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中网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 正文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日期:2023/6/15 23:27:38 浏览:

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十八条自治州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生物制药和农产品加工等地方工业,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能源为主引擎的特色工业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二十九条自治机关依法保护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对可以由自治州勘查开发的矿产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自治州内的矿产资源依法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和储备登记制度。

第三十条自治机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法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第三十一条自治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在投资、金融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三十二条自治州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加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建设,构建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提高通乡、通村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三十三条自治州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发展邮政、电信、通讯、大数据等产业,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第三十四条自治机关加强各类批发市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第三十五条自治州坚持改革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营造集成配套的产业生态,加强对外交流和区域经济合作,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水平,引导、吸收外来资金和技术参与自治州的经济建设,依法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自治州鼓励州内的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发展对外贸易。

第三十六条自治州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强化规划引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基本依据的作用,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打造以人为本的文明、开放、智慧、韧性、绿色、法治和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城镇。

自治机关结合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加强城乡建设、规划和风貌的管控,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

第三十七条自治州实施文旅兴州战略,依法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本行政区域内的文化旅游资源,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方特色、革命传统等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优化产品布局,充分发挥山水资源、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优势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

第五章财政金融

第三十八条自治州的财政是一级地方财政,是贵州省财政的组成部分。

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管理自治州的财政,依照国家和贵州省财政体制,自主安排使用属于自治州的财政收入。

第三十九条自治机关加强财源建设,规范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监督和绩效管理,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实行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收缴、集中支付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自治州的一般公共预算应当设置预备费,可以设置预算周转金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自治州的财政预算应当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

自治州的财政预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提请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提请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第四十条自治州享受上级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以及国家和省确定的其他补助方式。

自治州财政保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基本民生政策的各项支出需要。

自治州因国家和省政策调整、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致使自治州财政减收的,报请上级财政给予补助。

第四十一条上级国家机关对自治州的各类建设投资、补助等,由自治州按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管理使用,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十二条自治机关完善各级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财政的投入。

自治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自治州实际,可以制定和补充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报经批准后施行。

第四十三条自治机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增强实现基本财力保障能力。

第四十四条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时,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以外,对属于自治州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自治州决定减税或者免税的,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条自治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地方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鼓励股份制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在自治州设立分支机构。

自治州辖区内的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自治州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经营、资源开发、发展多种经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自治机关对贡献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鼓励和支持。

自治州支持保险事业的发展,维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自治州依法打击逃避金融债务的行为,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六条自治机关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严格政府债务举借程序,将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债务管理风险防控机制和考核问责体系。

第四十七条自治机关规范有序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民生建设投融资管理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十八条自治机关支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对重大事项的审计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六章社会事业

第四十九条自治州实施教育立州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自治机关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自治机关制定自治州教育规划,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办学形式和招生办法。

第五十条自治机关加强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民族地区教育协调发展,保障特殊教育,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五十一条自治机关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自治州的高中阶段学校,对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

第五十二条自治机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保障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自治州鼓励城镇教师、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任教、支教。

第五十三条自治机关应当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科学制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第五十四条自治机关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和科学普及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普及科技知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广转化先进科研成果,鼓励和扶持民办科技产业发展。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第五十五条自治机关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事业。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影剧院、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对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事业给予扶持。

自治机关加强对民族理论、历史、文化、典籍等方面的收集、研究、整理、翻译、出版等工作,挖掘、抢救、保护革命遗址、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民族民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文艺创作人才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自治机关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赛事活动,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自治机关加强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和研究工作,收集、整理、编译、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图书,关心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人员。

第五十六条自治机关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加强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自治州加强对中医药、民族民间医药的保护、发掘、研究和应用,发展民族医药业。

第五十七条自治机关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升食品药品质量,推进食品药品行业健康发展。

第五十八条自治州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第五十九条自治州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自治机关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

依法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条自治州应当建立完善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处置机制,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第六十一条自治机关倡导移风易俗,实行殡葬改革,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丧葬活动,提升殡葬服务水平。

第七章人才资源

第六十二条自治机关把人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方针,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十三条自治州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人才流动机制,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

自治机关制定政治、经济等特殊政策,完善招录、招聘、遴选、引进人才制度,逐步打破人才择业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及所有制界限,科学合理使用空编职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解决重要行业、岗位和急需紧缺、特殊专业等人才稀缺的问题。

第六十四条自治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使用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各级干部、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各类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

自治机关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人才参与自治州的建设,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优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六十五条自治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应当配备布依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领导干部。在选配领导干部时,应当统筹选拔布依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

自治机关在考录国家工作人员时,可以对布依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予以照顾。对艰苦边远地区岗位,可以采取放宽年龄、学历、专业及开考比例限制等方式招录。对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以简化考试程序聘用,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考核聘用。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