。”
生涯规划、模拟法庭、环球掠影……这批课程的颠覆性足以让人眼晕,以跨学科、高科技、多资源为标签。市三女中语文老师徐萍将教育剧场的课堂搬到了小剧场。课堂上,学生根据幻灯片,在10秒钟之内创设情境、即兴表演。“当了十几年老师,我从未和学生走得这样近、成长这样多。”徐萍说。“开始是改革要求你不得不变,真的变了之后才发现,教师舞台天地宽。”一名教师在笔记中这样写道。
告别苦学累学,提升素养从自主探究开始
在复旦中学的“牛顿定律复习”课上,从原理的讲述到实验、练习的设计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是一节我们自己的课。在课上重要的不是学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知识。”学生朱伟说。
学贵有疑。但到了高中,很多学生不愿问、不敢问、不会问,只知道埋头做题。“新课出问题、复习课给框架,逼着学生探究、提问。”这是复旦中学教师坚持的教学原则。现在,课堂讨论、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有人说,高中新课改“最要害”的变化是学生自主选课。而这里的教师会告诉你,好课程一定能吸引学生。仙霞高级中学里仅一门视觉艺术课程学校就投入了语文、美术、音乐、计算机4名教师。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交出了最精彩的作业:“食堂成堆的一次性筷子代表着什么?我们来调查老师、同学的看法。”DV中,学生施润元化身记者,通过访谈将问题引向深入。对在特色高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来说,研读、调查、课题研究,是学习的常态。
在长宁,学生拿全国课题奖,受到大学、乃至用人单位的追捧早已不新鲜。一所优秀高中发展的价值在于,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和资源,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为其终身发展奠基。长宁高中的转型,让学生远离苦学、累学,代之以好学、会学、创学。
“与身边很多不知为什么读大学、读大学学什么相比,我早已度过了这个迷茫期。”现就读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李颖,2010年毕业于天山中学,“是高中让我比同龄人早走出了一步。”
创造“新”高中,我们仍在路上
“将高中定位为高考预备班,这样的传统高中终将消亡。高中教育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灵性为代价,不能以毁掉学生的后续发展为结果,不能只给学生一张越来越空的高中文凭。”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夏惠贤深有感触地说。
长宁区的这场区域推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改革,从2009年起,历经近3年攻坚,全区8所高中重新建构了课堂秩序,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彰显,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基础型课堂改革的基础上,学校着力“综合素养、学有所长、多元发展”的培养目标,围绕“主题轴”进行综合课程开发建设,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适合其发展的路径。
“如果进入天山的学子和其他高中生学一样的内容、考一样教材,学生的个性、特长就无法充分发挥和施展。”天山中学校长郭兆年说。
“教师教的改变和学生学的改变是特色高中转型的关键点。学校多样化、特色化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反过来再看高考,不过是一件简单的事。”仙霞高级中学校长李静微说。
延安中学的“数学与科技”、市三女中的“女生教育”、复旦中学的“博雅文化”、天山中学的“生涯规划”、华政附中的“明德尚法”、仙霞高中的“信息素养”、西郊学校“科学健身”……现在,长宁区高中的特色不断彰显,学生综合素养日益提升。
据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颜慧芬介绍,上海市已经全面启动高中多样化发展项目,原先“分数机器”式的高中教育成为了过去,“新”高中正在“海”上崛起。
本报记者柴葳张婷沈祖芸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