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泸西县 > 正文

红河这十年丨泸西:十年奋进展新颜绿色发展谱新篇

2023/8/31 15:50:30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2-08-05

▼以下是

8月4日,“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泸西县专场发布,中共泸西县委书记夏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泸西县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28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泸西县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新闻发布会现场

步履铿锵奔小康兑现脱贫“军令状”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谈到泸西县实现“脱贫摘帽”的变化,许多群众都说“那是质变”。十年来,泸西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脱贫摘帽后,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产业美、生态美、人文美、治理美、生活美为方向,实现了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力度之大、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5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04%,全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恢复为公立医院并启动整体搬迁建设,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如期建成,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农村危房存量全面“清零”,全县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385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16411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15059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39102元,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夯实。

“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现场

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华丽蝶变

十年来,泸西县聚力推进“三张牌”建设,始终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建成高标准农田25.05万亩,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9.5万亩、花卉苗木基地1.2万亩、优质水果基地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位列全省第三,香葱单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三品一标”认证数达113个,泸西高原梨成为红河州唯一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的品牌,“宏升”牌菜心、“明康汇”牌蔬菜荣膺云南省“十大名菜”,泸西成为杭州G20峰会生鲜蔬菜主供基地、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云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一县一业”特色县,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飞跃。

泸西县坚持“风、光、水、储、林”协同布局,减碳、负碳项目一体推进,建成李子箐等风电场7座,永宁风电厂、红河风光储一体化泸西孔照普光伏项目有序推进;泸西、布德隆2个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分别计划于“十四五”、“十五五”开工建设;500千伏圭山输变电站扩建、新建500千伏耀州输变电站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全县水电、风电绿色能源总装机容量57.7万千瓦。坚持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云南泸西产业园区被确定为红河州唯一省级工业园区,大为焦化重组复产,长润冶炼、扩铂贵金属、兰益酿造等38户企业入驻,全县民营企业注册户数达3519户。

欣欣向荣的泸西黄琨摄

破瓶颈补短板实现开放枢纽空间跨越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十年来,泸西县坚持外强联通与内优环境并举,紧扣“对外联通多元化、农村公路美丽化、交通运输智慧化、综合交通协调化”目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泸西至弥勒、泸西至石林、泸西至师宗、泸西至陆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泸西至丘北高速公路正抓紧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7.4公里,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达2075.058公里,泸西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红河州北部货运铁路泸西工业园区至师宗段项目加快推进,“内畅外联、互联互通、多元出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构建,并加快构建“大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1+3”物流体系,大交通促进大流通、引领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十年来,泸西县抢抓“兴水润滇”工程等机遇,中枢中大河、和乐引水等重点水利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弥泸灌区泸西灌片、平海子水库扩建等重大水利工程正在建设,改善、新增灌溉面积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3.6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99.4平方千米,全县水利化程度达66.9%,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95%以上,泸西县成为云南省第四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十年来,泸西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一水两污”、公园城市、市政道路等一大批项目投入使用,县城建成区面积提升到14.3平方千米、绿化覆盖率达40.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城在山水中、山水入城来”的美丽画卷正在构建,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效应不断凸显。加快网络建设和应用,推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4G信号覆盖率、行政村通光纤宽带率、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均达100%,建成5G基站215座,着力促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聚焦州委“两翼齐飞”发展布局,加快“弥泸一体化”进程,合力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空间规划等“九个一体化”,在联动发展中放大资源优势、拓展发展空间,聚集生产要素;抓住中老铁路开通、滇中城市群服务赋能和辐射带动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滇中城市群等战略,着力将泸西打造成为滇中出海、红河通达中原腹地和滇中城市群的重要枢纽。

高原花园城市宜居宜业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县城

十年来,泸西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了从生态脆弱到生态文明的华丽转身。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崛起”道路,统筹推进美丽县城和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山林、美丽公路“1+5”系统治理,坚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大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生态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全县土壤状况基本安全,空气质量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板桥河水库、吾者水库分别进入省级、州级美丽河湖名录,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29.8%提高到2021年的43.01%。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4个、州级美丽乡村75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个,“省级生态文明县城”通过省级验收,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

城子古村

目前,泸西县拥有阿庐国家地质公园、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白石岩国家石漠公园4个国家级公园,2020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三塘乡菊畹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泸西县将紧紧围绕以“立足滇中、弥泸一体,生态优先、绿色崛起,推进泸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工业强县为突破,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统筹推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建设绿美泸西,奋力谱写泸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

泸西县专场发布会

泸西县相关分管领导

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营商环境

工业发展现状等情况作了介绍

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方面,泸西具有哪些优势?

在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方面,泸西县主要有区位好、气候好、品质好、基础好、服务好等五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泸西县紧紧围绕着力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工作要求,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以争创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为突破口,以推行链长制为主要抓手,全力打造“菜、果、花、药、畜”五大产业,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先后获得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梨桃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省级“一县一业”特色县等多个荣誉称号。

泸西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泸西县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通过硬核举措,把营商环境“软实力”变为发展“硬支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行政审批“瘦一瘦身”。我们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和“跨省通办”。通过将网上大厅与实体大厅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相联动,解决了企业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将“多扇门”变“一扇门”。实现了“最多跑一次”事项1169项,“最多跑一次”率98.90%,云南省首批10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集成办理。截至目前,全县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5272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二是下沉服务“加一加力”。我们坚持以精准的对接、深度的服务,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围绕“营商环境怎么看、营商环境怎么改、招商引资怎么做”开展讨论研究,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由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形成“三个挂包清单”,结合“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行动,推行“一对一、一站式”服务,变企业“找政府”为政府主动“走上前”,主动与帮办项目对接,开展业务咨询、申报指导、审批协调系列精准高效服务。同时,我们也扎实开展“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将留抵退税等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截止目前,共留抵退税129户,退税金额8834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是督促提醒“压一压责”。我们坚持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通过“抓清单、抓调度、抓整改、抓下访、抓服务、抓指标”“六抓”模式,全力打造让市场主体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采取“周提醒、月总结、季调度”的方式,倒逼推动各项服务工作落细落实,不断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自2021年以来,共发出工作提醒函50份,发出通报40余期,有效保证了营商环境责任落细落实,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泸西营商环境的温度和力度。

泸西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采取哪些举措?

下一步,泸西县将围绕“四个聚焦”,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聚焦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我们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这一标准,坚持线下与线上网格化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3类重点对象每月开展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对象家庭的实际情况,“一户一策”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到位,并持续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坚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二)聚焦衔接,切实推动各项帮扶机制持续发挥作用。在已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组建5个工作专班,持续发挥工作调度、行业联席等工作机制推进巩固衔接各项工作。持续深化省州县各级定点单位帮扶工作机制,创新帮扶方式,提升帮扶实效,确保工作不断档、帮扶不脱节。持续深化中央单位和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机制,用好定点帮扶和沪滇协作资源,深化和拓展帮扶实效。持续深化社会力量帮扶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好“万企兴万村”行动,多渠道促进低收入脱贫人口增收。持续深化组织发动群众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通过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三)聚焦发展,千方百计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抓实产业就业帮扶,积极探索和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措并举抓好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落实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好促进低收入脱贫人口收入过万两年专项行动,聚焦年人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恩阳区登科中学举行高2022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
新疆焉耆县领导到学校讲授思政课
杭州名师应邀“空中丝路课堂”为阿克苏教师新课标教学划重点
最新图文
辽宁141名“组团式”援疆教师赴“一地两师”支教
兰州市中小学恢复线下教学时间确定
“我们要珍惜荣誉,做好今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