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云南省 > 正文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今年9月起增设高中部

2023/8/14 17:51:42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3-06-14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杨理锐通讯员石嘉惠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即将增设高中部!

学校将于2023年9月起,面向全昆明市(包含主城区和郊县)招收全日制高中学生,第一届招收6个班。

办学规模为30个高中班

是昆三中优质高中的延伸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创办于2017年9月,是西山区人民政府实施“名校融校”发展战略,为扩大西山区优质教育资源所建设的一所高标准、高起点公办学校。初中部于2017年正式招生,开办三年初中教育,规模为24个教学班。校园总占地面积91.17亩(其中高中部60亩),建筑总面积达45211.1平方米,可为学生提供住校条件。校内环境优美,教学区、运动区合理布局,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是一所标准化、现代化的学校。

学校管理团队、教师队伍在西山区人民政府及昆明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的鼎力支持下,高一年级教师数量按6个班规模配齐。其中,多渠道引进的教师和昆三中教育集团派出的教师占高考科目学科教师的100%。

学校致力于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学校初中部自2017年正式办学至今,先后获得“云岭红烛·育人先锋”党建工作示范学校、云南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学校、昆明市“四星级”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是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强大的教育合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为莘莘学子的成长助力,也推动着学校的长足、优质发展。

学校初中开办近6年,因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被认定为义务教育阶段最高等级“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高级中学或完全中学的最高等级是“一级一等”),且连年获评西山区教育教学优秀学校,从2020首届学生毕业开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昆明市公办学校中名列前茅。

2023年4月,西山区人民政府同意学校增设高中部,办学规模为30个高中班,并于同年开始招生。学校是百年老校——昆明市第三中学教育引领辐射到西山区的优质公办高中,是昆三中优质高中的延伸。

坚毅勤奋求实创新

“山茶花”校园文化独树一帜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与昆明三中一脉相承,通过管理辐射、信息支援、师生交流、资源共享等途径实行政府统一规划、党组织统一引领、集团统一管理、教师统一培训、学生统一培养的一体化运行。

学校继承昆明三中百年源流,以“修己安人,琢玉成器”为校训;以“坚毅、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历史使命。学校班级管理中,秉持“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的管理精神,坚持“五育并举”的德育理念,培养德才兼备、自强不息、胸怀天下的三中青年,让他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作为昆明三中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昆三中西山学校在传承昆明三中百年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延续“我们向上生长,追求品质教育”精神文化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又通过在西山区办学的实践,打造出独树一帜的“山茶花”校园文化。

学校立足于昆明市西山脚下、滇池之滨,从这片土地上广为生长的山茶花身上获得了育人启迪。山茶花生机盎然、美丽绽放的姿态,代表着对明天的美好向往,以此成为了学校精神文化的象征;体现山茶花精神内涵的“我们向上生长,只为美丽绽放”成为了学校的发展愿景。

学生成才、教师发展、学校成功,是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的不懈追求。全体教师将一直坚定秉承昆明三中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博采众长的“蜜蜂精神”、团结协作的“蚂蚁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担当,深耕教育守初心,笃行实干育新苗,与家长、学生携手,一同向上生长,美丽绽放。

※校长感言

站在高起点

追求高目标

肖朝晖,昆明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西山教学片区负责人,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和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校区执行校长。正高级教师,昆明市名校长。

1991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4年调到昆明市第三中学,先后在昆三中原址书林街校区、滇池校区、呈贡校本部、西山学校4个校区工作过。33年的工作经历中,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主任等职务。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开办近6年,因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被认定为义务教育阶段最高等级“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且连年获评西山区“教育教学优秀”学校,从2020首届学生毕业开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昆明市公办学校中均名列前茅。

2023年4月,西山区人民政府同意学校增设高中部,办学规模为30个高中班,并于同年开始招生。高中校区占地面积60亩,教学设施齐备,能为学生提供住校条件,可面向全昆明市(包含主城区和郊县)招收全日制高中学生。

学校管理团队、教师队伍在西山区政府及昆三中集团的鼎力支持下,多渠道人才引进的教师和昆三中教育集团派出的教师,占高考科目学科教师的100%,一支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队伍,在考察和学习了一些先进地区学校的做法后,已经做好了面对新高考的准备。

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践行细致的管理制度,依靠核心课程的挖掘,依托昆三中的学校文化,让“山茶花”校园文化特色更丰富更多彩,培养出“向上生长”的新时代学生:

一、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培养品行端正、具有家国情怀的接班人。

二、智育创新,课程育人,我校“1+C+O”课程体系,在完成国家规定文化基础课程的之上,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在高中部的开办过程中,也将把课程创新进行到底,注重高中生科创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形成我校的学科竞赛优势,包括数学竞赛。

物理竞赛、化学竞赛和计算机竞赛,打造专属于三中集团的初高中联动的强基计划。

三、在系统的文化知识之外,学校用美育、体育熏陶人,塑造人。学校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获得事物之真知,了解劳动者之甘苦,继承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让学生长大后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培养强有力的后备军。

高起点,更有高目标。我们将秉承三中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博采众长的“蜜蜂精神”、团结协作的“蚂蚁精神”,把学校办成一所一级一等完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西山区政府和老百姓的期待,也是我校的办学目标。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昆三中西山学校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理念,构建“家、校、社共育”体系,形成仪式活动、团队课程活动、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重大纪念日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六类德育活动课程,通过设计丰富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内化德育要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

智育创新,课程育人

学校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针对我校初级中学学生年龄特点,整合资源,创造性地打造出“1+C+O”模式的课程体系。

“1”课程,是必须执行的文化基础课程。这是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石,是国家意志力和文化的象征。如体现“文化基础”的有语言与文学、数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几个大类,语言与文学包含语文和英语学科,科学与技术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学科”。

“C”课程,名字来自“CompulsoryCourse”的缩写,根据党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为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学校特色育人课程。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会学习,能健康生活,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厚植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人,按照“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组织教学安排,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O”课程,名字来自“OptionalCourse”的缩写,是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的自主发展科课程。关注青少年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和社会适应性,发掘学生自主发展需要的个性特长,使其潜质得以张扬表现,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开设如诗词手账课程、清影剪辑课程、湖光油画课程、云影合唱课程、“优必选”机器人课程、“瑶光”天文课程等。

体育健身,行动育人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注重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作为重要目标,将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贯彻在每次的体育活动中,积极响应新时代“体育强国”的号召。

通过开设足量体育课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日常锻炼及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如利用每日大课间进行的广播操、跳绳、跑操活动;各年级利用团队活动时间进行的篮球、接力、拔河比赛;利用特色课程时间组织特色体育项目,如篮球、网球、射箭、乒乓球,以及学校的特色体育活动定向运动。

学校还打造文体融合的“山茶花体育节”,体育节由田径运动会、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和观影活动多个部分构成。它不仅是昆三中西山学校师生的体育盛会,更是学生增强体质、磨砺意志、提升修养、全面发展的舞台。

美育熏陶,情感育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不仅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营造“与艺术同行,与高雅同行,与时代同行”的校园文化氛围,还在每年5月举行独具特色的“山茶花文化艺术节”,涵盖的活动内容充分反映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校园、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责任感的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与时俱进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民族艺术来满足自我的精神需求,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和道德感;以艺术文化教育特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有审美、有文化的人。

劳育强化,实践育人

昆明市第三中学西山学校的劳动教育由服务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三个部分构成,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最终目的。

劳动教育中,强化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贯彻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乡村教师有几忧,解忧靠什么
周口冒名上大学事件后续:一人等真相一人被调查
以新担当新作为奋进新征程!罗湖区教育系统召开“罗湖先锋精神、奋斗文化”内涵研讨座谈会
最新图文
准格尔旗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壮族天琴叮咚响奏出美好传承曲
联合国粮农组织捐助青海少年:打开走向世界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