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荔湾区 > 正文

广州“学位房”新困惑:名校都“一校多区”了,哪个校区最强?

2023/6/14 16:47:09 点击:
顾友军”统筹所有分校的某个业务(教学、德育、后勤等),“合纵连横”不免吃力叫苦不迭。

此外,财力和师资捉襟见肘,办学经费和编制并不会因为校区增加、学生翻倍而倍增经费和师资。

海珠区某优质小学2017年与另一小学合并重组形成一校两区,为区内增加了800多个优质学位的同时,学生人数增加到3000人、60多个班,成为区内最大的小学之一。按照1:19的师生比,应有157名编制,平均每班2~3名教师,而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暂且不含校本课程),一年级开设8门、六年级开设11门课程,不管怎么搭配,2~3名教师都已难胜其任。而且,3000学生的大型多校区学校,还要有会计、出纳、后勤保障、档案管理、心理咨询、校医、保卫在内的大量教务、政务、后勤管理工作。有的岗位两个校区要设置双份,人力捉襟见肘。

深思考·分合两难

“中央厨房”还是“私房菜”?“标准”或是“极致”?

“一校多区”的现象已经形成多年,不少学校还奔赴在“一校多区”的路上。现在,是时候讨论考虑哪些学校适合多校区、如何优化多校区管理、什么条件下校区可以“单飞”独立成校、政府主管部门应给予多校区学校什么支持等问题了。

不分的好处是更易控制和标准化,调动资源更多。例如比赛,多校区从两三千孩子里选一支队伍参赛,跟一个几百人的单校选一支队伍相比,当然赢面更大;但从学生角度,多校区的学生竞争更激烈,更难得到表现的名额和机会。

“多校区是如此大规模教育需求下的一个特色和必须的发展阶段,因为标准化才可以复制、迭代,短时间内供给大量有品质的学位。但从教育做精做强的角度来讲,真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时候,校区太多、太过分散会成为阻力。”吴颖民表示,随着“读好书”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学校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源、师资特点量身定制自己个性化的教育。

因此,吴颖民主张当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分校区应自立门户成为独立学校,每一个学校都成为一个品牌,一面旗帜,从而真正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不少校长指出,在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常态的现实下,要探讨学校的适度规模点,学校规模的扩大不应是无止境的,它始终遵循着成本曲线,在达到适度规模之前,生均成本随着规模增加而降低,呈现规模经济;当学校规模超过适度规模点时,就会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损耗教学效率。

建议:分合条件

吴颖民和汪明微都认为,校区独立的条件是:校区规模足够、办学有一定品质、有能独当一面的领头人。

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彭娅认为,老城区、距离相近的一校多区不应再分。“一是之前不同学校合并,从人员、教学、师资到理念的融合非常不容易,辛苦花了好几年才成了一家人,不要又分开。二是老城区的学校基本都小、校区之间相隔不远,虽然可能在行政管理上有一些麻烦,但这些年也磨合出了克服模式,没有必要再分开。”

汪明微建议,条件成熟可以分开的一校多区,各自独立之后跟原来的母体学校可以继续有集团化的合作,校长出任集团总校长,各个学校既有后盾又有自主权,保持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

吴颖民建议,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布局、建设符合教育规律的新学校,新学校不再由开发商建设移交给政府使用,而是让开发商缴纳学校建设资金,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建设。从而避免校区规模、距离不当造成的一校多区。

广州市教育局:编制动态调整多校区资源共享

广州市教育局回应,从各学校反应情况来看,“一校多区”存在的主要困难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存在一定缺口从而带来工作上的实际困难。

对此,市教育局等部门出台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对于已成立教育集团的市属学校,校级领导职数不足、编制紧缺、岗位职数偏低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商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进行动态调整、及时配置。此外,市教育局指导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多校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减轻教师奔波工作量。

上一页  [1] [2]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郑州发布“小目标”,2020年~2022年拟投资60亿,建设20所高中阶段学校
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2023年高考保电工作圆满完成
学籍寄居二中名下滨州行知中学徒有“虚名”
最新图文
垄断艺培?学生质疑教育局设卡
祁阳:疫情来了不离师不停学
新晃恒雅中学: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整治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