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石嘴山市 > 正文

石嘴山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28日王伟)

2023/9/2 17:08:57 点击:
控,着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聚焦“三年见成效、三十年披绿装”目标,坚持因地制宜,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施“一线”“两沟”“多片”生态治理和绿化提升等工程,加强林木管护,将贺兰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打造成为西北生态治理样板。聚焦保障黄河安澜,实施标准化堤防、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加强沙湖、星海湖等重点河湖、湿地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打造水清岸绿、城乡共美、和谐共生的黄河生态廊道。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城区绿化美化提升、平原绿洲绿网建设、湿地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年均新增营造林1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2%,加快构建山水环抱、森林围城的绿色空间。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臭氧污染治理,推进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争取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入河(湖、沟)排污口审批备案管理,加大黄河石嘴山段、沙湖、星海湖等重点河湖污染防治力度,稳定改善重点排水沟水质,黄河出境断面平均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巩固提升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创建成果,全面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循环利用,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坚决打好“双碳”“双控”硬仗,确保如期实现降碳减排目标。严格落实自治区能耗“双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实施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培育壮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打造生态园区、绿色工厂,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00家。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快农村清洁能源替代步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大力实施工业、农业节水行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0%,中水回用率达到80%。着力提高生态碳汇能力,提高碳汇增量,推动碳汇交易。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发展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培育绿色文化,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成为生产生活新时尚。

(二)聚力产业转型,在提高经济质量上奋进突破

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新兴产业集聚扩能、传统产业绿色发展,着力建设工业转型样板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六新”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新材料产业重点构建稀有金属、锂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高分子材料等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重点构建光伏、氢能、煤层气等全产业链,新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精密铸件、环保设备等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数字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电子元器件等制造业和数据信息服务业,新医药产业重点突破化学原料药和成品药领域,新食品产业重点拓展功能性饮品、枸杞保健品、优质葡萄酒、高档奶制品等领域,培育形成“521”百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行动,开展“四大改造”,做好“调、转、控、引、培”五篇文章,打好能耗“双控”、数字赋能、产业链延伸组合拳,推动多元合金、电石化工、碳基材料、煤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行业对标提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锚定国内一流标准贯标提升,推进优势行业、重点企业标准化建设,培树一批行业标杆和示范企业。实施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行动,通过招商引进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淘汰出清一批,推动企业培大育强,打造5个100亿级企业集团、10个50亿级龙头企业、25个10亿级高成长型企业,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

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扩规提质。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陆港现代物流集聚区、数字智能物流园、平罗公铁物流园建设,培育壮大网络货运平台,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保税物流、期货仓储等产业,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基地。发挥沙湖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华夏奇石山、贺东庄园、庙庙湖、星海湖等景区品质,升级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加快创建以北武当景区为核心的贺兰山地质公园5A级景区。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推广“旅居式”“候鸟式”养老模式,打造“塞上康养城·颐享石嘴山”养老服务品牌。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特色餐饮,支持建设高品质酒店,着力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大力培育研发设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核心商圈、特色街区、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电商直播等新型消费业态,加快促进消费升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5%左右。

大力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专业园、特色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将经开区、平罗工业园区打造成千亿级园区,高新区打造成500亿园区。实施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强化“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实行土地、能耗等要素差异化配置,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和“僵尸企业”处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退出低效产能,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产业,切实提高开发区亩均投资强度、经济密度、税收贡献率。加快开发区循环化发展和低成本改造,开展“四个专项整治”,实现道路配套、要素障、三废处置、生态环境“四个提升”。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开发区更大自主权,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等市场化改革模式,着力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大力推动项目提速增量。抓招商引资攻坚,深入开展“六争”和“两招两引”,瞄准国内500强、大型央企民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在招大引强、培优育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抓项目建设攻坚,加强领导包抓、调度通报、考核评比,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能源储备基地等“十大工程项目”,确保项目快建设、快产出、快见效。抓项目谋划储备攻坚,紧盯国家、自治区政策导向、投资方向,围绕“两新一重”、城市更新、“六新”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聚力创新驱动,在增强发展动能上奋进突破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双倍增”计划,加快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20家、400家,确保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530亿元。支持企业开展“四个一”行动,聚焦“六新”产业,加快布局建设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锂电池材料、特殊合金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研发,全市各类创新平台达到120个。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合作,更好发挥科技大市场等平台作用,形成并转化科技成果150项,激发创新转化新活力。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行“揭榜挂帅”“揭榜攻关”制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谁创新谁受益”的市场激励机制和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健全人才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用好“1+7+X”人才政策,实施本土人才培育“五大工程”、人才引进“六大计划”和人才激励保障“八大举措”,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全市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000人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科技产品展览展示等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突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石嘴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建设“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智慧园区试点示范,培育市级以上智能工厂100家、数字化车间150个。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加快仓储物流、全域旅游、商贸流通等领域数字化建设,促进服务产品数字化、多样化。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开展农业大数据应用试点,加快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构建以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发展软件开发应用、数据安全等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专业园区,加快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数字化治理,提升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构建集产业融合、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一体化平台,以全面数字化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四)聚力乡村振兴,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奋进突破

牢牢把握“三农”工作新方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建设乡村振兴特色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加快乡村产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改造高标准农田50万亩,改良盐碱地50万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奶产业、肉牛肉羊、葡萄酒、特色瓜菜等特色产业,努力打造国家优质奶产业基地、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坚决有力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现代育种技术攻关,突破发展一批绿色优质新品种,打造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现代种业示范区。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80家,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妥有效治理“空心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聚力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全面改善提升农村水、电、路、房、讯等基础设施,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实施“十百千工程”,打造10个示范乡镇、100个中心村和2000个美丽庭院,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的农村新景象。

加快富民强村步伐。大力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快推进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农村“两个带头人”工程,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兴业,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等综合改革,激发强劲内生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市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0%以上。加强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六大工程”,加快数字乡村示范点建设,全面推广积分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全面推行“一村一年一事”,实施“双包双联”行动,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五)聚力提升品质,在宜居宜业城市建设上奋进突破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丰富城市内涵,塑造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活力,加快要素和人口集聚,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新名片。

优化空间布局。高质量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支持城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大武口区以教育、医疗等服务集聚人气,惠农区以产业优势集聚人气,平罗县以新型城镇化建设集聚人气,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加快推进红果子、陶乐、星海镇等中心镇集聚发展,突出产业、生态、人文、历史等特色,精心设计、量身打造,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不断激发乡镇发展活力,逐步形成区域协同、城乡统筹、特色鲜明的城镇发展格局。

完善城市功能。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抓好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完善城区防洪排涝系统,统筹推进燃气、供电、供暖、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群众高品质住房需求。实施县区通道提升畅通工程,建设“三个100公里”项目,打造市域半小时通行圈。建设包银高铁客运枢纽,培育高铁商圈,发展高铁经济。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恩阳区登科中学举行高2022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
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
新疆焉耆县领导到学校讲授思政课
最新图文
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音乐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在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校启动
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参加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篮球冠军赛荣获高中女子组三人制冠军
江苏徐州:落实项目帮扶打造援疆工作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