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中网 >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 正文

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专场发布会

日期:2023/7/5 4:21:28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0-08-19

8月19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专场,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市专场,这是本阶段的最后一场发布会,也是我们本系列的最后一场发布会。本次发布会将由昆明市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领导、基层干部和群众介绍昆明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先生;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学农先生;

昆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周开龙先生;

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党委书记罗雄先生;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朵本拉村村民王军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及昆明市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首先,请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发布新闻

中共昆明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喜良: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非常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昆明专场新闻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昆明市脱贫攻坚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昆明市情特殊,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既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昆明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有3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省会城市,14个县(市)区中,9个县(区)有脱贫任务,其中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3个县(区)为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为9.88%,共有贫困村404个,9.6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市委、市政府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尽锐出战、连战连胜、再战再捷,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彻底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截至2019年底,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脱贫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9.6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夺取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全面胜利。

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巨变。全市所有贫困村100%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光纤宽带、通4G网络,通客班车。易地扶贫搬迁实现1.06万户3.8万名贫困群众“挪穷窝”“置新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根本问题。

脱贫群众获得感极大增强。全市1727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7.6万户28万脱贫群众发展产业,三个摘帽县产业发展覆盖率达100%。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四大战役”各项政策100%落实到位,有效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20元,超过云南省脱贫线,全市兜底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战“贫”战“疫”取得双胜利。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统筹投入各级财政脱贫攻坚资金64.75亿元,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7.3万个,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返岗及转移就业13.35万人,向12.29万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发放爱心消费券983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市无一人因疫情返贫致贫。

回顾五年来的历程,我们坚定贯彻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2017-2019年,连续三年省对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评价均为“好”等次,2019年脱贫攻坚指标完成情况位列全省第一名。

五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做为“试金石”,“五个贯彻”尽显担当之责。秉持初心和使命,将“五个贯彻”坚持到底,始终把全面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任务。一是贯彻“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要求。紧跟时代发展、紧扣贫情实际,落实《国家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要求,确定脱贫攻坚的“时间表”,提出了梯次推进的“路线图”,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88%下降为2019年的0。二是贯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要求。严格实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落到实处。县、乡、村逐级签订责任状,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条块结合责任体系和责任机制。三是贯彻“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要求。成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高位统筹扶贫工作,按照减贫和巩固两个阶段动态调整分指挥部,保持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领导和精准部署。四是贯彻“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要求。确定了“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即推动农村农产品、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市场;引导资金资源、人才技术进入农村;引导农村资源与市场对接、促进公共服务与农村对接;着力提升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组织化程度)工作思路。减贫阶段,重点围绕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形成专项政策体系。巩固提升阶段,紧扣脱贫退出20条巩固要求,强化工作举措。五是贯彻“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要求。脱贫攻坚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脱贫攻坚资金332.1亿元。以动态管理、5色卡分类识别、项目库建设为抓手,抓实“贫困对象识别、脱贫状态跟踪、扶贫项目管理、贫困退出”四个关键环节,实现全过程精准管理。全市各县区脱贫攻坚项目库在库项目4117个,预算总投资125.6亿元,已实施项目4025个,完成投资122.48亿元。

五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视为“兜底线”,“六个抓实”达成群众之盼。全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用“六个抓实”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是抓实教育保障。严格落实“双线十人制”和“动态归零督查制”,建立控辍保学工作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辍学人数动态清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二是抓实医疗保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每年都保持100%。实施住院免“起付线”“一站式”结算等方便看病政策,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1.4%。对36种大病贫困患者建立医疗救治“一人一档一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履约率达到100%。三是抓实饮水保障。累计投入资金8.56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379件,102.58万群众受益,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脱贫地区集中供水率从2015年的89%提升到99.7%,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全部达标。四是抓实兜底保障。精准识别农村低保对象4.5万户,符合参保条件的27.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4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领取待遇。五是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全部完成,城镇化安置率达76.6%。建成57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建档立卡5992户2.21万人,占95%。2019年,充分利用“抢出”的一年多时间,全力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巩固后续帮扶措施,拆旧率、复垦复绿率达100%,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全覆盖。六是抓实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五层级”识别、“四类型”改造、“三统筹”保障和“两强化”质量,危房改造达到安全稳固要求,五年来投入各级补助资金47.75亿元,三个摘帽县消除全部农村危房。

五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当作“催化剂”,“三个发展”力促山乡之变。以促进脱贫地区发展生产为主旨,用“三个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全市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每人每年3107元增加至2019年底的9228元,增长近3倍,为当年国家规定标准的2.5倍。一是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由弱逐渐变强。制定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规划,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6.58亿元,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三个摘帽县产业发展覆盖率达100%,全部入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扶贫覆盖189个贫困村。二是脱贫群众就业发展由少变多。深入开展“百人出村、千人出乡、万人出县”劳务输出工程,探索“定向定岗订单技能培训+建制化转移输出+组织化稳岗服务+制度化规范安排”的工作模式,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实现精准对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01万人次,实现转移收入109.3亿元。三是脱贫农村基础发展由薄变实。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14个县(市、区)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县级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各乡镇所在地的卫生院全部达标,脱贫地区的538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基本满足了群众的看病用药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五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建成“连心桥”,“四个密切”促进城乡和谐。主动引导各方力量聚焦贫困地区、关心贫困群众,用“四个密切”加深与群众的交流,促进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并举。一是密切干群关系。切实开展“五讲五爱”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两学三比”活动(学文化、学技能,比就业、比创业、比贡献)412班次,培训5.1万人次。在全省首创“双讲双评”活动,工作经验被省委、省政府肯定,并丰富和完善为“三讲三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讲帮扶措施、评帮扶成效;村组干部讲履职情况、评工作成效;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脱贫情况、评内生动力)在全省推广,404个行政村2.1万人次驻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