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9-27
如何让新思想真正进课堂?未来,杨浦还将持续探索→2021-09-2708:29上海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
怎么上好高中思政课?
如何让学生听得进、理解透?
杨浦一直在探索,
从教学方式到教材读本,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做法和经验。
近日,“聚焦新思想铸魂育人,增强高中生‘四个自信’”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主题教研活动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活动旨在落实中央“三进”部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举措,让新思想真正进课程、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作为“双新”试验示范区,近年来,杨浦在统编教材和读本中积极探索,努力作出有益尝试,渴望贡献杨浦教育智慧。眼下,杨浦高中思政教研从统编教材的试教试用到读本的试教试用,从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到读本的推进使用,已探索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路径,也形成了一定的做法和经验。
据杨浦区高中思政教研员杨鹏老师介绍,“目前,杨浦在课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回归模型,来科学分析区情、教情、学情,并出具实证调研报告。同时坚持守正创新,一体化教研实践,一体化备课,遵循课标,教学实践,建立了区域教学参考资源库,并开展教学解读,解读读本与教材的衔接,梳理教材逻辑,使用议题教学并灵活运用问题教学。”
此次活动的举办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试教试用的学校,更是率先探索了读本教学的具体路径。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思政教研组不仅是杨浦的标杆思政教研组,也是上海市的标杆思政教研组之一,长期以来在高中思政教学和研究领域开展了持续、深入的有效探索,特别是去年读本试教试用试点以来,统筹思政教学、聚焦读本使用,形成了一系列想法和举措。“学校开展了‘以三读促三进’的读本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就‘如何读’展开探索,尝试更深刻的理解读本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与社会’等关系的新时代逻辑关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思政教研组组长丁恒介绍道,一读是读教材悟原理,在老师的教学提示下,学生们阅读教材,尝试体悟读本的理论魅力,同时提出自己阅读后的思考与问题;二读是读场景启智慧,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再读读本,同时选择适切的场景,采取小组探究等方式,在阅读场景信息中,不断深化认知。而三读则是读社会,笃志行。通过选择课后探究等形式,介入进阶递进的、真实的情景,将读本与社会现实或未来发展紧紧接连,鼓励当代青年,勇毅笃行,大志大成。
为进一步展示上海各高校在思政教学中的成果,活动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黄英樱老师、陈丽娜老师,曙光中学的胡容鹰老师、诸丹萍老师进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的教学展示,分别就“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导学生学习读本,体悟原理,联系实际,畅想未来。
黄英樱老师从学生在阅读读本时提出的问题引出《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议题,并围绕议题分三步走开展教学;陈丽娜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点明本节课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引导学生分析习近平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的讲话,让学生明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世界的意义。胡容鹰老师呈现了1840年到2021年时间轴,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联系;而诸丹萍老师则是通过1978年和2012年这两个时间点对中国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阅读读本,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支柱,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与曙光中学对于读本的教学探索,对于沪上其他高中有着借鉴意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道雷教授认为,“四位执教老师把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结合,把习主席的深刻思想与学生实际结合,把金典金句与具体场景结合,这样的形式也开创了一个创新之路,落实新思想铸魂育人,让年轻一代的高中生树立四个自信。”
接下来,
杨浦还将持续
推进读本的“三进”新要求,
让一堂堂精彩的思政课引领
青年学生成长为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字/图片:高靓
原标题:《如何让新思想真正进课堂?未来,杨浦还将持续探索→》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