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中网 > 同仁县 > 正文

天津市滨海新区对口支援同仁市工作概述

日期:2023/6/16 23:02:37 浏览: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新华网首页青海频道国社@青海本网原创要闻人事廉政政务富媒体光影青海政务万里援同路浓浓津门情——天津市滨海新区对口支援同仁市工作概述2022-07-2816:27:20责任编辑:潘彬彬 _ 作者:同仁宣

本网综合消息: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坚持“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以助力同仁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深化交流交融,用心用情开展帮扶,携手谱写了津青对口支援新篇章。

精准聚焦人才援助架起两地山海情缘

2019年,来自天津的12名干部人才坚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舍小家、顾大家,先后奔赴高原,承担起对口支援的光荣使命。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从告别父母妻儿,离开津门,深入高原牧区献青春,到带头“结对认亲”,利用赴青考察期间,深入结对帮扶户送温暖,这无疑是“用真心、讲真情、动真招”的三年。第四批援青干部以跨越山海的深情,将资金、项目、技术和先进理念带到第二故乡,引来活水,润了民心,把初心与使命、忠诚与担当、情怀与奉献书写在了金色热贡。

同时,同仁市依托天津援青资源,持续推动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走出去”战略,通过“项目+人才”方式,对接天津援青资源实施中藏药材种植、生态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建设,每年坚持选派2名专家定期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提供人才支撑。依托援青资源搭建干部挂职锻炼、培训学习等高质量“取经”平台,先后选派1名县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到天津挂职锻炼,200余名党政优秀骨干赴天津培训学习,为同仁人才队伍持续向好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

乡村建设有温度的援助托起安居乐业梦

一大清早,日秀玛村的村民卡毛太,拧开水龙头,山泉自来水“哗哗”地流入家中的水桶,洗漱、烧水、做饭,开启一天新生活。“接水”这一普通的动作,在以前的黄乃亥乡却难得一见。为了那一口甘甜水,2019年,援青指挥部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投入730万元实施黄乃亥乡重点贫困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并于同年10月20日全线完工,比原计划提前84天通水。8个自然村,644户2781人,大小牲畜1万余头的饮水问题彻底解决,让“吃窖水、常断水、难取水”成为历史。

吃水的问题解决了,路的问题也要及早提上日程。2020年,援青指挥部将黄乃亥乡村道硬化纳入“十四五”援建计划。2021年,黄乃亥乡“村村通”工程正式动工,一年后,9个自然村、41.7公里村路实现硬化改造,水泥路修到了群众家门口。同时,该项目落实“以工代赈”相关政策,吸引85名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5200余元,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三年来,天津援青指挥部坚持将过往援建工作基础、“十四五”援建项目摆布与同仁市重点工作和资源禀赋相结合,确定瓜什则乡阿旦村、黄乃亥乡日秀玛村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投入援建资金587万元,实施黄乃亥乡“村村通”、中心寄校浴室和瓜什则乡中心寄校功能区改造等项目,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积极协调天津市总工会帮扶购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和农机设备,推动“民族团结一家亲、百行百业交流行”“万企兴万村”等活动扎实开展,签订助力乡村振兴框架协议以及防返贫和能力提升协议,为同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插上“津”的翅膀。

用心用情探索民生实事“幸福路”

——加大异地办班力度圆同仁学子求学梦

2021年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同仁市民族中学的40名高一新生踏上了不同的返校入学行程。带着求学梦想、带着家人嘱托,第一届同仁班学生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离开高原,穿越1924公里、历时30多小时,赶赴天津市第一百中学校园,正式开启了他们在天津的学习生活。

天津援青工作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选派大批学生到天津学习的同时,创新打造“格桑花”助学行动品牌,联合青海格桑花教育基金会对家庭困难的高中生予以帮扶,2021全年发动社会力量资助黄南学子110人,为同仁的孩子们能站在更高起点带来了新的可能,未来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仁学子在天津同仁班享受优质的高中教育,他们将为加快西部发展、深化民族团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破解“看病难”问题关注关爱弱势群体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网点的重要一环,担负着公共卫生服务、医疗防疫、保健等重要任务,2021年天津滨海新区新港街道办事处慷慨解囊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建设完成兰采乡卫生院综合楼项目,实现了全乡群众就近就医、“家门口看病”的诉求。同年9月,滨海新区残联精准用好援建帮扶资金25万元,量体裁衣、个性服务,完成同仁市7个乡镇、2个社区共41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表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是新时代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幸福工程。

同年10月,天津医疗专家一行带着药品,分别前往瓜什则、黄乃亥等乡镇卫生院为基层乡镇农牧民群众提供义诊服务。他们详细询问身体状况,耐心细致分析病情,悉心讲解卫生常识,认真解答疑难问题,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义诊活动免费就诊群众68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3500余盒、捐赠医疗器材及免费发放和义诊所用药品共计资金达10万余元,得到了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结对帮扶一对一真情温暖心贴心

“存姐是天津市领导在青海的结对认亲户,作为在同仁属地任职的干部,她也是我在同仁的亲人,照顾好她是我必须履行好的责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天津市第四批援青干部王凯这样介绍到。三年来,他先后17次前往存姐家中走访慰问,鼓励存姐的女儿完玛措吉努力学习、追求进步。同时,他与州民族高级中学高一新生万玛切措结成对子,捐赠三年助学金6300元。王凯坚持每季度前往瓜什则乡赛庆村看望3户贫困户,宣传党的政策,引导他们靠辛勤劳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三年来,个人累计捐款超过2万元。“三年青海生活,是难得的经历、一生的财富。惟有感恩图报,方能不负组织的真情厚爱。今后,将带着在青藏高原汲取的精神养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他坚定地说。

三年来,天津党政机关、企业集团、社会组织、个人积极参与,“四位一体”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助力”的良好氛围,特别是2021年,各类爱心帮扶活动贯穿全年,累计开展活动40余次,发动3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各方资源累计落实社会帮扶资金3300万元,其中2021年争取资金超过2000万元,创历年新高。

积极推介把“客人请进来”让同仁走出去

同仁市地处青藏高原,光照充足,盛产的黄果梨,甜度高且酸味独特,是当地农产品的“门面担当”。鲜梨保质期短,当地村集体企业对黄果梨进行深加工,推出果汁产品,但销量一直上不去。从2020年开始,天津援青干部帮忙对接天津企业,开展消费扶贫,直接给企业增收近100万元。果汁产品单一,天津帮扶组计划进一步扶持和壮大黄果梨产业发展。

今年三月,天津农学院成功研制出两款果酒样品,通过不断研究加工、提升改良,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八月的同仁,黄果梨即将成熟,果酒马上就能投入试生产,预计年底正式上市。

深耕黑青稞打造“金饭碗”

黑青稞面粉、黑青稞麦片、黑青稞桃酥……刚刚闭幕的第23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同仁的不少特色产品,让参观群众一饱口福。众多产品中,最受欢迎的藏之娇牌黑青稞桃酥,上市后迅速成为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健康休闲食品。经天津援青指挥部沟通衔接,同仁市与天津紫源商贸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日秀玛村设立1000亩青海黑青稞绿色种植试验基地,将最大限度开发挖掘黑青稞价值,将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成品种更多、更适宜市场需要的消费品,提升当地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同仁青稞已经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市2022年种植黑青稞1.2万亩,同比2021年增长20%,全部采用“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建设和经营。黄乃亥乡日秀玛村负责人才让扎西算了一笔账:“基地预计每亩产量350斤左右,按照天津紫源商贸有限公司每斤收购价3元计算,今年黑青稞收获之后能给村民带来销售收入105万元,平均每亩可为农牧民增收1050元。如果收成好的话,群众增收效果会更好。”

打响文化品牌把同仁送到您的眼前

2021年6月,“大美青海•神韵黄南”黄南州文化旅游资源专场推介会走进美丽的滨海城市。同仁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全网推介等方式,组织11家文旅企业展出了唐卡、堆绣、泥塑、金银器、高原之宝乳制品等20余种特色展品,并对唐卡、堆绣等传统手工艺品进行现场展演,邀请市民朋友参与文旅产品制作过程,体验制作乐趣,讲述了“大美青海•文化同仁”的生动故事,并向天津市民发出邀请前来体验热贡文化和旅游。本次推介会,同津双方进一步商谈深度合作事宜,共建文旅朋友圈,共绘合作新蓝图,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今年5月,“坐着地铁游黄南”活动,在天津地铁9号线直沽站“启程”。绝美的自然风光,精绝的热贡艺术、浓郁的民族风情在站内循环展示,列车的外部车体,内部装饰,无不体现着金色热贡的相关元素。搭乘一段地铁就能速览同仁的如画风景,感知同仁的风俗民情,在日常出行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同仁印象,使之成为天津市民未来心之向往的旅行胜地。这是一次全新的文旅场景体验,同一列专车,同一份大爱,这列“通往黄南的地铁”将载着天津市民的热情,同仁的美景人文以及天津援青的初心,满员发车。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