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内,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倾洒在屋内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正望着墙上的老照片出神……
杨德绍全家福。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是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晓街乡晓街村街尾组的杨德绍老人家。
不久前,全国妇联表彰的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杨德绍家庭光荣入选全国最美家庭。
获此殊荣后,杨德绍老人百感交集。一有时间,就盯着墙上的老照片,在记忆里回味父亲杨秉昌的教诲……
“最美家庭”的红色印记
杨德绍的父亲杨秉昌原名杨秉荣,出生在一个诗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其父亲是乡上的私塾老师,常用圣贤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担当来勉励他成才。1930年秋,年仅20岁的杨秉昌,毅然决定弃笔从戎,保家卫国。他曾两度参加抗日战争。
1949年7月,杨秉昌参加了临沧境内第一个地下党组织创始人李珪领导的地下革命工作。同年10月,在李珪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解放云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赤子之情为民服务
杨秉昌曾担任文映乡公所民政调解员。
“家风正、明事理、心肠热。”这是当地群众对杨秉昌的一致评价。在一次调解案件中,杨家亲戚为泄愤砍伤了邻居家的牛,杨秉昌秉公处理,判决亲戚依法赔偿他人损失。
“父亲做事公正,一生廉洁,曾有位乡亲为了报答他,偷偷在我家院子留下一筐梨,父亲硬是连夜步行数十里把梨送了回去。”杨德绍回忆。
1946年初,文映乡筹资建设中心小学,杨秉昌带头组织群众开挖土方,全靠人力肩挑、背扛搬平了山头,在四头山开挖出超过8亩的平整土地。克服重重困难之后,一座崭新的文映中心小学巍然屹立于四头山顶,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教育环境。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杨秉昌为国为民的赤子之情,影响了杨家几代人。
在父亲的影响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小就根植在杨德绍的脑海中。1969年高中毕业后,杨德绍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在晓街村委会工作20余年。他谨记父亲教诲,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和爱戴。
杨德绍也通过言传身教,将源自父亲的这份为民服务的赤子之情延续到了儿女这一代。
杨德绍的大女儿杨根菊是云县涌宝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学生时期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岁便成为了光荣的党员;工作后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县、镇优秀教师表彰。
杨德绍的儿子杨根强在毕业后即通过招考成为一名新闻编辑。工作中的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成长为基层融媒体中心的骨干,曾获临沧市优秀青年,获得过先进工作者,防艾宣传先进个人等荣誉。
好家风,代代传。秉承着红色基因和良好家风,杨德绍一家,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中默默奉献、砥砺前行,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徐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