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4-15
4月11日,在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学生们在大树下讨论习题。
4月11日,在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在体验田园课程。
4月11日,盘芝菊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昌江矿区中学给学生上课。冯定坤摄
“咱们的孩子,不能一辈子困在大山里头……”这是电影《穿过雨林》中,村干部的一声呐喊,道出了16年前昌江黎族自治县偏远贫困山区的教育状况:王下乡连续十多年没有高中生,七叉镇大仍村连续12年没有出过一名大学生……
为解决王下乡等贫困边远地区学生上学难问题,2006年来,昌江实施融扶贫、生态保护、公共教育均等化为一体的“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投入9600多万元集中建设昌江职业教育中心、民族中学、思源实验学校、王下乡中心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三包”惠民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入学,费用基本全免,提高当地教育水平。截至目前,“教育扶贫移民”共惠及贫困学生11581人,其中王下乡、大仍村共走出241名大学生。
一所学校的变迁
4月12日上午,走进海南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干净整洁的道路、干净舒适的学生食堂、宽敞明亮的教室映入眼帘,学生们正在教室里上课,接受文化的熏陶。
今年14岁的八年级学生唐美鹤,是七叉镇七叉村人,和母亲、姐姐生活在一起,一家人主要靠着母亲务农维持生活,家境困难。她曾经就读于七叉小学,在小学4年级通过入学考试,来到昌江思源实验学校上学。
昌江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寄宿制教育扶贫移民学校,2008年8月1日奠基开工,2009年9月1日投入使用。在这所“特殊的学校”,学生主体由贫困、孤儿、残疾等家庭子女构成,其中黎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0%。
“学校主要接收全县偏远地区、生态核心区的贫困少数民族学生,目前已接收了七叉镇、乌烈镇、石碌镇、海尾镇等乡镇9个移民村的学生。其中,七叉镇大仍村一年级适龄儿童因为村庄整体搬迁而享受教育扶贫移民政策,”昌江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陈静说:“这里的学生基本家庭比较困难,他们更需要关照。”
“能在这所学校上学很幸福。学杂费、住宿费全免,每月还有生活补助。这个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学校有晨读、晨跑,还培养了我在书法、种植方面的兴趣爱好。”唐美鹤说。
陈静介绍,为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还新建学生宿舍楼、读书亭、地理园,改造学生宿舍和扩建学生食堂等,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在升学率上,学校教学成绩保持每年低进高出,高中升学率已从2010年的7.3%提高到84.1%。学校综合评价指数最好成绩为全县第二名。其中,直到2021年,大仍村通过学校升入高中并考上大学人数为95人,极大地改变了大仍村12年来没有大学生的情况。
昌江思源实验学校2011届学生盘芝菊说,她的母亲身体残疾,家里一贫如洗,原本计划尽早出去工作养家,但是初三的一次转学改变了她的命运——盘芝菊转学到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后,接受了政府的贫困生活补助,顺利完成学业并考上高中,最终考上海南大学,现如今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昌江矿区中学一名代课教师。
“这些年,这些贫困学生的变化很大。刚开始不少学生基础差,性格内向,孤僻,很难稳下心来学习,还适应不了学校封闭式管理,不少学生还回乡了。通过学校落实关爱体系、加强控辍保学,学生慢慢习惯,并喜欢上学校学习生活。接着,我们教师从增加学生识字量入手,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现在这些学生不仅变得更加积极、自信,成绩越来越好。”昌江思源实验学校语文教师邓进秀说。
一个村庄的改变
七叉镇大仍村全村358户1683人,距离县城30多公里。2009年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建校以前,村里还存在一个小学。因附近燕窝岭采矿,影响学生安全,便将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全部迁移至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就读。
“早年间,村里的小孩能读完小学就不错了,能读完初中的都是佼佼者。”大仍村党支部书记米丽珍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由于大仍村离七叉镇中学距离较远,过去上学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到,很多学生觉得辛苦,书读到一半就辍学了。最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辍学不以为意。
这是在“教育扶贫移民”实施前,大仍村面临的实际问题,最初的迁移也遭到了村民的一致反对,原因是:孩子太小,县城太远,怎么能离开父母呢!
但在事实面前,村民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米丽珍了这样一个趣事儿:以往村里的小孩不会讲普通话,一听到外人讲普通话就摇头示意听不懂。可自从到思源实验学校上学后,孩子们都开始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跟家长交流,而且行为举止非常礼貌,还主动帮家长承担部分家务。
孩子们喜人的变化让村民认识到,教育能改变人的命运。村民吉立君是村里的脱贫户,由于单目失明,家里就靠妻子种甘蔗维持生计,如今他家却让村里人羡慕。“我家里3个小孩都是大学生,有出息着呢!”每逢有人上门,吉立君总要“炫耀”一番,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大女儿吉丽娜自大学毕业后,成为村里的村务专员,工作收入稳定,还能就近照顾家庭。
“要不是‘教育扶贫移民’,我可能都没机会上大学,更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吉丽娜说,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都享受“三包”政策,这让家里减轻了负担,也让她的妹妹与弟弟都上得起大学。
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
2006年,昌江实施“教育扶贫移民”政策,十多年来,通过“教育扶贫移民”整体解决王下乡、七叉镇等贫困边远地区学子上学难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共赢,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如今昌江民族中学教研室主任符明强是王下乡“教育扶贫移民”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校舍简陋、缺师资、缺教学设备,地方偏远,教育落后。”这是符明强回忆起1997年刚到王下乡中学任教的第一印象。
直至2006年8月31日,作为“扶贫先扶志”的民心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将王下乡中学271名学子带出大山,整体搬迁至县民族中学就读。
符明强说,这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不仅基本费用全免,看病都能报销,还补助往返车费,减轻了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孩子们来到县城上学后,享受了好的教育资源,开始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对未来有了渴望;学习态度有了改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扶贫移民’的主要意义在于解决边远山区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让教育公平、公正惠及每一个家庭。”昌江教育局局长邱红光说,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教育扶贫移民”工作,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加大教育改革、投入及创新,引进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等举措,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昌江将立足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形势,以永不停顿、永不止步的决心,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努力在巩固拓展教育扶贫成果上,形成一批典型经验、昌江模式。”昌江县委书记陈儒茂说。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