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 正文

【多彩中国云南行】走进巍山文华书院百年变迁

2023/8/21 20:36:26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3-08-09

“手腕要悬起来,观察好字的结构再落笔。”木桌上宣纸铺陈开,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正手持毛笔,聚精会神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书法练习,额间的汗滴落下来也不曾察觉。看着神情专注的男孩,陈美兰陷入到一段悠长的回忆中——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文华中学未搬离书院时,她曾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在这里教书育人25年。

文华书院始建于1875年,最初设为书院,后改制为小学、中学,其间教育职能多次转变,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2022年,经修葺翻新后,文华书院作为巍山县的重要文物景点及“琴、棋、书、画”四艺学习基地开始对外开放,这所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书院重新走入大众视野。

底蕴——独特的书院文化

书院是巍山古城保留至今的独特文化景观。明清时期,巍山三大书院——明志书院(原称崇正)、文昌书院、文华书院先后建成。

作为三大书院之一的文华书院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由蒙化(今巍山)同知萧培基在玉皇阁旧址上创建,因地处文华山麓而得名。文华书院占地4000多平方米,基本按文庙的建制布局,由大门、二门、泮池、拱桥、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前后厢房组成。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文华书院设中学,次年蒙华直隶厅成立劝学所,改文华书院为高等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玉皇阁与文华书院合并,设立巍宝高等小学,1979年成立巍宝初级中学。

老文华中学陈美兰供图

1989年,26岁的陈美兰从巍山二中调任到巍宝中学(文华中学前身)担任历史老师,这是她与文华中学一生缘分的开始。四年后,巍宝中学正式更名为文华中学,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其在书院的办学历史开始书写。

魁星阁陈美兰供图

耕读——书院环境下成长的文华人

谈及在书院环境下教学,陈美兰认为身边皆是“可触摸的历史”,所以她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触摸有温度的历史并指导学生进行多次历史文物仿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同学仿制了后母戊鼎,他是拿烟壳做的,然后再着以青烟灰色,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陈美兰说,除了后母戊鼎,同学还仿制过玉玺、竹简等一些文物,这些作品如今她仍保存着。“前两天我收家的时候,还翻到学生做的一块自己亲笔写的小篆竹简。”

陈美兰指导学生进行文物仿制陈美兰供图

学生仿制竹简作品陈美兰供图

不只陈美兰,文华中学的40余位老师都始终致力于为学生们打造有温度的书院生活。“以校为家”是文华师生代际传承的特色,陈美兰曾在文章中写道:那时,学校的教室、办公室等大多在古建筑内,办公条件差,教室住房拥挤,有的时候一家四五个人就挤在一两间小屋里。师生们就在这些低矮平房里同学、同住、同吃,传统学校环境被赋予了一定家庭意义。

文华师生水果陈美兰供图

正是厚重的历史底蕴加之有温度的教学、生活环境,巍山人民有时一家几代都会选择来到文华书院就读文华中学,造就了一批批积极反哺家乡的杰出文华人。

文华中学1991届78班的学生范斌家三代人都曾就读于文华中学,如今范斌受陈美兰影响从事了历史方面工作。1994届102班的徐艳萍,大学毕业后在文华中学由陈美兰指导实习,于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担任文华中学校长。除此以外,还有现今在巍山县工作的刘百通,这位文华中学2011届207班的毕业生曾三次到德宏参加守边抗疫……

文华中学的老师们哺育着一代代文华学子,一代代文华学子又回到故土反哺家乡,文华人在书院厚重历史底蕴下继承着耕读精神,这是文华中学在时代洪流下未被裹挟随波逐流,反而劈波斩浪、与时俱进的根本动力。

创新——站在十字路口的文华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20世纪90年代末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下,文华中学积极创新。1998年,文华中学购入计算机,建立计算机教室,同年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各项指标。2001年,综合楼的阶梯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文华中学成为巍山县第一所拥有多媒体阶梯教室的中学。“正是一种前瞻性与创新精神,使得文华中学逐渐成为巍山县一个教育示范窗口。”陈美兰自豪地向记者。

文华中学的创新精神影响了陈美兰。21世纪初她开始尝试师生换位角色课,让学生站到讲台上亲身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我主张学生自己收集素材主持活动谈谈社会生活的变迁,引导他们去关注这个时代的发展。”陈美兰告诉记者,文华中学始终在创新的路上。

文华中学的学生正在上计算机课陈美兰供图

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展开,为进一步保护巍山古城,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2014年巍山县实施文华中学搬迁暨撤并文笔中学建设项目。陈美兰参与了学校搬迁工作,看着一辆辆货车驶入,一批批学生、老师搬入新学校,“那是所有文华人刻骨铭心的日子。”陈美兰感慨道。

新文华中学

新文华中学是新的沃土,延续着老文华中学在文华书院的耕读精神与创新精神。陈美兰告诉记者,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新文华中学在内的大理州18所学校联合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开展课后AI自主学习活动,每位老师同学都会拥有一台平板电脑。陈美兰表示:“理念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新了,就会有创新意识,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会落实行动。”

但新文华中学也并未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化与继承传统中寻找到了平衡。陈美兰用她的历史课举例,多媒体教学肯定会让知识传授更加形象生动,但同时要打牢基础知识,还需回到传统教育上,让学生动起来记背知识,不能过度依赖于平板。“传统跟现代并存嘛,不可能完全抛掉任何一方的。”在这条耕读与创新并行的路上,文华中学始终坚定。

传承——新时代下的书院新貌

如今的文华书院虽保留着古朴的风貌,但院内各设施都进行了修葺完善,观赏性的提高得益于巍山县一直以来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文物保护措施。

2019年巍山县委、县政府报国家、省、州三级文物局同意后,引入旅游企业将文华书院委托运营,同时于2020年年底全面启动文华书院活化利用项目——依托古建筑原有风貌,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在书院内植入“琴、棋、书、画”新业态。文华书院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22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无数民众慕名而来在书院内长期进行四艺的学习,文华书院成了“品书香、闻书鸣、结书友”的胜地。

在文华书院体验木板拓印的年轻人

琴声铮铮、书香袅袅,文华教育底色未改,以另一种形式继承了教育职能,将文旅与教育融合,在各方努力下逐渐成为巍山国学基地和全国古文献展示窗口。一代代文华人的耕读与创新,一年年书院的耕读与创新,见证文华跨越时代,续写百年芳华。

陈美兰与记者

如今的文华书院也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修缮后优雅的环境、更新的业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

陈美兰带领记者参观书院途中,在篆刻体验区遇到了她曾经的学生姚瑶。姚瑶是新文华中学2020届的初中毕业生,她也是2023届的高考生,今年她刚报完志愿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文华书院,想看看老文华中学的模样。姚瑶同记者说:“我可能会出去更广阔的天地看一看,但我最终还是会像大多数文华的学长学姐们一样选择回来,可能也会当一位老师吧。”说这句话时,这个女孩眼里透着对未来的憧憬。

巍山古城东北隅,一座书院安静伫立,等待着它的下一位旅人。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事关转学天津市内六区最新通知!
庆云教育十年蝶变
家长群“炸锅”!杭州中考新政会带来哪些影响?最新解读来了
最新图文
大理弥渡统一战线的2019年
新晃侗族自治县芙蓉学校建设纪实
怀化主城区有序解除临时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