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高中网 > 洞口县 > 正文

洞口:好学校建到家门口年轻教师进山来

日期:2023/7/6 21:04:56 浏览:

洞口县黄桥中心小学校园生活场景。通讯员摄

本报记者姚学文左丹通讯员王立新陈碧娟

“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这一“顺口溜”,是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状况的真实写照。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年轻教师进不去,造成这些地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严重老化。4月18日,记者来到雪峰山下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洞口采访,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教师队伍发生了可喜变化,一大批年轻又优秀的教师,纷纷走进山来,用青春和热情,点燃了山区教育的激情。

山里来了年轻人

现年26岁的向玮玮,邵阳学院初等教育专业毕业后,2011年通过全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来到黄桥镇永发小学。2012年,湖南工业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年仅25岁的刘露阳,通过参加该县的教师招考,也来到这所学校。两位年轻大学生的到来,给这所农村小学带来了时代气息的同时,也使这所仅有7名教师的村小,教师的年龄和学科结构大大改变。

“刚开始有些不适应。领导们给了无微不至的关心,慢慢地融化了我。如今,我感觉在这里很好。”向玮玮真诚地说。

“以前,我们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现在平均年龄大大下降,且有了专业英语教师。”该校校长袁健平介绍。

走进黄桥镇中心小学,墙面上张贴的教职工情况介绍,令人眼睛一亮,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透露着现代青春生气,让人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校长黄葵华说,该校教职工40多个,30岁以下的有14个,占了全校教职工的三分之一。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专业老师均配备齐全。

永发村小和桥镇中心小学教师队伍的状况,是洞口县山区中小学变化的一个缩影。县教育局局长曾广增介绍,自2010年以来,该县通过省特岗教师招聘和县里教师招考,短短4年共有1000多名年轻的大学生来到这里的山区学校,平均每年补员达250人左右。“这样的力度可谓空前。这些教师我们用心将他们安排,并留在农村中小学。”曾广增说,“年轻教师进山,大大改变洞口农村教育面貌。”

“好”学校建到家门口

草长莺飞,绿树成荫。走进石江镇中学,花园式的校园,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多媒体教室、各类功能室,应有尽有。石江镇中心校校长文建如兴奋地说,如今,这样的“好”学校在镇里已不止一所。

学校条件好,才能引来年轻教师。近年来,洞口县力推城乡教育均衡,一大批农村薄弱学校旧貌换新颜。不断涌现的“好”学校,成为年轻教师到来的一大引力。

和绝大多数的经济欠发达农村一样,2009年以前,洞口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老化严重。退休、外调及考研等,每年减员教师200多,补员却跟不上。农村教师想进城,年轻教师又下不来。2009年,拥有9000多学生的黄桥镇,教师缺员逾80人,请临时代课教师50多人。山区乡大屋一所小学,11名教师,有9名教师年龄超过50岁,最大的57岁。这一现象,在当时的农村学校很普遍。

调研中,县里决策者发现,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农村60%以上的中小学是薄弱学校。风雨飘摇的校舍、简陋的设施设备,怎能吸引年轻教师?

农村教育现状引起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高度关注,教育发展“八个优先”相继确立,规划优先列入、工作优先安排、经费优先保障、人力优先配置、条件优先改善、困难优先解决、矛盾优先协调、环境优先优化。

改造薄弱学校关键在投入。人口86万、财政年收入仅6亿、可用财力更少。这是摆在“人口大县、财政穷县”洞口县决策者面前的现实。然而,正如县委书记艾方毅所说:“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这几年,该县教育投入不遗余力。2009年以来,该县仅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就超过10亿元。其中,扩建和搬迁学校60多所,仅此一项投入资金2亿多元。

大力度的改造,使全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1至2所优质初中、3至4所优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超过90%。目前,全县9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由薄弱学校变成了好学校,中小学消灭了D级危房,互联网连接到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多媒体室、电脑室等也逐步配备到位。

靠政策拴住年轻的“心”

“我就感觉这里的领导特别好,我就留下来了!”桐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年轻女教师阳欢真诚地说。武冈籍教师阳欢到这个山区学校当老师,背后还是有一段小故事。

2011年,阳欢武冈的好朋友袁茜,通过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成为洞口山区学校——桐山乡学校的一名教师。阳欢送袁茜一起来。来到这里,阳欢尽管觉得这里条件不是很好,位置也比较偏,但领导待人很热情、对老师特别关心。于是她也有想留下来的愿望。一问,正好学校也需要请代课老师。阳欢于是就留下来,当了代课老师。2012年,阳欢通过省的招聘考试,正式成为这个偏僻山区乡的特岗教师。

这些年,洞口县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教师下乡和提高教师待遇的新措施,加大农村教师补员力度。无论是通过省特岗教师招聘的,还是通过县里招考的老师,都明确必须到农村中小学至少工作3年。在岗位安排上,特岗教师,定岗到校。招考的教师,实行“岗位全公开,按成绩排名自主择校就业”的阳光分配政策。阳光分配,使一批年轻教师,摆脱了“关系网”的阴影,心甘情愿来到偏远农村。

改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1.22万元、1.46万元、1.6万元、1.8万元、2万元,从2009年到2013年,该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均绩效工资,一年一个台阶,均为邵阳市三区以外的9县市最高;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从2013年起也按公务员保障标准足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开全市先河;全面落实了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贴,使全县4600多名教师受益。2013年,全县发放农村教师人才津贴1893万元,其中省财政881万元,县财政1012万元。

意见摘要

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摘自《中共湖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专家评说

乡村不能没有好老师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黎大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在。基础教育更是根本的根本。发展教育,必须努力发展基础教育。

一位智利诗人说:“我们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长,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就叫今天。”

由于自然条件的局限,加上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教育的薄弱,既表现在办学条件的落后,更表现在师资力量的差距。年龄严重老化,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老师奇缺,是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人说,城乡教育本质上的差距,不在其他而在师资。乡村校园里可以暂时没有多媒体教室和400米跑道,但一天也不能没有好老师。

建设教育强省,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是关键,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改造农村薄弱学校。这既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更需要花大力气、出好思路,又要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灵活的机制,让年轻的教师“愿意去”、城市优秀的教师“轮流去”。

位于雪峰山麓的洞口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克服诸多困难,大力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年轻教师进山来,让我们感到无比欣喜。可以说,年轻教师进山,农村教育大有希望。

相关链接

全省建成合格学校7590所

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决策。我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教育强省整体规划,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明确作为“六大计划”之首,统筹实施。实施经费投入倾斜保障,财政部门积极落实建设教育强省有关投入政策和国家4%的分解任务,努力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仅去年,全省投入31.05亿元,建设合格学校1456所。到目前全省已建成合格学校7590所。合格学校建设,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基本实现家门口就可上“好学校”。高中学校特色化发展取得新进展,去年一年新认定省特色高中3所。长沙市雨花区、长沙县等我省首批16个县市区教育均衡接受“国检”,全部获得通过。这表明我省城乡教育均衡迈入全国前列。

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补贴制度,对武陵山片区、罗霄山片区等两个连片特困地区,9万多名农村中小学学校(教学点)教师,按每人每月300至70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其中泸溪、凤凰等县的最高标准达到了每月1400元,从而提高了农村教师待遇,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文章来源于:http://gaozhong.ljyz.com.cn 高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