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若尔盖县 > 正文

俄夺和父亲的寻亲路:从若尔盖到仪陇,跨越四十多年的寻找

2023/8/14 13:40:39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1-10-12

俄夺和父亲的寻亲路:从若尔盖到仪陇,跨越四十多年的寻找

2021年10月12日09:43_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俄夺和父亲的寻亲路

●红军谢正希因病留在了若尔盖,再没回过故乡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俄夺踏上了漫漫寻亲路

●一年前的一场长征纪念活动,接上亲情的红线

9月21日,中秋佳节。一通视频电话,情系若尔盖与仪陇。俄夺看着屏幕那边的表弟谢绪祥,激动不已,好半天才说出一句“好久不见”。虽然分别才5月有余,但对于俄夺和父亲花了44年才寻回的血脉亲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故事得从1977年的夏天说起……

“亲爱的正熙儿你好:我在前次收到你的一封回信,收到后我们全家无比高兴。我立即写了一封回信,可我现在不知道你收到没有……”

1977年的夏天,一封来自四川仪陇的家书抵达了位于川西北高原的阿坝州若尔盖县阿西茸公社甲宫尼巴大队。这是一封父亲请人代笔写给儿子的信。书信透露出父亲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思念和牵挂。谁能料到,这封穿越了千山万水的家书竟成为一对父子最后的对话……

旦真学,也就是家书中的“正熙”(实为正希),一位滞留若尔盖的老红军,几十年来梦想着回到老家。最终,这一心愿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儿子俄夺代为实现。2020年,借助若尔盖县文联和作协的力量,在“寻找故土,告慰军魂”长征纪念活动中,俄夺回到了父亲生前魂牵梦萦的仪陇,他在爷爷坟前长跪不起,像是要把思念倾诉殆尽……

掉队小红军留在了若尔盖

2020年8月13日,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城西部的彩虹桥下,手捧哈达的男女老少激动地等在路边。他们是来自甲宫尼巴村的俄夺一家人,这次专程赶到县城迎接来自仪陇的亲人。

俄夺是已故老红军旦真学的儿子,说起这场团聚,他的眼里闪烁着喜悦的泪水。他告诉记者,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还能见到父亲老家的亲人。是若尔盖县文联和作协举办的“寻找故土,告慰军魂”长征纪念活动帮他跟仪陇的亲人取得了联系,并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安排了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见面会。

俄夺的父亲旦真学,汉名谢正希,出生在六合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1933年,红军开进了六合场,即今天的仪陇县广洞村,建立长胜县瓦子区第四乡苏维埃政府。年仅13岁的谢正希参加了革命队伍。红军实行战略转移时,他跟随部队踏上了长征征途。

谢正希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去,就是与家乡仪陇的诀别。

红军在若尔盖取得了“包座战役”的胜利后北上,连续的行军作战让当时只有15岁的谢正希病倒了,他在黑漆漆的原始森林中掉队了……当他凭借坚强的意志走出大森林,却在过河时因极度困乏被大水冲走,幸运地被一位路过的好心人救下。好心人为谢正希治伤,还为他取了个吉祥的藏族名字——旦真学。为了让举目无亲的汉族男孩追赶上部队,好心人又把他托付给阿西茸卓藏寺的大管家,希望通过往来于寺院的马帮打探到红军的去向。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红军的队伍却再也没有消息,伤心欲绝的谢正希只好跟着寺院内一位放羊的老妈妈一起生活。慢慢地,他学会了吃糌粑,学会了用简单的藏族语言跟人交流。17岁那年,老妈妈见谢正希孤苦无依,通过亲戚把他送到了阿西茸甲宫尼巴寨跟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结婚。谁料,没过几年,妻子因被疯狗咬伤不幸去世,其妹妹曼拉措是个善良又温柔的姑娘,她见谢正希不断遭遇打击,心生怜悯,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之后,谢正希与曼拉措育有两子,其中一个就是俄夺。

寻亲生变故谢正希遗憾离世

叶落归根,思乡心切。随着年岁的增长,家乡六合场和父母慈爱的影子越来越勾起谢正希的思乡之情。1976年春,他让读过高中的儿子俄夺写了一封封标注了“我是六合场的人,叫谢正希”的信寄往记忆中的地址,但都没有回音。后来在阿西茸供销社一位南充籍的庞大姐的帮助下,终于打听到“六合场”已经改成“四川仪陇县思德公社干劲一队”了。

信,终于在1977年夏寄到了仪陇老父亲的手里。仪陇家里得知谢正希还活着,别提多激动。老父亲立马找人代写书信,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封信。

有了来自家乡的音讯,年过半百的谢正希老泪纵横。他每天都让儿子把父亲写给自己的信读一遍,他多么渴望自己能回到魂牵梦绕的六合场啊!

看到父亲眼中的期盼和日渐斑白的头发,俄夺和家人商量,决定由他和表哥阿依士先去找仪陇老家的亲人。他们踏上了去往成都的客车。

1977年,俄夺和表哥阿依士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旅程后到达了成都西门车站。但因盛夏酷暑季节,俄夺患热伤风病倒在床上,眼看着身上仅有的钱一天天变少,表哥担心出事,只好带着俄夺遗憾地回到若尔盖。

“从那以后,我的父亲再也没有提起过他的老家六合场。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给我说过半句埋怨的话。我记得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出来得早,有一位哥哥。父母可能早已过世。即使回到老家,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接纳我’。”父亲的绝望成为俄夺心中难以排遣的自责。

俄夺说,自己一直珍藏着那封家书,那是唯一连接着老家的红线。而就在这条红线在俄夺长期焦灼愧疚的情绪中快要崩断时,若尔盖县文联和作协发起了一场活动,将这条红线续上了!阿坝州作协副主席、若尔盖作协主席扎西措介绍,2020年7月,为了传承和发扬若尔盖的长征文化,若尔盖县文联和作协共同举办了“寻找故土,告慰军魂”长征纪念活动,“这个主题活动分两个部分。一是寻找谢正希远在仪陇的亲属,并邀请他们到谢正希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进行瞻仰;第二部分以2021年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帮助俄夺一家人去仪陇老家探亲。”

漫漫寻亲路亲友终相见

俄夺说,他真的没想到,这个活动能了却父亲的遗愿和他今生最大的心愿。当通知他2020年8月13日准备迎接亲人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这么快?就找到了!”俄夺激动啊,连续几天都捧着父亲的遗像和那封已经被翻阅得有些模糊的家书,喃喃自语:“阿爸,找到家了!找到家里人了!”

8月13日终于到了。下午3点过,一辆白色面包车驶入了若尔盖,从车里走出来的是由仪陇县思德镇广洞村村支书唐俊玲带队的红军亲属团。唐俊玲是谢正希的侄儿媳妇,与之一同前来探亲的还有谢正希的大侄儿谢绪祥、侄女石素琼、侄儿唐俊和侄孙唐荣。俄夺带领家人一一为亲人们敬献了哈达。同时,俄夺亲人团的到来,惊动了甲宫尼巴村。一大早,村民们拿着哈达等候在村口……

面对乡亲的淳朴和真诚,带队前来探亲的唐俊玲感慨万千。她深深地向俄夺一家和所有的村民鞠躬。她代表谢氏家族感谢甲宫尼巴的乡亲接纳了她的叔父谢正希。“我们从出发一直在车上谈论着叔父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他的家人和子孙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所有的问题已经在抵达甲宫尼巴村的那一刻得到回答。是这方百姓的善良和包容让仪陇的孩子有了归宿,是这方水土的厚爱让一个与亲人失散多年的老战士含笑九泉了。为此,我代表谢家一百多个子孙后代,对乡亲们说一声谢谢了!”

俄夺把折叠整齐的书信展开给大家看,表弟谢绪祥哽咽着说:“这封信正是爷爷谢瑞支喊我写的……”他觉得很愧疚,因为没有多少文化,写了很多错别字,更重要的是,他没能把爷爷对叔父的思念表达得更详尽。“1977年,寄出了这封信后,爷爷因思念叔父谢正希心切,也曾派我和一位至亲兄弟去寻找。不幸的是,我们到了成都西门车站后,身上的钱被小偷摸走,再加上有些人说叔父在内蒙古大草原,迫于经济压力和寻亲路线的不确定,我们最终只好放弃寻找叔父的计划。”谢绪祥拉着俄夺的手,流着泪说:“‘牛娃儿走了,再也回不来了!’爷爷谢瑞支一直喊着这句话,到去世都还在念……”

仪陇老家祭祖了却父亲心愿

离开若尔盖之前,俄夺的表弟谢绪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俄夺能回到父亲谢正希念念不忘的六合场寻根祭祖,与亲人团聚。

很快,这个愿望就实现了。2021年4月2日,按照“寻找故土,告慰军魂”系列活动计划,俄夺一家出发前往仪陇老家觅根祭祖。当天,俄夺一家到达仪陇县城时已是华灯初上,12个多小时的舟车劳顿,在看到家乡、见到亲人的那一瞬间消失殆尽,有的只是内心的欣喜与激动。“回到仪陇与亲人团聚,这让我们无比高兴,遗憾的是父亲已经去世了,他没能见到这幸福的时刻。”俄夺说。

4月3日,对俄夺而言,是值得铭记一生的日子。一大早,他和儿子俄坚足、孙子旦巴学穿上红军服装,前往爷爷奶奶的墓地祭祀。绵绵细雨中,俄夺看见爷爷墓碑上“谢瑞支”三个字时,禁不住泪如雨下,他哽咽道:“这是阿爸在世时梦里都忘不了的名字呀!”俄夺掏出保存完好的书信,久久地跪在坟前。“爷爷,我回来了!”千言万语化为简单的一句话。

祭祖之后,谢绪祥带着表哥来到了家里老房子的所在地,刨开层层杂草,依稀可见当年的院坝堡坎石。“这里就是我的根,这里就是父亲的儿时记忆,今天我们见到了,终于完成了父亲的愿望。”俄夺仔细地看着那残存的堡坎石,欣喜中夹杂着丝丝感伤。“父亲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带着儿孙回到家乡,到他父母的坟前祭奠,看一看那棵核桃树、那个大磨子。虽然核桃树早就砍掉了,大磨子也不知去向,但是家乡很漂亮,亲人们都健健康康,已经非常好了。”俄夺说。

末了,俄夺念叨着,要把父亲魂牵梦萦的六合场拍成视频,洗成照片,拿回去放在父亲的遗像前,“阿爸终于能与家乡的山山水水在一起了……”

主角名片

俄夺,65岁,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阿西茸镇甲宫尼巴村村民。他有一个汉族的父亲——仪陇籍老红军谢正希(旦真学)。在长征中,15岁的谢正希因病留在了若尔盖,后来他几次三番希望能重归故里,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俄夺从未放弃寻找仪陇老家人。2020年8月,俄夺与老家人终于取得联系,与堂哥相聚若尔盖;2021年4月2日,俄夺携儿孙首次踏足仪陇,祭祖归宗……这条长达44年的寻亲路终于走到终点。(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姗姗)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乡村教师有几忧,解忧靠什么
周口冒名上大学事件后续:一人等真相一人被调查
以新担当新作为奋进新征程!罗湖区教育系统召开“罗湖先锋精神、奋斗文化”内涵研讨座谈会
最新图文
胸怀感恩情反哺红土地
校地共建奉节携手重庆八中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买世蕊:500多个贫困家庭孩子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