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高中网 > 民勤县 > 正文

甘肃省民勤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采访纪行

2023/7/20 21:34:22 点击:

从甘肃省兰州市出发,驱车前往武威,经过7个小时370公里的长途跋涉,本报神州行采访组一行终于抵达有着“沙漠绿洲”之称的民勤县。

干旱缺水、生态恶劣、沙漠化严重,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民勤人发展教育的决心很大。近年来,经过多次中小学布局调整,民勤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彰显良好发展态势。如今,民勤的小学、初中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超过95%,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普遍很高。民勤这座矗立在沙漠绿洲上的教育之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笔教育账

从收入2亿元到投入近3亿元

民勤县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荒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4%以上。这里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风沙多,干旱贫瘠,年降水量仅1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46毫米,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认为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态难民”最多的地区之一。

生态环境恶劣、生存空间小,是民勤县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环境对教育也有挑战,民勤必须立足实际,在最有限的空间里办最优质的教育,推进城乡一体化是集约型办学的必然选择。”民勤县教育局局长李忠民说。

民勤县素有重教尚学的优良传统,过去当地流传的“砸锅卖铁办教育,勒紧裤带建学堂”,就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1996年,民勤县“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如今,在民勤,政府不用再为控辍保学犯愁,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一直以来,民勤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兴水、治沙、办教育”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件大事来抓,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摆在战胜恶劣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

民勤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发展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教育工作,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教育移民等战略,并就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建设与管理、经费保障、人事制度改革等作出重大决策和部署。

为鼓励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民勤县设立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县财政先后筹措100多万元,奖励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民勤县还为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每人每月补助50元交通费,鼓励教师安心从教。

为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2006年民勤县设立了县长教育基金。截至目前,县长教育基金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资等多种途径,共募集资金近772万元,救助贫困大、中、小学生和贫困教师7500人,发放奖励和救助金超过553万元。

为解决民勤四中学生每天往返学校要横穿西大街的交通安全问题,民勤县领导现场办公,不到两个月,一座投资170多万元的天桥横跨县城西大街,成为连接两个校区的安全通道。

民勤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跟记者说起了一笔教育账。县里的园艺场位于县城西北,近年来,因树木枯萎、品种退化,这片占地210亩的经济林已失去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县城人口规模的扩大,它成了众多开发商眼中的“风水宝地”,竞相争夺。位置好,面积大,它的开发与使用吸引着全县人民的目光。

“这里是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的建设用地。”李忠民说,如果进行商业开发,县财政将收入2亿元,然而县委、县政府看重的不是眼前的经济效益。“没了收入,县里反而还要投入2.8亿元建学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我们这样的贫苦地区,教育办好了,民勤和当地老百姓的日子才会更好啊!”

一座教育城

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多元办学结构

11月20日,记者来到民勤县城西城区和南关,这里是原园艺场所在地,现场机器轰隆声不断,多栋建筑正在加紧施工。按照规划,西城区将新建1所3200人规模的标准化寄宿制初中、1所幼儿园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南关新建1所1500人规模的寄宿制完全小学。

民勤县决定进一步调整布局,利用2至3年时间,将农村初中撤并到城区,在城区新建1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1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和1所幼儿园,将民勤县城打造成一座高质量的教育城。

贫困县建成教育城,记者为这样的决心和行动所震撼。

在西渠镇中渠完小,校长王国新向记者讲起了学校先后几次布局调整的经过:2008年,原来的中渠乡因为中小学布局调整被撤,并入西渠镇。当年,原中渠乡的中渠中学被撤销,迁址易地新建,原地“改头换面”成了中渠完小。西渠镇西金村的教学点西金小学因生源问题被撤销,连同西金小学、志云小学在内的10个村的教学点一起被并入了中渠完小。

“西金小学最后只有1名校长、2名教师和3名学生,当地村民戏言,‘学校再配一名老师,就可以一名学生一名老师了’。生源萎缩,规模小,也是学校布局调整和教学点大规模撤并的重要原因。”民勤县教育局副局长石振业说。

当时撤并志云小学,当地政府一度持反对意见,认为本着就近入学原则应予以保留。“可家长不干了,他们集体向县里建言,希望学校并入中渠完小。这里的教学质量好,老百姓心里都明白。”王国新说。

西渠镇中渠完小只是民勤多年来几次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缩影。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民勤县先后进行了5次规模较大的调整。2000年前后,重点对农村小学布局进行调整;2007年前,重点建设乡镇高小,将村级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集中到乡镇,创建寄宿制乡镇高小;2007年后,重点调整村级初小布局结构,将村级初小三、四年级学生和部分村社一、二年级学生集中到乡镇高小,乡镇高小改办为完小,同时在西渠、东镇等乡镇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寄宿制试点工作。

“2007年,民勤县小学有在校生3万多人,今年不到1.7万人,初中生从2007年的2万多人降至近1.6万人。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李忠民说。2007年以来,民勤县通过布局调整共撤销学校197所。目前,民勤县基本实现了高中进城的办学目标,基本形成了一个乡镇1所初中、1所完全小学的农村教育办学格局,全县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集中到了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读书。

据介绍,民勤县的学校布局经过几轮调整,有限教育资源得到了集中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教育结构得到了优化,教育教学实现了整体性、跨越式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民勤县的决心大,压力也很大,仅教育城规划建设的4所学校和幼儿园,投入就将达2.8亿多元。巨大的资金缺口是民勤目前遇到的大问题。

走活一盘棋

统筹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11月20日,中午12点刚过,西渠完小六(3)班学生陶海苗就乘坐校车从家里赶到了学校,她家住在板湖村,离学校有5公里。

“学生坐的是我们县里的公交车,负责统一接送。”西渠完小校长王福和说,公交车平时正常运营,到了周末则成了校车,接送寄宿制学生回家和返校。如今,民勤县的65辆公交车,全部被“征用”为周末校车。

校车问题的解决是民勤县统筹多种资源办教育的成功案例之一。近年来,民勤县树立一盘棋意识,统筹各种资源,提高全县学校的办学效益,为师生创造学习和发展机会,提升教育整体水平。

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民勤县闲置了一批校舍和资产,县里及时制定指导意见,确保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原村级初小撤并后,保留的村级教学点除完成学前教育和低年级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农民科技培训任务,作为农民培训基地和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农村小学三、四年级集中到乡镇高小或完小调整为教学点后,县里对原有教师根据情况进行了分流,一部分教师继续留任,一部分调入高小或完小任教,一部分调入寄宿制小学做生活服务指导教师。

民勤县采取“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农村校和教师提升“内功”,建设城乡高素质教师队伍。西渠中学校长段开平说,学校多年来选派了几十名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农村薄弱校开展课堂教学、科研、家访等帮扶活动,带动了多所农村校发展。

民勤职业教育机构还积极参与全省“两后生”培训,就是对家庭贫困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技术培训。县劳务部门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校企联合、订单培训,将“两后生”派往职校学习技术,学成后由学校推荐就业;同时把职校和企业请进来进行招生、招聘等方面洽谈,为深造者和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就业机会。

在民勤采访短短几天,记者始终感慨于人类挑战恶劣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良好发展的壮烈,时刻能感受到全县上下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决心。

民勤之基,教育之城,穷县办出了名教育。教育,是沙漠绿洲的希望;教育,在改写着民勤人的命运,也在改写着沙漠绿洲的命运!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安徽省对口支援新疆皮山县以智慧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扫描
宜宾市翠屏区领导看望慰问珙县第一高中在翠屏区异地复学师生
岳阳学考快讯2017年第3期
最新图文
东方今报数字报刊平台
共研共享记成都青羊中学化学学科周研讨活动
《中国环境报》关注了北碚这群中学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