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云龙县 > 正文

云龙县:同心同创共建共享

2023/8/7 12:16:57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1-02-06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开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2-0609:15:47

【字体:大中小】

近年来,云龙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培养出“厚德明理、开放包容、务实奋进、文明和谐”的云龙精神,聚心聚力、同心同创、双推双促、共建共享,奋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

云龙是一个多民族县,境内居住着20多个民族,其中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7.88%。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过程中,云龙县以典型示范带动全覆盖推进创建,先期在县级部门以及11个乡镇辖区内各“七进”单位中围绕“五个好”打造典型示范,形成以点带面的典型引领示范,创建“一部门一特色、一乡镇一主导、一村组一亮点”品牌,彰显特色,打造亮点。

截至目前,云龙县有国家级示范单位1个、省级示范单位17个、州级示范单位54个、县级示范单位85个,宝丰乡宝丰村、漕涧镇仁山丹梯村等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培树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可推广、可复制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多语教学幼儿园生长团结花

近日,记者走进诺邓镇福堂社区幼儿园,园里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宽敞的走廊里挂着的56个民族画像,全是老师们精心绘制的。在小班教室内,彝族老师马琴正在用彝族话、白族话和普通话教学。幼儿园园长杨晓靖介绍,60多名在园幼儿中有彝族、傈僳族、白族和汉族,为了让各民族的小朋友都能尽快融入幼儿园的大环境,幼儿园从福堂社区搬迁群众中招聘少数民族幼儿教师,用多种语言切换教学,这样既能让孩子们尽快适应环境,又能在潜移默化让孩子们认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云龙县现有6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3866人、学前班学生789人,有白族、彝族、傈僳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各幼儿园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针对在园幼儿民族成分情况,聘请会说不同少数民族语言的幼教老师,让只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孩子,特别是山里来的幼儿有充分适应的过程,直到所有孩子都会普通话为止。不同文化的相交相融,让孩子们自小就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文化交融社区居民唱响和谐曲

傍晚时分,诺邓镇福堂社区活动中心里热闹非凡。社区居民毛阿记介绍:“只要不下雨,每天晚上7点,社区各民族群众都聚集在这里唱歌、跳舞、聊天,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传承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福堂社区是2198名搬迁群众的新家,这里居住着汉族、白族、傈僳族、彝族、藏族、侗族、瑶族、哈尼族8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社区党总支以社区活动中心为载体,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引导大家慢慢地融为一体,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下去。

福堂社区8个民族文化大融合、广传承是云龙县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云龙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凝聚广泛共识,促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先后编写《追赶太阳的民族脱贫记》《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手册》等一批宣传教育丛书,夯实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抢救和保护76项国家和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作白族舞蹈《力格高》,吹吹腔戏《春风送暖》《情满大栗树》《连心曲》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同时,充分利用彝族火把节、白族吹吹腔艺术节、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傈僳族阔时节等各民族的节日,形成各民族同过一个节的浓厚氛围,实现了多种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格局。

互帮互助“一元捐”托起温馨家

“3个女儿读到高中大学后,我无力承担了,本来不想让她们继续读书了,但县委办、团结乡政府工作人员来帮我供娃娃读书。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和大家的帮助,娃娃几个就读不了书。”收到爱心款的龚志馨满怀感激地说。

龚志馨是云龙县团结乡团结村彝新组的一名彝族妇女,作为单亲妈妈的她带着3个女儿生活。有了惠民政策全覆盖,生活还算无忧。2019年,她的二女儿被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小女儿被昆明女子学校录取,加上在普洱学院读大三的大女儿,3个女儿同时上学,学费等问题难住了她。

在脱贫攻坚遍访中了解到龚志馨家情况后,挂钩团结乡的第一书记、团结乡党委政府领导、扶贫工作队员等组织发起“一元捐”活动,发动县委办公室、团结乡干部职工和爱心人士每天自愿捐1元钱,每个月由管理员汇总后于当月5日前汇款给龚志馨,作为3个女儿的学习费用,直至两个上大学的女儿毕业为止。“一元捐”活动从2019年9月开始到2020年10月共捐款37670元,每月所获爱心捐赠足够龚志馨3个女儿的生活开销。点滴爱心汇聚的力量,让3名受捐助的少女深切感受到各民族互帮互助。

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这些发生在各民族群众间的故事,正是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体现。

增收致富好产业引领共同发展

位于团结乡河南村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云龙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云龙县团结彝族乡鹿龙塘茶厂,数千亩茶树青翠欲滴,处处生机勃勃。

今年已70岁高龄的茶厂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字学文告诉记者,通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茶厂已种植茶园7000多亩,年产量70多吨、年产值近千万元,茶厂固定用工28人,采茶季节每天用工不低于300人。茶厂的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彝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附近各族群众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机会。

近年来,云龙县始终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工作,先后出台《“十三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直过民族”剩余贫困人口和监测户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坚决兑现“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绝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通过实施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政策,以及“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世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百村(社区)示范创建等工作,累计在民族地区投入扶贫资金76.73亿元,“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都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

共同体意识厚植心田

寒冬料峭,走进云龙县宝丰完小,只见学生们正共舞“力格高”,同唱《爱国山歌》,同诵《三字经》。“只有将民族团结进步真正融入校园、融入课堂、融入头脑,才能不断铸牢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爱党爱国之志。”宝丰完小校长张鹰如是说。

宝丰完小有汉、白、彝、傣、土家、傈僳、景颇、哈尼8个民族的学生。漫步校园,古木参天、鸟语花香、亭台楼阁、诗词楹联相映成趣,孔子圣像、勤政亭、德政廊、文化长廊、书香园、红色教育微园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氛围浓厚。课堂上,开设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每月一课”民族团结进步课,并专题开设书法、太极、武术、象棋、围棋、民族乐器等中华优秀文化课。课堂后,组织学生到当地名人故居、红色基地、国学基地参观学习,并举行每年一次的祭孔典礼。“学校让各族小朋友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祖国的伟大,我们更加爱祖国、爱家乡。”六年级学生周诗婷在作文里写到。

宝丰完小只是该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色示范中的一个缩影,地处怒江、大理、保山三州市接合部的云龙县,少数民族人口占87.88%,少数民族学生占比高达91.1%。如今,云龙县125所学校(幼儿园)已实现创建工作全覆盖,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系统创建工作格局。一颗颗小小“石榴籽”,凝聚浓浓“中华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美其美、合同一家。”云龙县教体局局长寇德明介绍,近年来,云龙县先后有9所学校获省级、10所学校获州级、42所学校获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称号。“一校一品牌、一校一制度、一师一典范、一生一特长,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各族学生混合住宿、混班教学,以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文体、社团、实践、研学活动丰富多彩,架起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

守望相助手足相亲

“国家政策好,我们搬进了新家。我们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净一点。”站在搬迁前后对比照片前,从90多公里外的苗尾乡早阳村搬迁到诺邓镇福堂社区的罗二业向记者介绍着家里的情况,“虽然我们原来并不相识,但是到了这里大家都相处得比较好,大家一起做工、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像一家人一样。”罗二业是彝族,会说彝语、傈僳语、白语和汉语,和社区里的其他邻居交流没有问题。

在福堂社区,像罗二业这样会说多种民族语言的群众有很多,各民族住在一起,可以很顺畅交流。罗二业的邻居、白族阿哥刘学成说:“搬来社区以后,只要是红白喜事,不管是什么民族,大家都会一起来帮忙。”

诺邓镇福堂社区是云龙县最大的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安置着来自全县10个乡镇的近600户人家,8个民族的群众相互支持、相互融合。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社区党总支团结和带领社区各族群众,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福堂社区党总支书记何晓芸介绍。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福堂社区将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融入社区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通过创建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广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大道、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乡村史馆、一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学校、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楼栋、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扶贫企业,切实把福堂社区打造成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幸福和谐社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

让执法充满温度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云龙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民族法官懂民族语言,熟悉风俗的优势,在当事人和法庭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云龙县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陈文介绍,云龙法院现有少数民族干警41人、少数民族书记员13人、少数民族协警13人,占全院工作人员的93%,70%的民族法官为省高院任命的双语法官。在办案过程中,民族法官充分发挥精通法律、熟悉民族语言、知晓民风民俗,容易获得民族认同的优势,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了解案情,进行现场勘验、庭前调解和执行和解工作,将法律专业用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与少数民族群众深入沟通交流,引导当事人合情、合理、合法解决纠纷。

在执法中带有温度。2020年8月10日,云龙县人民法院功果桥法庭接到苗尾傈僳族乡早阳村李大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顺庆区教研室、南充高中伍应海名师工作室、西华师大附中物理组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关于延期进行2023年北海市辖区普通高中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的公告
西藏:雪域高原唱响教育歌
最新图文
关于延期进行2023年北海市辖区普通高中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的公告
西藏:雪域高原唱响教育歌
四川遂宁:安居区人民政府与长水教育科技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