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中网 > 宽城满族自治县 > 正文

河北宽城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之城

日期:2023/7/6 17:20:15 浏览:

“元设宽河驿,明筑宽河城。”河北宽城由此而得名。宽城满族自治县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更有清代“口外八景”中的都山积雪、万塔黄崖、独木仙桥、鱼鳞叠锦四大景观。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与风景宜人的秀美风光,构成了一幅“满韵清风,水墨宽城”的动人画卷。宽城区位独特,地处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辽宁省朝阳市四市交界,距离北京240公里、天津260公里,位于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腹地;交通便捷,承秦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近港临海优势明显。

宽城1963年建县,1989年成立满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开发区10镇8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6万,其中满族人口占64.5%,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连续14年保持承德市首位、河北省二十强。宽城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园林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河北省环保模范县城、河北省人居环境奖、河北省县城建设示范标杆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满韵清风水墨宽城

宽城山川秀美,风景宜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6.09%,宛如闹市之外的一处天然氧吧。位于宽城与唐山市交界处的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能工巧匠将清澈的滦河水截流,建成这座南北长五十多公里、水面达十万多亩的大型水库。水库所处地域喜峰口一带是古长城雄关要塞,部分长城淹没水下,形成了独特的“水下长城”奇观。水库两岸林木蓊郁,众多奇峰怪石在万顷碧波湖光的映衬下,形成了北国难得一见的山水风光。潘家口水库的建成更为这里增添了二十多处观光景点,吸引八方宾客前来游玩。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宽城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突出生态、红色、民俗三大特色,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依据全县旅游总规,编制了生态休闲旅游园区总体规划、园区重要节点修建性详规和全县乡村旅游规划,为全面促进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宽城有效整合各类资金,全力加快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建成了永喜、宝清两条环湖路。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建成了兆丰酒店、生态酒店、蟠龙湖大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菁润观光园、宝山休闲度假山庄、塞北江南、天宝休闲度假山庄、仙台山庄等已成为集田园风光游、农家体验游、采摘垂钓游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亮点。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百家名录,王厂沟冀东抗战遗址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宽城还下大力气进行蟠龙湖京城特色小镇群及山水视觉秀、天门山景区开发、花溪城水上乐园和满秀板块升级、清河源漂流、皇家淘金小镇等7个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今年,宽城计划在环蟠龙湖区域干线公路两侧打造花海景观,开工建设化皮满族风情特色小镇以及一批美丽乡村和星级农家院,推动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探索发展“工业+旅游”模式,打造琢酒工业旅游园创建AAA级景区;力争投资8亿元的都山生态体育健康休闲文化示范园一期、维康山泉特色康养小镇建成营业,力争开工建设总投资49.6亿元的宽心温泉小镇、花溪城满镇等项目7个,逐步打造京津承唐秦旅游线上的黄金节点和休闲康养目的地。

绿色农业振兴乡村

近年来,宽城紧紧围绕“创新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全面进步”的主基调,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0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8.8%。

宽城素有“中国板栗之乡”之称,目前板栗种植70多万亩,总产值3亿多元,栗农年均增收3000多元。宽城板栗入选全国100个消费者最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被批准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神栗板栗基地被评为国家级有机板栗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板栗、山楂、栗蘑被批准为国家生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化皮溜子镇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艾峪口村、王厂沟村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椴木峪村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村,西岔沟村、尖宝山村被评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资源丰饶绿色开发

宽城矿产富集,蕴藏金、铁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超过27亿吨,黄金储量超过30吨,被称为“塞外金都”。面对矿业市场波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宽城认识到只有通过市场和政策环境倒逼机制,真正实现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才能全面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为此,宽城下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先行县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3家。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大决心、大力度推动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依法取缔了潘家口水库网箱养鱼行为,提前半年完成清理取缔任务,库区水质明显改善;在宽城境内的滦河、青龙河、瀑河、长河四条河流全面落实“河长制”,统筹流域治理,常规地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实施百矿披绿工程,高标准绿化整治重要节点矿山,工矿废弃用地复垦、矿山损毁山体修复等工作成效显著;狠抓京津风沙源治理、山水林田湖等重大生态项目,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宽城严格按照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定位,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生态,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坚持生态优先,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党政共守生态底线,探索建立领导干部“绿色GDp”考核体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不断擦亮宽城生态优美这块金字招牌,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宽城,让这里成为宽城人自豪、外地人羡慕、创业者向往的“最美家园”。

协同发展改善民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宽城时刻将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宽城创建了“高中向园区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小学高年级向乡镇集中,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向自然村覆盖”的“三集中一覆盖”办学模式,在推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带动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三集中”打破了城乡界限、乡镇界限,特别是农村的初中、高中学生与城里学生获得了同等的就学机会和教育服务,满足了他们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一覆盖”保证了偏远农村学生就近接受教育权利。

此外,宽城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势,从多方面提升公共服务。在教育领域,抢抓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外溢机遇,建立对接京津的教育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等形式,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缩短与京津地区教育差距;引进京津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发展面向京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解决职技人才短缺、素质培养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建立与京津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通过技术合作,共建共管、开办分院等方式,加快与京津知名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或医院集团,提升县域医疗水平;探索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平台,与京津医院共建远程会诊中心;加快与京津地区知名医院的深度合作,打造首都优质医技资源承接平台,提升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满族文化绽放异彩

宽城建县虽晚,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据史料记载,宽城自先秦时起的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一直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特别是1644年之后,大批满族人民来此定居,也给这里带来了浓浓的满族文化风情。

提到宽城满族文化,就不得不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宽城背杆”。“宽城背杆”,俗称“背歌”,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分为单架、双架和三架,表演集武术、杂技、戏曲、魔术于一体,道具巧妙,亦真亦幻,共有“麻瑞献寿”“排风挡马”“血手印”“算粮登殿”“火洞天”等十三出,为世人称奇叫绝。

此外,八角鼓、三弦、大鼓、太平鼓、大口落子等满族民间乐器、舞蹈、民歌、戏曲等,经过加工与整理,焕发出勃勃生机。

宽城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满乡特色的路径,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和荣誉。(项春雨宋立新马占燚/撰文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