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6-05
《中国环境报》关注了北碚这群中学生,因为⋯⋯06-0514:59:00来源:中国环境到微博到微信到QQ
今天是六五环境日
《中国环境报》日前报道了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情况
赶紧往下看吧!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渗透到学校课堂
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简称西大附中)
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
将一颗绿色种子播种下去,
在孩子们心里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守护着家园的碧水蓝天,绿岸青山。
野外考察:一堂别开生面的环境课
站在西大附中凌江园俯瞰,宽广的嘉陵江江水舒缓流淌。江心横亘着一块巨石,石随水曲折,形如一条大鱼,民众称之为“碚石”或“白鱼石”。
6月1日,中午1时,烈日当空。
西大附中老师李九彬、罗键带着3名初高中学生和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志愿者沿着亲水步道,来到江岸碚石开展主题为“碚石壶穴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调研活动。
“壶穴”,是碚石在水流涡动和下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凹穴。很多壶穴里都有积水,老师指导同学们拿出仪器测量壶穴积水的pH值、电导率。“pH值7.3,积水呈碱性,电导率710μS/cm,积水里杂质多。”野外的水本应呈酸性,这里呈碱性,为什么呢?找到问题后,烈日下,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江岸碚石上壶穴类型多样,包括碗状、碟状、串珠状、梭型等。李九彬把手伸进一个水草掩映下的壶穴,摸到一根凸起的石柱。“水以旋涡形态不断冲刷岩石,而这石柱就是旋涡的中心轴。”有学生问道,这样一个壶穴多久可以形成?李九彬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进行测算,“在研究过程中,碰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带着思考的学习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个“壶穴”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罗键和几名学生围着一个近似长方形,2平米大小的“壶穴”进行了探讨。“壶穴”积水里游动着密密麻麻的蝌蚪。“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壶穴周边水草丰茂,蛙妈妈在水草的掩护下产卵,积水也为蝌蚪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生存环境,壶穴周边的生物结皮干枯后掉入水中,成为蝌蚪们的食物。你们看,水中贴底的大一点的蝌蚪是泽陆蛙的幼体,中间悬浮于水的是饰纹姬蛙的幼体。”罗键指着蝌蚪说,夜晚时分,蛙妈妈会到壶穴来看望蝌蚪宝宝,蛇就可能会捕猎这些蛙......
在罗键和学生们进行生动有趣地探讨的时候,志愿者们已经在江岸碚石捡拾了几袋垃圾。“这里视野开阔,江水清澈,来这里游玩、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的人很多,我们也应该保护好这里的环境。”李九彬说,研究壶穴之初,看到壶穴里隐藏着很多垃圾,他和学生每次来考察,都会带上垃圾袋,进行清理。“这些烟头、塑料瓶会破坏壶穴的生态系统,给这些生长在壶穴里的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每一次来看到壶穴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不同的知识,这次,我就学到了如何用仪器测量水质。看着一个个壶穴,脑海里描绘着水流曾经的流动,心中会好奇着形成的原因。壶穴里每一个小小的世界也吸引着我想要了解他们,呵护他们。”对于嘉陵江,对于碚石,对于壶穴,高一的高丽晓月有更深的感情和见解。此前她和几位同学在李九彬、罗键等老师的带领下采用野外考察、文献研究、航拍记录、光屏描图等方法,对碚石壶穴地貌形态、分布、形成进行了量化研究,分析了其实用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并形成了研究成果。
深度融合:一起生态文明教育的传承
“纸上得来终觉浅。”李九彬说,仅仅针对壶穴的研究,像这样的野外考察调研活动,就已经进行过多次。这不仅仅是一门地理课,它也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等等知识,但无一例外,类似的活动都深深地融入了环境教育的基因。
事实上,西大附中深耕环境教育由来已久,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各类学科融合环境教育的探究。
“环保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把环境教育渗透于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创造激情,有利于实施可持续环境教育。”罗键介绍,目前,学校建立了科学严格的制度,切实实施节电、节水、废物回收制度,在校园设置环境警示教育专栏,张贴学生自主设计的节水节电美术作品,在校园植物上展示学生自主设计的植物挂牌,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和分类垃圾箱,杜绝一次性碗筷等。“通过这些,以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并主动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
此外,西大附中各相关学科还以教学为载体,以课堂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编写了《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内容汇编》,把各学科中的环境教育要点编制成册,保证每位学生在各科学习中接受全面的环境教育。同时,在环境教育中融汇德育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明确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行为准则。
“我们鼓励开展类似‘壶穴研究’的各种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实践中树立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实践能力。”罗键介绍,西大附中结合高中课程改革,在研究性学习中,倡导多开展与环境相关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从身边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社会热点等方面选题,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涯教育。同时,还建立了多个环境教育基地,如缙云山、北温泉、北碚污水处理厂、重庆自然博物馆等。
在西大附中,环境教育被纳入教学科研范畴,各级重点课题中都有环境教育内容的子课题。开展环境类小课题研究展示评比大赛和西大附中研究性学习大赛。引进了国际环保项目如中英校园气候酷派项目、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施华洛世奇“长江水学校”项目、国际小记者项目等。
记者手记:
在去到壶穴调研现场之前,我有些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这个研究有什么意义?将会有什么成果?
到了现场后,我看到老师、同学、志愿者们都热情满满,顶着烈日暴晒,在32°C高温毫无树荫遮挡的碚石上观察、探讨。印象最深的是,做水质检测时,高一的刘芯宇小心地在聚满蝌蚪的壶穴积水里采水,生怕伤害了这些小生灵们。做检测时,他小心翼翼而又认真地操作仪器,豆大的汗珠落在脚边的岩石上。旁边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打趣:“你别把汗水滴进样本里咯!”这一幕真的很动人。
李九彬等老师带着我,介绍一个个壶穴,这个是心型,那个像盆栽,这个像大白鱼,那个像一汪深潭.......就像介绍自家孩子,充满了爱和骄傲。那样子真的很动人。
罗键老师介绍壶穴里的蝌蚪,如数家珍,他说:“这里是蝌蚪的幼儿园,如果人活动时不注意,扔了垃圾进去,就会给这些幼儿造成灭顶之灾。”随即,他捡起了“蝌蚪幼儿园”里的两个烟头。这种视万物皆高贵的悲悯态度真的很动人。
志愿者中有个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大一的学生,叫范天兰。她就是去年疫情期间“山坡找网”的女孩。“我是师范生,将来也是要走上讲台的。参加这个活动能借鉴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希望能为培育祖国的花朵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范天兰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任重而道远,也需要师范生更多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综合素质。环境教育代代传承,真的很动人。
最后我明白了,这次调研活动的意义和成果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环保理念在血液里的深度融合,是乡土资源与家国情怀的相遇相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亲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