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1-30
刘晓峰在喂孔雀
在宜黄县凤岗镇新斜村,有这样一个人,25年前,他走出农村,外出打工谋生。1996年,他带着多年积累的资本,回到家乡养蓝孔雀,带领村民致富。他就是新斜村村主任、恒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峰。
日前,记者在孔雀养殖基地看到了刘晓峰,他话不多,但一谈起创业历程、村民增收的话题,就侃侃而谈。
创业达人
1966年,刘晓峰出生在新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的刘晓峰回到了家里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让刘晓峰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渴望改变现状。1988年,时年22岁的他毅然走出家门,前往沿海城市打工。多年的务工生涯,他做过粗重活,跑过业务,学过技能,办过食品厂,尝尽了在外打工的酸甜苦辣。
1996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金的刘晓峰在家乡创办了一家建材厂,生意顺风顺水,可好景不长,1998年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无情地将他的厂房冲毁,巨大的损失让他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乡亲们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前来讨工钱,反而给他安慰和鼓励。乡亲们情深义重,他铭记于心。
2003年,刘晓峰筹资在宜黄县二都镇山前村办起了罐头笋厂,经过艰辛打拼,生意蒸蒸日上。对于此,他还不满足,希望开拓新领域。2005年,刘晓峰通过朋友介绍,得知福建省有一家集养殖与餐饮于一体的“蓝孔雀山庄”,生意红火。刘晓峰对家乡的荒山进行了调查,发现适合养殖孔雀,随后他便回村创办孔雀基地。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3月,刘晓峰创办起恒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吸收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到养殖基地工作。现在,公司养殖规模达10000只,产品远销上海、广州、山东、河北等地,实现年产值400多万元。
刘晓峰养孔雀引起了众多村民的关注,很多人想加入到养孔雀致富的队伍中来。对此,刘晓峰毫无保留地将孔雀养殖技术传授给村民,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40多位村民走上了孔雀养殖的致富路。
绿化荒山
走进刘晓峰一手打造的陈家山特种养殖基地,仿佛走进了一处私家动物园林,一只只蓝孔雀,时而亭亭玉立,时而闲庭信步;一排排孔雀栏舍,错落有致。沿途映入眼帘的婆娑树影,吸入鼻中的沁人花香,会让你觉得这里不像是养殖基地,更像一处世外桃源。“这些景观树都是村长用好几年时间种下的,你看,多好!”村民叶小春一边指着沿途的茶花、红枫及樱花等,一边向记者介绍刘晓峰绿化荒山的事迹。据了解,从2003年起,刘晓峰利用闲暇时间,共种植200多亩松树和30多亩景观树。
说起爱种树的原因,刘晓峰看着远处的小山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据他回忆,当他还是孩子时,新斜村遍地都是绿。后来,部分村民乱砍滥伐,又没有及时补种树苗,导致许多山地荒芜。看着成片的绿林成为了荒山,刘晓峰暗暗发誓:一定要给荒山披上绿衣。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就是我的家,我要还家一片林。”2003年春天,刘晓峰斥资60多万元用于购树种、垦荒山。近年来,除了种植经济林,他还在孔雀养殖基地引进近5000棵景观树。如今,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养成喜种树、爱护绿的好习惯。
回报桑梓
由于带富能力强,在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下,2011年12月,刘晓峰当选为新斜村村主任。“作为村里先富起来的人,我不能忘记乡亲们,为家乡建设出力,带领村民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成为真正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也为了对得起村民这份厚重的信任,这些年来,刘晓峰在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修桥修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花了不少心思。
要致富,先修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自行车被现在的摩托车、汽车所代替。然而,村里道路还是泥巴路,村民出行困难。于是,他积极跑项目争资金,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他帮助村里先后争取项目硬化了全村近5公里的水泥路面,争取到15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大桥,解决了乡亲们出行难题。此外,村里还修建了健身广场,村道边设置了垃圾箱,聘请了卫生管理员。在刘晓峰的带领下,新斜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民和谐相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本报记者章小云